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曹魏政權是曹丕在公元220年逼漢獻帝禪讓後建立的,曹丕沒有想到的是,45年後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馬炎學著曹丕當年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那樣,逼迫曹奐讓位,最終三國中最強大的曹魏政權在蜀漢滅亡2年後,也滅亡了,只存在了短短的45年。

曹魏雖然是曹丕建立的,但卻是曹操創業的,曹操從公元189年陳留起兵開始,到公元220年病逝洛陽,曹操用了31年時間創業,一步一步從一支東拼西湊的雜牌軍,在諸侯林立的東漢末年,成功地擊敗了像呂布、袁紹、袁術、劉備這樣的對手,統一了整個中原及北方。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曹操唯才是舉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才。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曹操作為東漢末年的一支軍閥,想要有更大的作為,當然會不顧一切、不拘一格地招攬人才,曹操數次向天下頒佈求賢令以招攬人才,並提出了“唯才是舉”的人才推薦機制。

曹操釋出的求賢令中有這麼一句話:

《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話的意思是說:諸位要幫我發現那些埋沒在底層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薦給我,使我能夠任用他們。

這就是唯才是舉的由來,現在的人看這句話感覺也沒有什麼大問題,本來就是有才能的人就應該得到推薦,但是,你要關注曹操當時所在的時代背景,那可是東漢末年,當時的人才推薦制度以察舉製為主,

當時衡量人才的標準有三個:一是道德,二是才能,三是出身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兩漢的察舉制

而且道德還排在才能之前,兩漢是以儒家治國為基本思想,兩漢的所有皇帝的諡號中都有一個“孝”字,孝就是兩漢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當時的人才舉薦有一個專案叫:舉孝廉。這完全就是考察人才的道德,把道德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兩漢的人才推薦道德比才能更重要,存在大量有道德沒有才能的人也能做官,而有才能沒道德的人就不能做官,曹操的唯才是舉算是打破東漢的人才推薦制度,算是一個小小的改革。

事實上,雖然曹操打著是唯才是舉的旗號,但並沒有多少出身底層的人物被提拔起來,這是因為圍繞在曹操身邊的人,基本上是出自中上層的世家大族和官宦世家,比如荀彧和崔琰,前者是豫州潁川郡計程車人領袖,為曹操推薦了不少人才,有戲志才、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等人才,後者是出身清河崔氏的名士,崔琰還是曹操手下選拔和考核人才的官員。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曹丕稱帝

儘管曹操打的旗號是唯才是舉,實際上選拔出來的人都是來自中上層社會的世家大族子弟和官宦世家子弟,這是因為底層人物有才能的並不能被人熟知,而且底層人物根本無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沒有教育很難有人才,除非能領兵打仗以軍功得到升遷,而曹操的兵權不是掌控在自己手中,就是在夏侯氏和曹氏宗親手中,所以唯才是舉的人才推薦方式,說到底還是落到了世家大族和官宦世家手中。

曹操去世後,曹丕稱帝,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朝代,自然也要提出一個全新的人才舉薦制度,

東漢末年的察舉制實際上已經落入了地方世家大族的控制,因為只有世家大族才有輿論控制權,這些人有錢,有官場資源,有地方影響力,有良好教育的經歷,把握了地方上的人力資源,透過聯姻的方式形成了一個地方上的政治集團,控制了人才推薦入口,地方上不管怎麼推薦,都是他們的人

,雖然曹操在世時,開發了唯才是舉,但並沒有形成制度。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大概內容就是:由朝廷命令中正官,負責品評人才,將人才分為九個等級,分等級的標準有三個,分別是:家世、才能、道德。地方中正官送上來的人才名單到達中央後,再由大中正官負責稽核,最終確定人才的品級,相當於職稱,然後根據職稱任命官職。

而陳群向曹丕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就解決了地方壟斷人才推薦這一問題,把人才推薦權收歸中央,這是有區別的,

曹丕在中央和地方上設定中正官,這個相當於人才推薦官,其人事是由朝廷任命的,朝廷對中正有任命權,自然也就能控制人才推薦

,而察舉制的人才推薦是由地方官吏推薦的,這些地方官與當地勢力相勾結,曹丕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事實上,曹丕這個皇帝也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援,才能坐得安穩,但曹丕並非不知道這些世家大族對自己政權是有威脅的,所以也是時刻防範的。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曹睿託孤司馬懿

但是,曹丕同時還做了一系列的加強皇帝權力政治安排,比如禁止宦官干政,禁止外戚干政,這都是吸取東漢滅亡的經驗教訓,同時曹丕對皇族也是嚴加防範,像曹植和曹彰這樣直系曹氏宗親是禁止參政的,而像曹真、曹休這樣的旁系曹氏宗親是委以重任的,這樣,皇帝的權力就空前加強,這就是曹魏的中央集權制。

曹丕這麼做也沒有毛病,問題是皇帝英明這樣做是好的,一旦皇帝不英明,或者皇帝不能掌權的話,整個國家的權力就會旁落,沒有外戚,沒有宦官,沒有皇族的曹魏政權權力旁落只會落到那些手握權力的朝臣手中,而這些朝臣都是出自世家大族。

曹丕和曹睿兩代皇帝在位時沒有任何問題,他們都是明君,能夠自己把控權力,但是,曹睿去世後,找了個年僅8歲的小皇帝曹芳,這個時候皇帝不能親政,權力就在兩個輔政大臣手中,分別是曹爽和司馬懿,權力就是這樣,越有越想排斥他人,所以曹爽和司馬懿為了獨佔權力開始內鬥,最終司馬懿笑到了最後,獨掌了曹魏的大權。

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這是僅存在45年的曹魏政權滅亡的原因嗎

司馬懿篡位控制皇帝

因為沒有人能制衡司馬懿,因為曹魏沒有宦官,沒有外戚,沒有皇族掌權,所以司馬懿掌控的其實就是高度中央集權的皇權,而且沒有力量能制衡他,所以司馬懿就開始了篡位之路,首先把所有政治對手全部屠殺,然後再把權力世襲,也就取代了曹魏政權。

司馬代魏其實跟曹丕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沒有太大關係,九品中正制是一種人才推薦制度,曹魏的滅亡是因為權力沒有制約,無論是皇權還是權臣,其實都需要制約才能長久

舉個例子,東漢雖然從第四位皇帝開始,剛即位的皇帝不是傀儡就是小孩子,但東漢仍然存在了195年,比曹魏的45年長多了,

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東漢的權力是有制約的,因為有宦官和外戚以及朝臣的權力相互制約,就給了皇帝一個生存的空間,皇帝可以利用外戚、宦官、朝臣之間的政治鬥爭而重新掌控權力,但是曹魏就不行,曹魏的朝臣掌握了權力,沒有任何能制約,只能一方獨大,最終產生篡位的想法,這就是曹魏滅亡的主要原因

,跟九品中正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