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記者 郭春雨 李靜 李巖松 高廣超

關於姚家峪曾經是一座什麼樣的村莊,從村民田學琴的生活片段中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她家住山上,婆婆家住山下,窮得兩家共用一口蒸鍋。有一年冬天,借了婆婆家的蒸鍋用,結果下了大雪,山路寸步難行。田學琴把麻繩綁在鞋上,才跌跌撞撞地到山下給婆婆送了鍋。

有很多資料和座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座村子。它距離淄博城區不遠,但實在算得上偏僻難行——群山悍然環繞,只有一條泥濘小路從山峪裡彎彎繞繞地爬出來。這裡的村民說,姚家峪最難的就是說媳婦。哪怕濃眉大眼的俊後生,媒人一聽地名也得撇嘴——地方窮,是非多,親事難成。峪、溝,意思就是大山縫隙裡求生存的小村莊。

十幾年過去了,曾經窮得叮噹的小村莊,修了路,建了新房,還建成了如今遠近聞名的紅葉柿巖景區。村民在家門口就有了工作——新的故事,就是從好日子開始。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如今的紅葉柿巖,秋來萬山紅遍

說是姚家峪,其實是一片村莊的統稱。一座山壘著另一座山,擠擠挨挨的群山裡,姚家峪、和尚房村等小村落像豆莢裡蹦出來的豆粒,零零散散地躺在一個個山窩窩裡。

以前有多窮,田學琴經常會講起那個關於“一口蒸鍋”的故事。她今年61歲,個子高、嗓門大,年輕時候的苦日子把她磨礪得比很多男人還要堅韌。即便是過去了很多年,說起年輕時的苦日子,仍可以一口氣說上倆鐘頭——委屈太多,那個“一口蒸鍋”的故事只是尋常苦日子裡的一粒芝麻。

在山裡生活的艱難是外人難以想象的。山路難行,腿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一旦運氣不好生了病,要靠親戚鄰居用椅子抬出去;孩子們上學,小學還能在村裡,到了初中路上太艱難,往往讀到初中就輟了學。

孩子們生在這裡,就像撒一把玉米在地上,自然長大。田學琴家住在崖上,下面就是亂石灘子。有一次女兒從崖上直著栽下去,幸虧掉落的地方沒有石頭才保住了一命。還有一次,老鼠從被窩裡鑽了出來,把襁褓裡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在當地,不時有老鼠啃掉嬰兒鼻子的故事流傳。

孩子雖然沒有大礙,但這個事卻讓田學琴下了決心:蓋房。一定要蓋一間不進老鼠,孩子有地方能玩的大房子。

“那時候真窮,孩子他爸是兄弟五個,我們結婚分家的時候分了兩間,跟他另一個弟兄共用一個院。”說到這,田學琴嗓門高了一度,“都是老石頭房子,潮氣得沒法住人。我就憋著股勁,想有個我們自己的房子。”

1989年,期盼了多年的新房終於開始動工。那時候,田學琴丈夫在窯上幹活,一天都掙不到十塊錢。為了省點錢,能自己乾的,夫妻倆就不找工人。山上蓋房子,最難的就是運磚。託人從縣裡用卡車運來磚,再用拖拉機運到村口,換成小推車運到山下,兩口子肩挑手扛,一筐一筐地挑上去。

田學琴個子一米六出頭,體重只有120斤,一塊磚10斤沉,她一次能挑10塊。從山下到新房地址有100多米,就這樣一磚一瓦地挑,一磚一瓦地堆砌,夫妻倆硬是該起來了村裡獨一無二的一座兩層新房子。

和新房一起漲起來的,還有債臺高築。家裡拖欠了幾千塊錢的債務,為了還債,田學琴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在村裡照顧孩子,謀劃生計。群山環繞、溝壑連綿的獨特地理條件,阻礙了一代又一代居住於群山之中的老百姓尋求發展之路。

這種窮,不是沒有錢的貧窮,而是找不到出路的窮。大山把身體被困住了,思想也被困住了。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紅葉柿巖所在的層層大山

鑿山

2012年,一把重錘終於砸向大山。

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這片美麗山區無限的開發潛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按照規劃,姚家峪及其他周邊的九個山村共同作為紅葉柿巖鄉村振興示範片區進行開發,示範區充分整合博山西山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方針,全力推進產業、組織、生態、文化、人才五個振興,真正讓綠水青山“帶笑顏”。

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房利軍始終相信,博山這片美麗的綠水青山絕不是“要逃離的農村”,缺少的是運作這些資源的能力。在決定入駐這片山林前,房利軍就已經制定好了三個原則:先考慮社會效益,再考慮經濟效益;先考慮長遠利益,再考慮眼前利益;先考慮當地老百的利益,再考慮公司的利益。

願景是好的,出發點是好的,路徑也是好的。但真正落實到農村,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第一個難題,拆遷。

“我不想走,我們的房子是新的,我們建的兩層樓,第二層還沒住過。”田學琴說,“要拆就拆別人家,我們不走。”

第二個難題,信任。

“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就想把我們攆出去,不讓我們回來了。把我的地佔了。”姚家峪的村民蓋恆芝說,“當時說是佔地了以後給錢,但今年給,還是明年給,後面萬一沒了呢?”

