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炎炎夏日,去海島才是最能配得上暑假的旅行。

說到福建的海島,很多人下意識就想到了廈門鼓浪嶼,殊不知在西南邊上,藏著一座鮮少人知、但又保留了淳樸民風的小島——

東山島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福建最有網紅潛質的海島。/圖蟲創意

想看海又不想被曬,來東山島就對了,這座海島冬暖夏涼,綠樹成蔭,綠化率高達

93.2%

素有“東海綠洲”之稱

。它是

福建的第二大島,也是漳州唯一的海島縣

,介於廣東汕頭和廈門之間,與臺灣海峽僅一水之隔。

但老藝術家覺得,它

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半海半鎮,又靈又秀

,還長著一張“電影臉”

,曾經因為電影《左耳》《你的婚禮》的取景地驚豔了眾人。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左耳》同款海灘,是不是有點眼熟?/圖蟲創意

到了東山島,你會發現什麼“國內小巴厘島”“東方夏威夷”這類讚美之詞,其實都還沒能道明這座島獨一無二的古早味,這座島似乎勾勒了你對海島之鄉的所有想象。在不知不覺當中,內心種下了這座海島,你只是想靜靜地待在這,不想離開。

01

東山島,你怎麼“長了張電影臉”?

如果有什麼是夏日限定的旅行地,那

東山島一定得列入我的必去清單

相比起初代網紅廈門鼓浪嶼,越來越多人發現,旁邊藏著一座閩南風味濃厚的小島,這座島的每一幀景色都像似曾相識的電影畫面。

東山島主島

面積194平方公里,周邊由67個小島組成

,狀如七星拱月星羅棋佈點綴其間,因有一條長達141公里呈蝶翅狀的海岸線,整體俯瞰形似蝴蝶,還被稱為蝶島,

別看東山島小,但每個灣的風景都各有不同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也被稱為蝶島。/視覺中國

國內海島很多,但像

東山島那般既有漁鄉氣息又有靈秀海景的結合體

不多見。

很多人看完電影《左耳》就對“小耳朵”在文公祠天台上哭喊的那個海灘印象深刻,那就是南門灣,一半是海,一半是高低錯落的藍白色房屋,遠看像極了愛琴海上的聖托里尼。

南門灣租一臺電動車沿著海邊騎行才是絕佳的觀賞姿勢

,靜泊在海上的漁船,與海釣的人相映成趣,又把對於聖托里尼的想象,拉回到這座饒有漁村趣味的海島。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南門灣最佳觀賞姿勢,是騎著電動車沿著海邊慢悠悠遊蕩。/圖蟲創意

這裡更奇特的景觀當屬

魚骨沙洲

。位於金鳳灣南端有一處海上沙洲,當海水退潮時,從西岸回來形成的旋渦匯聚成海砂,不斷沉澱,中間便會露出沙洲。

從高空俯視,就像胖胖的“魚頭”露出水面,長長的“魚尾”還在海里若隱若現,有趣的是,

隨著潮水和季風的改變,“魚尾”的擺向也有所變化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魚骨沙洲奇景,不輸馬爾地夫。/視覺中國

都說觀海最佳的位置一定是靠海的山,而東山島的最高峰——

蘇峰山

就是那個最佳觀海臺。

千萬不要錯過

去蘇峰山環島路自駕

的機會,一路就能將藍天、大海、漁村和山石盡覽眼底。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蘇峰山上的網紅環島路。/圖蟲創意

蘇峰山旁的

馬鑾灣

是早已在國外就享譽名聲的海濱浴場,潔白細軟的沙灘及清澈至純的水質,讓來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這裡守日出美景可謂一絕,加上遠處的蘇峰山映襯,海天山色宛如仙境。

在東山島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不觀風動石,枉到東山島。”

位於銅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有一塊被譽為

“天下第一奇石”的風動石

,上尖底圓,狀似仙桃,曾經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西遊記》裡孕育石猴的那塊奇石正是它。

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風吹石動,搖晃不定,

但偏偏就連臺風、地震來臨都穩穩不會墜海,歷經了無數次驚濤駭浪。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屹立不倒的風動石。/圖蟲創意

