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因為倉促上馬和急功近利,導致了北宋新舊黨派的不斷鬥爭。

在錯綜複雜的北宋

政局

中,作為保守派重要的代表人物的蘇軾很快就成為新黨圍攻的目標,遭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簡單的說就是蘇軾在自己的詩中表達了一些對變法的不滿。於是他就被抓進了

臺,

臺又叫御史臺。在這兒一關就是四個月。

儘管蘇軾在多方的努力之下保住了性命,但是卻被降職,一直貶到了黃州。被貶到黃州的蘇軾,可以說一下子從千呼萬喚的大明星變成了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連花銷問題都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按說蘇軾到了黃州,那大小也是個官,怎麼還要為花銷的問題發愁呢?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蘇軾在黃州所擔任的這個職務是一個空頭

官銜

,而且還算是黃州官府代為看管的

犯官,

而且按照朝廷的規定,像蘇軾這樣的

犯官

,除了發放給一份微

的日常所需用品之外,是沒有正常的薪水的。

可最鬱悶的是,蘇軾做了二十多年的官,按照一般人的做法,那應該是有一筆可觀的積蓄的。可是蘇軾這個人

對於

俸祿是隨到隨花,類似於咱們現在的月光族,從來就沒有積蓄的習慣。

所以這輩子他的積蓄很少,以至於他來到黃州之後,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的支出成了大問題。這事兒要是放在別人身上,早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

而對於蘇軾來說,那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他的心態極好,他還真不著急,錢多我就多,花錢少,我就少花唄,著急也沒用啊。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人家雖然在戰略上

蔑視

困難,不過蘇軾在戰術上其實也動了腦筋了,做了精心的計劃。蘇軾把自己以前剩下的一點積蓄拿出來,規定每天的花費不能超過一百五十

,每月的初一取出四千五百文錢,分為三十份。

掛在屋樑上,每天早晨用叉子挑一份兒,然後就把這個叉子呀給藏起來了

你想再找錢都找不著了。當天剩餘的錢,也都存在這個大竹筒裡,作為接待客人的費用,這樣的計劃算是自己給自己帶上了緊箍咒了。

但就算是這麼精打細算,手頭的現錢也只能支撐一年多呀。那麼一年之後怎麼辦?人家蘇軾說了,等到錢用光的時候再做籌劃吧。過一天說一天

一年後的問題,一年後再說。現在想不了這麼多。另外一家人的口糧,人家也是自己解決了。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蘇軾也認定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個道理。經過多方申請,當地政府批給蘇軾一塊五十畝的廢棄坡地。於是蘇軾乾脆給這塊地取名東坡。咱們所熟悉的東坡居士,這東坡指的就是這塊地。

現在有不少朋友喜歡在節假日裡到郊外種地採摘什麼的,自得其樂。可是在宋代,文人們認為開荒種地那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兒。

可是人家蘇軾沒有那種文人高傲的自尊,他不僅不覺得丟人現眼,甚至自己在勞動中能夠獲得快樂。

他帶領家人在那塊地上開荒種地,播種大麥,第二年就收穫了兩千多斤,成為一家人的口糧。也正是在黃州,人家蘇軾自個還琢磨著做出了著名的東坡肉了。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蘇軾在黃州,除了精打細算和種地收糧,另一大愛好就是結交朋友。而且蘇軾喜歡給人起外號,其中一個外號還成為了今天膾炙人口的成語,甚至還被搬上了大銀幕。

蘇軾是一個非常喜歡結交朋友的人,到了黃州之後,路途遙遠,通訊不便,所以呢他只能給以前的朋友寫寫信,那是很難見一面的。而在那個年代呢,寫信這一來一往時間又很長,寫信和老朋友聊自己的近況,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

所以蘇軾就在黃州當地結交了很多新朋友,連蘇軾自己都說呀,說我這個人上能陪玉皇大帝聊天,下能與貧民收容院裡的小

乞丐

玩耍。我能夠看到的人可都是好人吶。蘇軾

認為只要是真心面對,就能交上真朋友。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您瞧瞧人家這交友觀多真誠啊。蘇軾在黃州從沒有熟人到離開的時候,交友慎重。這倒不是因為黃州這個地方與蘇軾志同道合計程車大夫特別多,恰恰相反,蘇軾在黃州的朋友什麼身份地位,什麼性格品性的都有。

