“拈花微笑”vs“道法自然”,佛與道誰更勝一籌?

道家始於老子,佛學始於釋迦牟尼。兩人皆為各自門派第一高手,修為通天徹地。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釋迦牟尼曰: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可見二者均已達無法勝有法,無招勝有招的至高境界。那麼,道與佛,究竟誰更勝一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國人,曾任周王室守藏室史,後辭去官職,周遊列國。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覓地歸隱,逐騎青牛西行,到函谷關時,受把守函谷關的尹喜邀請,著《道德經》。名傳天下。

“拈花微笑”vs“道法自然”,佛與道誰更勝一籌?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道若可以言道的話,那麼就不是永恆的道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道法自然,大道效法它自身的樣子。大道既然以它自身的樣子為準則,那麼就不可言說了,因為說出來的是名,不是實際上的大道,不是實際上某種事物自身的樣子,比如說“月餅“,畫餅不能充飢,月餅這個名詞並不能取代實際上的月餅。所以老子接著說:名可名,非常名。若可以為某種事物起個名稱的話,那麼這個名稱也不是永恆的名稱,因為它取代不了實際上某種事物的自身的樣子。

老子又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地間最開始的時候,世界只是自身的樣子,並沒有名字,沒有名字自然也不存在有萬物之說;自從有了人的意識後,人類為認識世界,為萬物起了名字,於是萬物產生了。萬物本無名,世人自取之。而這個名又取代不了實物自身,名不符實,虛名而已,一個虛假的世界。

唯有實物自身不可取代!不可取代那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實物自身的樣子才是最真實的實物,是解釋世界的第一原則,是所有真理的起源。說不得,說出為名,想不得,想出為象。沒有人為的橫加干涉,保持它自身的樣子,這就是自然。老子曰:道法自然!連道都不是它自身的樣子,道只是效法它自身的樣子!道只是效法自然!

“拈花微笑”vs“道法自然”,佛與道誰更勝一籌?

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喬達摩,為古印度釋迦族的王子,出生於今尼泊爾的南部,釋迦牟尼於三十五歲那年,為了悟得佛法,端坐於一無花果樹下,發願道:若不能獲得無上正覺,永不起身!記載傳說他七天之後,第七個夜晚過去,天將拂曉,釋迦牟尼徹然大悟,證得無上佛果,由此成為佛祖。

拈花微笑是什麼意思?

相傳釋迦牟尼於靈山法會上講法,手拈一金色蓮花,意態祥和,卻不言不語。眾皆默然,不知所措,惟迦葉破顏微微一笑。是謂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只是一個小故事,關鍵是這個小故事記載了禪宗佛法的起源,佛祖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法,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今咐囑摩訶迦葉。

“拈花微笑”vs“道法自然”,佛與道誰更勝一籌?

如果你把拈花微笑當成禪宗佛法的歷史傳承典故,那麼你就錯了,你還是老僧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層境界。

有老僧道:我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及至後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得如今,依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眾人皆默然不語,不知所措:佛祖演示了什麼樣的微妙法門?

你研究過佛祖傳下了什麼微妙法門嗎?你如果認為佛祖拈花為示下了法門,迦葉微笑為意有所會得到了法門,那麼你又錯了,你看拈花不是拈花,看微笑不是微笑,你只是老僧的第二層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拈花只是拈花,故而迦葉微笑。微笑不過因為迦葉知道佛祖所傳為無法,卻又連無法都沒有下傳,拈花只不過是拈花。

微笑只是微笑,故而佛祖有法,有法不過是因為佛祖看迦葉微笑只是微笑,迦葉微笑並沒有得到什麼,連無法都沒有得到。

佛祖看微笑只是微笑,迦葉看拈花只是拈花,老僧看山水只是山水。境界孰高孰低?你若認為佛祖拈花微笑與你拈花微笑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你只是老僧的第一層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若認為佛祖拈花微笑與你拈花微笑有所不同,那麼你也只是老僧的第二層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你若認為老僧三十年後看山水與三十年前看山水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你只是老僧的第一層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若認為老僧三十年後看山水與三十年前看山水有所不同,那麼你也還只是老僧的第二層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拈花微笑”vs“道法自然”,佛與道誰更勝一籌?

拈花微笑,此法敗盡天下英雄,傳之不可,求之不得。傳則為有,有則有求,有求則不可無敵於天下。

道法自然,此法道不得,道出非道,說不得,說出為名。讓天下豪傑束手,先天立於不敗之地,無所為而無所不為。

老子與釋迦牟尼各出一招,道法自然攜手拈花微笑,於華夏民族縱橫千年,名傳千古。絕代雙驕,各領風騷,究竟誰更勝一籌?讀者朋友有評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