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丨敦煌考古崗位無人問津,“虛熱”背後需要實在的待遇

今年國考報名人數突破200萬,報名比例達到68:1,但是對於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來說,近幾年招聘崗位不減反增,卻少有考公人問津,崗位也總是空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張曉剛所長坦言,“內地所招得多,更沒人往我們這來”,面對這樣的現狀,敦煌研究院也無可奈何。

一面是考古發掘現場頻上熱搜,一面卻是真正的考古崗位被人冷落,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對比不能不說是一種尷尬。而另一種鮮為人知的對比是,巨大的考古工作壓力和鳳毛麟角的考古工作者。其實,不只是敦煌研究院,考古人才急缺、考古工作和研究壓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全國各級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面臨的共同現狀。張曉剛所長的一個“更”字,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映。

考古學以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為己任,在本質上屬於基礎人文學科。可是,從大的社會環境看,考古學的社會生存環境並不樂觀。在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考古學向來以“冷門”專業、“冷門”行業示人,就業面窄,崗位容納量小,在招生、就業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這也導致考古專業本科學生不少為調劑生。另外,受某些社會輿論的誤導,考古專業又往往被視為和收藏、鑑寶密切相關的專業,從而呈現出一種誤解下的“虛熱”。

這些現象既有社會環境的原因,也有考古學長期以來與社會公眾隔離、與社會其他行業缺乏良好互動的原因。無論何種原因,最終都對考古人才的培養產生了不利影響,造成考古專業學生專業興趣不高,人才緊缺。近年來,雖然有各種“考古熱”的輿論加持,可一碰到就業,難免“嘴上說喜歡,身體卻很誠實”。

從現實的就業情況來看,薪資待遇不高是考古工作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考古圈裡之前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自嘲的順口溜: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挖碳的,仔細看像撿破爛的,回去一打聽,原來是考古工作站的。這樣的時代雖一去不復返,但一線考古的工作環境可見一斑。許多畢業生在去田野考古之前通常都滿懷情懷和期待,然而經歷數月的“摧殘”後,多數都會選擇轉行,或升學進高校,或進入博物館、文化館等相對清閒穩定的單位。

據統計,作為考古學專業人才培養標杆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18年本碩博畢業生共計69人。其中,本科生39人,大多選擇繼續深造,簽約就業的也多數成為了公務員;碩士畢業生共20人,升學4人,剩餘就業的16人之中,只有1人選擇去一線考古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博士生10人,僅2人選擇考古所,分別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這份統計資料暴露出考古行業的現實處境:一方面,田野考古一線急缺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田野考古一線的整體待遇對於高素質人才及其背後的家庭,缺乏吸引力。

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已逾百年,考古隊伍和工作規模不斷擴大,也取得許多舉世聞名的重要發現和成果,學術研究體系也日臻完善。然而,隨著國家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考古研究和工作也進入了迅速發展期,新時期新環境對考古研究、工作及考古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建立與新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要求相匹配的制度體系。

比如,改革人事制度,在編制滿額的情況下,允許業務單位靈活利用業務經費招聘合同制員工,實現單位內部帶編員工、合同員工互補互利的機制;改革工資體制,提高工資待遇,讓考古所與所在地高校的待遇對標;降低招聘門檻,把控人才質量,實現多元化的人才招聘;還可以鼓勵考古公司的創辦,促進良性行業競爭模式的形成。

考古工作不只是一項學術工作。一線考古人才不僅承擔著發掘勘探的工作,更承擔著守護歷史文化的重任。重視人才、發展人才、留住人才,既是考古事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表徵。

(作者 趙清源,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