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從身高來看,NBA根本沒有出現傳說中“小球化”的情況。十多年來中鋒的身高沒變,大前鋒、小前鋒和得分後衛分別矮了一公分左右,但到控衛這裡又出現了相反的變化:2005-06賽季控衛的平均身高是1。87米,2018-19賽季拜西蒙斯、薩託蘭斯基、鮑爾、亞歷山大等人所賜,平均身高反而達到1。90米,也成了5個位置中改變最大的一個。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控衛的真實命中率趨勢和之前提到的一樣:會隨著時代進步,越矮的位置提升越不明顯。回合佔有率更值得說一說:

從較大四分位值來看,現代籃球確實湧現出了更多的高球權控衛。但有一種聲音會認為傳統控衛就應該是“球風無私,傳球為先”的,這恐怕是一種基於刻板印象的誤解。斯托克頓和基德實在太有名了,以至於讓人忽略了他倆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

以2005-06賽季為例,在63名出場時間超過500分鐘的控衛裡,基德的回合佔有率排第39,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正常情況下,控衛就應該是一支球隊扛下主攻戲份最多的位置,讓側翼或者內線越俎代庖屬於可遇不可求的事。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控衛最適合擔任發起點的關鍵原因,在於他們有著比別的位置強得多的傳控技術,打出的變化也是最豐富的。任何時代都能有1/4左右的助攻來自控衛,這方面相鄰位置的得分後衛或者策應戲份增多的中鋒仍然相差很遠。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從罰球準心來看,控衛的投籃能力並不在得分後衛之下。開闊空間對控衛的籃下終結提升非常明顯,也補強了他們最弱的一個短板——受限於矮小的體型,以前的控衛更容易出現籃下命中率慘不忍睹的情況(注意較小四分位值的改變)。

題外話:在所有投籃分佈資料裡,籃下命中率是一項很特殊的存在。首先各個區域的頻率礙於展示方式和人們看資料的習慣,本來就不太會被關注。三分命中率和罰球命中率非常為人所熟知。中距離命中率不常見,但不會因為位置不同在標準上產生很大的差異。

籃下命中率不一樣。它比各類頻率要來得常見,各種投籃分佈圖裡都能看到。但投籃分佈圖做整體比較的話,除了沒有結合頻率綜合看待以外,另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告訴你不同位置的籃下命中率標準是怎麼樣的。

實際上這幾篇看下來大家也知道了,由於體型的差異,各個位置的籃下命中率四分位值也是呈階梯狀分佈的。判斷一個控衛終結好不好的標準和內線完全不一樣。分析文本里習慣說控衛“突破犀利”,卻忽視了突破是包含“過人”和“終結”兩個動作的,並不僅與速度有關。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隨著時代推進,控衛肯定也會出現三分頻率增加的情況。但這個位置的改變幅度沒有中間3個位置那麼明顯,砍中距離走魔球化路線也不算徹底。原因在於控衛既然是場上最重要的開發點,就會比別的位置更經常持球投而不是接球投。想只靠三分持球投來加產量並不容易,何況中距離持球投在懲罰中鋒蹲坑時往往也能派上用場。

《紙上籃球》第二章番外篇(7)控衛的資料應該怎麼看

synergy的資料庫裡,控衛在快攻和定點頻率方面幾乎沒有改變。變化最大的自然是擋拆持球的巨幅增加了,2005-06賽季,全聯盟只有15名控衛每36分鐘至少靠擋拆完成play5次以上;2018-19賽季已經達到45人。這裡還沒算擋拆的後續傳球回合,以及擋拆的變種方式手遞手。

有趣的是,照理說擋拆是最容易產生助攻的方式,兩個年代間控衛的助攻率區別卻很小。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不管任何時代,控衛都要負責繁重的傳控任務,只不過以前弧頂發牌會更多一些。

二是助攻率只考慮助攻進球在所有進球的佔比,不會考慮進球的總量或者具體助攻的效果。早年間傳中距離定點,有可能純比命中率還略高於三分定點,但又不會因為三分定點的回報更高就多給控衛記0。5次助攻。

由於擋拆這個門類實在太大,光比較頻率和得分率是遠遠不夠的,至少應該和傳控資料以及投籃分佈資料互相對照著來看。

文章的最後我想補充幾個資訊: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就是為什麼我在球隊資料部分一直強調攻防各自呈現的原則,到了球員資料部分,卻花了更多篇幅在說進攻。包括開了好幾個篇幅來說單項資料的含義,還專門另外講每項資料各位置到底什麼是高什麼是低。

這裡的矛盾點在於,球員的進攻資料雖然也會出現傳球發生在過程裡沒那麼好綜合量化的情況,但至少進球和失誤是有明確結果的。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影響力資料,你會看4項關鍵的進階資料以及投籃分佈資料,也能夠對球員的進攻能力有一個相對精準的判斷。

防守端不一樣,我也可以選4項最關鍵的進階資料來講,即防守籃板率、搶斷率、蓋帽率和犯規率。然而將它們結合看待仍然可能對球員的防守能力產生更大的誤判。這時候看一體化資料再向下推導是一種方法,但解決不了一體化資料本身門類太多且方差不小的缺陷;結合CTG的on/off拆解是另一種方法,但會來看科普系列文章的朋友,可能很多並沒有想研究到付費去看CTG的程度。

在這裡我的建議是,既然防守資料本來就存在侷限性,我們沒必要花時間卡在這裡反覆尋找並不存在的精確答案,畢竟我們對資料研究得再多也是要回到比賽中去的。假設明天有一場比賽,你對球隊的攻防,以及球員的進攻,都透過對資料的合理使用有了更深的瞭解,那麼對球員的防守評價完全可以到觀賽時再做“填空”。它有可能依舊不是那麼精準,但肯定會比對球隊攻防和球員進攻都不瞭解時就做評價要來得好。

第三章關於比賽分析的內容,由於相對分散不再以介紹單項資料為基礎,我會把寫作節奏放慢一些,初步計劃是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