第三個難題,觀念。

“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裡住。再窮也是我們自己家。”姚家峪村村民馮作芳說,“家裡老人不同意,說走了就沒有根了。”

田學琴不想搬,但丈夫主張搬——他回到公司的工地上幹活,瞭解了規劃的目標和藍圖後,第一批就在拆遷的同意書上籤了字。

就這樣,一戶戶,一家家,和搬遷工作同時進行的,還有隧道的施工:為了解決紅葉柿巖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所屬的域城鎮各個村莊間的互通問題。2012年,華旅公司投入2000多萬元打通了第一條隧道——淋漓湖隧道,而這條隧道後來也被稱為山東首條民營大隧道,房利軍也成為了山東民營企業家投資打隧道的第一人;2017年,和尚房隧道,也就是目前紅葉柿巖景區內的“時光隧道”實現通車;目前,還有正在進行中的連線姚家峪與馬公祠的第三條隧道。

“待上述3條隧道全部打通後,紅葉柿巖景區目前覆蓋的姚家峪、和尚房、馬公祠、樵嶺前、白洋河、嶺西這六個村將徹底現實互通,村民出行將不再需要翻山越嶺。”開車行駛過隧道,沿著紅葉柿巖十八彎山路一路行駛。山脈綿延,到了山頂,房利軍指著兩側的風景,“這半山是紅葉,另外半山是梯田。這是不能複製的美景,只有博山才有。”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如今居民的幸福生活

隧道通了,老百姓心頭的光也亮了。村裡人漸漸認識到,開發,是真心為村裡著想,只有發展,才能讓子孫後代有未來。曾經阻礙了世代博山人的大山,如今正成為金山銀山——

國際一流的設計團隊來了,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保持鄉村“原色”,保護山水原貌。對和尚房村、姚家峪村、石塢村進行整村開發,在原有村莊建築基礎上融入時尚元素,打造特色民宿集聚區。

熱火朝天的施工隊伍開拔了,依託萬畝紅葉、萬畝梯田等資源,打造出山東最美公路“禹王路”和魯中最美“城市陽臺”。

頂尖文化團隊入駐了,依託深厚的陶琉文化、豐富的山水資源,連結《中國國家地理》、新旅界等能為文旅目的地賦能的優質高階模式,打造國內文旅融合新樣板。

三代人

姚家峪村村民馮作芳第一天搬進樓房的時候,高興得睡不著覺。“沒想到住上這樣的大樓,就尋思一輩子都住在老房子了。”

125平米的三室兩廳,電梯房,南北通透,出門就是紅葉柿巖景區。房子都是裝修好的,買點傢俱就能拎包入住。

不處在馮作芳的境遇裡,很難理解這個房子對他們家庭的意義。在當地農村,家裡有兒子的人家,給兒子在城裡買房基本上算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是兒子買不上房,就娶不到媳婦,安不了家。父母在村裡也跟著抬不起頭。

馮作芳兩口子都是出過大力、受過大罪的人。日子辛苦,她也去煤礦上拉過車,頂著烈日干活,拉一車掙幾塊錢。一年到頭地裡刨食,也只能算混出個溫飽,給兒子在老家蓋房不好說媳婦,在城裡買房又根本買不起——現在,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隨著紅葉柿巖景區的發展,老房子拆遷出了兩套房子,可以選擇市區,也能選擇原地安置。馮作芳和老伴覺得故土難離,選了原地安置,又給兒子在市區選了一套做婚房。

同樣搬上樓的還有田學琴等一眾老鄰居。她家也分到了兩套房,窗明几淨,有自來水和“雙氣”,“確實是日子好了,應該搬家。”

安居也要樂業。紅葉柿巖景區開始運營後,田學琴和馮作芳都成了景區內的保潔工作人員,每個月有1200多元的工資收入。說起在景區上班,她們喜歡用“在村裡”,“在家裡”這樣的座標定位,因為這就是她們的家,“就跟打掃家是一樣的。”

