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兩個特徵的人,很難相處!你遇見了嗎?(論行為模式)

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觀察到:被“分離”的嬰兒會以極端的方式力圖“抵抗”與父母分離,或“靠近”不見了的父母。

鮑爾比

認為:嬰兒所表現出的依戀行為,是與原有依戀物件相分離後產生的“適應性反應”,並非當時許多精神分析學家、心理學家認為的是嬰兒的一種“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在後來的許多實驗以及得到的資料中也進一步證明:成人在戀愛、工作和生活中,也存在著“嬰兒與照看著”一樣的行為模式。

也就是前幾期內容我們提到過的:《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暴露了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鮑爾比也因為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和依戀理論”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

在2002年的一項《普通心理學評論》的調查報告中,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家”,排名第49。

在一項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組織的調查中,鮑爾比被公認為“三大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之一”。

2005年,為紀念“約翰·鮑爾比”,位於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座無名山峰被命名為“約翰·鮑爾比山”。

鮑爾比的同事“瑪麗·愛因斯沃斯”(

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

)採用“陌生情境”測驗

證實了“依戀關係”的存在。

也是她最早對嬰兒“依戀型別”的個體差異進行了經驗性分類!

1、安全型關係;

2、焦慮-抵抗型關係;

3、焦慮-迴避型關係。

也被稱之為:“安全型關係”和“不安全型關係”!

例如:當父母離開時,嬰兒會表現得心煩意亂,但當父母返回時,嬰兒會主動尋找父母,並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中平靜下來。這是“安全型兒童”!

另一些兒童,一開始會不安,在分離後會變得極為痛苦,即使父母返回與其團聚,這些兒童也很難平靜下來,並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

“他們既想要得到安慰,又想要懲罰離開或者說‘擅離職守’的父母”。這類兒童佔約20%或更少,為“焦慮-抵抗型兒童”(不安全型)。

還有一部分兒童,他們不會因分離而過於痛苦,在與父母重聚時,他們會刻意、主動地迴避與父母接觸,會把注意力轉向其他地方。

如:玩玩具、看向天花板等。這類兒童也佔20%或更少,被稱為“焦慮-迴避型兒童”(不安全型)。

瑪麗·愛因斯沃斯

表明:嬰兒的個體差異,

出生後的第一年內,家庭中嬰兒和父母的互動

所決定。

例如:在陌生環境中顯得有安全感的兒童,其父母一般會及時地對兒童的需求做出反應。

在陌生環境中顯得沒有安全感的兒童,即:焦慮-抵抗或迴避型兒童,其父母常常對兒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覆無常或遺棄”的方式照顧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