距離風動石800米的海面上,還有一座形如巨大天然山水盆景的

“海上仙山”東門嶼

,它靜臥在碧海綠波之間,與廈門鼓浪嶼、溫州江心嶼、臺灣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

渾然天成的礁石和形態各異的奇石怪洞景觀散佈其間,移步換景,因此被作為

《西遊記》《海之戀》《八仙過海》等影視劇的“天然影棚”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可媲美鼓浪嶼的東門嶼。/圖蟲創意

如果你想靜靜地感受東山島最有古早韻味的漁村,那我一定會建議你不要錯過

澳角村和巖雅村

。這兩座村都是福建省目前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漁家古村落。

避開嘈雜的人群和遊客,這裡的房子有的還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石縫間雜草叢生,一路上夾雜著絲絲魚腥味的潮溼海味、攤曬的漁網、生鏽的藍色圍欄和半沉的漁船,

都讓你思緒不由得放慢,時光彷彿在這裡按下了暫停鍵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澳角村風貌。/視覺中國

02

東山島,一水之隔的情緣

位於福建省最南端,東海與南海交匯處的東山島,雖然地處漳州,但與九龍江流域的漳州平原較遠,這裡的居民無法依靠農耕,世代傍海而居,向海而生。

到過東山島的人都知道,這裡一水相隔的就是

臺灣

,這裡距離澎湖灣僅98海里,也是

大陸沿海距離澎湖最近的地方

古時的東山雖是海中孤島,卻早在史前時期,古越族群就已經透過

“東山陸橋”

跨越了臺灣海峽,向西太平洋傳播,並繁衍發展成

“南島語族”

,毫不誇張地說,

東山島就是“南島語族”起源地之一

,也是

中原文化向臺灣海外傳播的“中轉站”。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燈塔眺望對岸。/圖蟲創意

細究這座島的文化形成,你會發現它實在多元。

隋唐以後,隨著戌邊和民族大遷移,大批中原漢人南遷,給了東山淵源流長的中原文化。於是

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

在此交融碰撞,融匯成了東山獨有的海島文化,並在海峽兩岸交相輝映。

自古以來,東山就與臺灣澎湖有密切的往來貿易。以

東山島的關帝信仰

為例,它最初是從中原地區傳播到東山島上,而後又透過海島向海內外傳播。有專家稱,

東山是關帝文化從中原走向世界的碼頭

據《臺灣寺廟大觀》記載:“全臺關帝廟都是明清時期,從閩南東山島的銅陵關帝廟分靈過去的。”如今在臺灣,還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關帝宮廟1000餘座,香火歷經數百年而不衰。

當中絕大多數都與東山關帝廟有著深厚而不可分割的淵源。在臺灣還能找到

東山籍同胞及後裔大約20萬人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的關帝廟香火延續到海外。/圖蟲創意

海峽兩地的淵源絕不止於此,東山島的

九仙岩

,是明代銅山水寨水師威震海峽、遊戌和守衛臺灣澎湖的駐紮地,也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操練水師收復臺灣的指揮署,其40餘名部將還在這裡修建了觀音堂。

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至今,東山島自元末就有許多居民以捕魚為生,明代造船、織網、海釣等手工業的興起,也促進了當地漁業的發展。古來繁華的商貿往來,也帶動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

東山島的存在,就像在提醒著啟航了半生的船總要靠岸,

另一端繫著的,是一水之隔的臺灣同胞最割捨不下的鄉愁。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的廟宇隨處可見。/圖蟲創意

時光在東山島流轉,似乎總會眷顧點什麼,走得也更慢一些。如今東山島保留了完整古樸的閩南民間信仰和古老的民間習俗,在沿海漁村、海灘上,到處遍佈著“關帝宮廟”“媽祖廟”“聖王廟”等寺廟,各種海神信仰和諧共處,

隆重的祭海節和開海節,各種船俗也流傳至今

03

我們日思夜想的古早味,都在這了

在東山縣,你會發現這裡還是一個古老的“歌謠之鄉”。

這裡歷來不分老嫗、少婦都喜歡唱歌冊,有的在庭院廳堂,有的在街頭巷尾或者小廣場,一人唱,眾人圍著聽,或者邊織網邊聽。

這些歌冊在東山流傳了600多年,

叫“東山歌冊”