“老百姓一輩子圖啥呢?”馮作芳說,“公司給我們老人每個月發500元補貼,兒子結婚不用為房子發愁,小孩上學每個月還發交通補貼,三代人的人生大事都解決了。”

田學琴和馮作芳下班以後,就穿上統一服裝到老顏神街跳起廣場舞。村裡的老人都告別了從前天天坐炕頭、站村頭,數著人頭看日頭的日子。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村民都搬到了乾淨整潔的樓房

在這條山村求變的道路上,沒有人被落下。和尚房村於2012年啟動護改開發,上惡石塢村於2019年開發,整個搬遷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如今,330戶村民住在兩到三居室的樓房,在“桃花源”一樣的風景裡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村裡大部分在家的村民,尤其是中老年人,都在景區裡找到了工作。

“老人的安居和快樂,最能反應整個社會的幸福和安樂。”房利軍覺得,老年人問題解決了,才算真正解決安居問題。

綠水青山帶笑顏

過去村裡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現在陸續返鄉就業、創業,人人有事幹,老家也能安居樂業;過去村裡的老年人種田為生、生活拮据,現在女55歲、男60歲以上村民每月均可領取500元生活補貼,逢年過節還有各種福利;過去,一些村民對外來人冷臉相對,不喜歡與外界來往,現在村民見到遊客笑臉相迎,主動打招呼問好……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民風的改變。“鄉村振興所解決的農村問題,說到底就是老百姓的問題,而老百姓的問題不僅僅是口袋的問題,還有腦袋的問題。民風的改變,也改變了村風,只要民風、村風變好了,想再窮回去都很難。”房利軍說。

不僅如此,景區裡還建起了照相機博物館、魯菜博物館,並邀請本土非遺文化傳承人建立工作室等等。整個紅葉柿巖旅遊示範片區透過對本土文化的挖掘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實現了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更是充分盤活了鄉村沉睡資產、資源、文化、古蹟。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昔日窮山溝,變成美麗景區

一企帶九村的示範效應正在凸顯。華旅公司與博山區域城鎮和尚房村、姚家峪村、嶺西村、上惡石塢村等周邊9個山村“抱團”建立了全國首個村企聯合黨委,以組織振興強力帶動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和文化振興,以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凝聚各村優勢力量,共同打造紅葉柿巖旅遊示範片區。

2021年,景區帶動周邊返鄉村民約500人再就業,營業收入超過6000萬元。在這片總佔地近21平方公里的山林裡,成功打造出了鄉村振興的“紅葉柿巖”樣板,不僅輻射帶動了周邊10餘個村、上萬村民增收致富,還透過連結高階文旅資源,使佔地3000餘畝、總投資9億元的紅葉柿巖景區專案成為了國內文旅融合新樣板。

華旅公司副總經理於峰的辦公室裡有兩幅圖,一幅是鄉村建設,一幅是景區建設。“我們已經勾勒出一幅藍圖框架,未來會把這張藍圖繪到底,把鄉村振興實打實地做下去。”如今,山村發展的框架已經成型,對於曾經翻山越嶺的村民來說,沒有什麼高山不可翻越。

紅葉柿巖景區的繁榮和發展,遠遠不是區域鄉村振興工作的結束。一個更宏大的計劃還在建設之中——

“現在只是做了一個小片區,下一步還有三環五期十年的工程,促進鄉村振興。我們希望透過第三產業帶動第二產業,推動第一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城鄉融合的示範區。”於峰說,當地的萬畝梯田將重新修整利用,形成田園綜合體,發展智慧化農業,為老顏神美食街提供食材。

拾光記|綠水青山煥新顏:山窩窩的“變身”(上)

老顏神美食街人流如織

不過,這樣美好的藍圖和願景,依然是存在著重重困難和考驗。

“資本的目的是追逐利潤,如何真正讓資本賦能,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房利軍說,一個紅葉柿巖景區火了,僅僅只是開端。想要真正盤活鄉村資源,讓更多像姚家峪、和尚房這種在時代浪潮中凋零的小村落重新煥發生機,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嘗試著探索出一條路徑,在保留綠水青山、保留博山文化的同時,能夠將資本引入,將這裡建設成為一個自駕旅行的旅遊勝地,不僅能讓外地人來博山旅遊,還能吸引外地人來博山安家。”房利軍說, 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這五大振興絕不是一個口號,而是目標,自己希望能蹚出一條路徑,解決鄉村振興“輸血”和“造血”之間的矛盾,“這些很難,但是隻要是開始做了,就會有改變。”

作為約定,房利軍邀請記者等秋天再回紅葉柿巖,“半山紅葉,半山梯田。”他笑著說,言語裡充滿自信,“這樣的風景,你只能在我們博山看到。”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