。它是廣東潮州歌傳入福建東山後,先後融入了南音等其他地方曲種和音樂曲調,形成了獨具東山地方特色的曲藝說書形式,還被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東山島,滿滿的鄉愁之味。/圖蟲創意

這些歌冊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的

貼地氣

,其中濃墨重彩地

承載了東山島的風土飲食記憶

。比如

《東山島美食歌》

裡說到的兜面線、海蠣煎、燒腱靈、薄餅、荷花包、蘆筍、小管、鮑魚、墨賊等21種美食的味道、來源和製作過程。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夢華錄》掀起一股北宋文化的熱潮,可很多人不知道,《東京夢華錄》《夢梁錄》等書中記載的

北宋“籤菜”的圓條形食物

,其實就是在南宋末年傳入東山島,而演變成當地的

燒腱靈

。“網油包餡火中生”則是對其特殊製作工藝的總結。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誘人的燒腱靈。

在東山島,海鮮是當地人的日常,但

最能代表當地風味的還是街頭巷尾的閩南小吃

,總有一種

濃郁的古早味

,東山人總在默默延續著傳統的味道。拿本土小吃

肖米

來說,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由潮州傳入東山島。

當你第一次到島上點菜,看到選單或許還以為裡面包的是大米,但這道小吃是根據外來的燒麥改進而來,以蘿蔔絲、蝦米、豬肉為原料,

“肖米”只是由閩南話的“燒麥”音譯而來

,歌冊裡也有說到它的味道:“粉皮肉餡菜頭絲,鐵仔蝦米提口味,芥辣入咀嫌枝枝。”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肖米,也就是閩南版的燒麥。

在東山島,你總能在小街小巷中吃到名字很奇特的小吃。比如

傳統閩南小吃貓仔粥

,其實跟貓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一種由牡蠣、蝦、蛤蜊、瘦肉等多種配料熬成的鹹粥。

閩南海鮮小吃代表,怎能少得了

海蠣煎

,它是既能登上酒店大堂,又能出現在路邊小攤的街邊小吃“蚵仔煎”,在東山島你還能吃到乾溼兩種做法的蚵仔煎,搭配藥膳燉湯才是

最市井的味道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一整碗都是海鮮的貓仔粥。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最有市井味的海蠣煎。/圖蟲創意

一碰到民俗節日,就少不了

紅龜粿

的存在。紅龜粿跟龜也沒有關係,而是一種用米漿揉成麵糰包好餡料,再用龜印模具按壓成型,只是看上去就像隆起的“龜背”。在東山的“老媽豆漿”店,你還能喝到加入紅龜粿的鹹甜豆漿,奇特的搭配讓人一口難忘。

如果剛好碰上夏日炎炎之際,別錯過東山的

甜湯和海石花

。在還沒有空調的年代,東山人就是靠這種像四果湯的甜湯來清涼解暑。

福建最有電影臉的海島,太靈了

△“解暑利器”海石花。

海石花對於很多潮汕人來說並不陌生,它其實是一種天然深海海藻,當地漁民將它從礁石上刮下來,晾乾後經過熬煮至粘稠,凝固之後結成了晶瑩剔透的海石花,沿海一帶的漁民將它做成糖水,獨有一種來自海水之物的潤滑、清爽和清甜。

這些美食,就跟東山島給人的感覺如出一轍,

看似平淡無奇,卻又總在不經意間用古早味勾起遊人的鄉愁思緒,讓人忘不了

參考文章

[1]《東山島紀實》 | 洪少霖

[2]《海島旅遊的文化精神之尋繹———以福建東山島為例》| 林妹靜、龍鄒霞

[3]《大氣、文氣、秀氣、靈氣、朝氣 說說東山海島文化 》 | 沈婷婷

[4]《東山島 濱海旅遊感知形象分析 》 | 郭鈺培

[5] 《論東山島宗教與生態旅遊》 | 方百壽、黃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