有一次他和幾個人在一起聊天,可是這幾個人不是特別會說話,這聊天越聊越沒意思。於是這個蘇軾變成其中一個人,講一個鬼故事,烘托一下氣氛。那個人呢也講不成,吞吞吐吐的還不好意思。

最後蘇軾就說呀,你就瞎說吧,我們就瞎聽鬼故事嘛,你瞎編一個又怕什麼呢?大家聽著有意思不就行了。於是眾人就哈哈大笑,那個人呢也不再覺得尷尬了,彼此之間無話不談,大家是盡興而歸。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另外,蘇軾與左鄰右舍的關係也非常的融洽,大家彼此和睦相處,言語之間無所顧忌,從來就不問什麼身份和地位。

蘇軾在鄰居的家中也很隨便,就像在自己的家中一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一次他在別人的家中吃到了一種酥脆的糕餅,感覺味道不錯。於是就隨口問啊,你這個餅啊挺酥脆,叫什麼名字呀?

這個餅是那個朋友自己琢磨的,無非就是自家的人吃啊,或者是給朋友們嚐嚐,也就沒想著給這個餅起個名字。一聽說這餅沒什麼名字,蘇軾立刻就說

那好啊,不是沒名字嗎?這餅啊就叫為什麼

吧。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還有一次他在朋友家裡飲酒,覺得這個味道很酸,他也不管人家愛不愛聽,一點面子也不留。隨口就說你這酒這麼酸,肯定是做醋放錯了水吧,這酒乾脆啊就起名叫做放錯水吧。

蘇軾後來還專門寫了一首小詩,叫做野飲花間百物無

杖頭為掛一葫蘆,以青潘子錯

水,更覓君家

甚酥。這個錯

水和

味甚酥

就是蘇軾給那個酒和

分別取的名字。蘇軾不僅經常給食物取名字,他還喜歡跟人開玩笑,經常給朋友直接起外號。

話說蘇軾有一個朋友叫做陳造字

號龍丘居士為人豪爽,精通禪學。別看這陳造挺能耐的,可是他的夫人柳氏那是一個出了名的悍婦。有時候客人來到家中,柳氏的罵聲依然不絕於耳,一點兒也不給陳造面子。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而且這陳造對夫人還怕的要命,於是這蘇軾在一首詩中就寫道,龍丘居士亦可憐

談空說

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其實獅子吼啊,本是佛家用語,意思是說佛祖在眾生面前講法,無所畏懼,猶如獅子大吼。而河東指的是今天的山西省,那是陳造的夫人柳氏的籍貫。

從此陳造的老婆河東獅吼的綽號威名遠揚。而這個河東獅吼,我們現在在一直沿用這詞兒,成為所有個性彪悍的女性共同的雅號。

或許人家陳造和

人之間本沒有什麼矛盾,哎,無非就是人家夫人的嗓門太大,或者是有時候性子急點。而這蘇軾也只想藉機會跟好朋友開個玩笑,可沒想到這個玩笑還真就成了流傳至今的成語了。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開玩笑起外號,那都是蘇軾灑脫性格的表現。歷史上有很多人被貶官之後,那整天是鬱鬱寡歡還有鬱悶而死的呢。可人家蘇軾不這樣廣交朋友,排遣心中的鬱悶,愛開玩笑,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難道

說蘇軾是沒心沒肺,對朝中的正事無所牽掛嗎?還真不是

被貶的蘇軾非常清楚,只有養精蓄銳,保養好身體,這革命的本錢日後才有機會重返朝廷。

而之前咱們聊過的蘇軾對吃的研究,對養生的研究,不也是為了實現這個終極理想嗎?讓朋友們讚許有加,不是新鮮事兒,而能獲得

政敵

的欣賞,那才了不起。

當王安石的宰相

之職

被罷免,當蘇軾又回到了權力的頂峰,他們的恩怨又會如何做個了結呢?蘇東坡與王安石同在朝廷為官的時候,在文學方面,他們可以算作知己啊,但是在

政見

上兩個人卻是大相徑庭。兩位偉大的文學家成為了水火不容的敵人。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要知道,蘇軾一進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的父親和弟弟以及他所敬重的朝中元老,還有他的親朋好友,全都是

黨的支援。當然了,更重要的還是蘇軾本人的政治觀念,就與新法相佐。

王安石竭力推行的大破大力的變法,而蘇軾卻希望以和風細雨時的調整來運作。王安石是那種性格執拗的人,而蘇軾對於自己的理念也非常的堅持,自然會與王安石有所衝突了。

在嘉佑六年,二十六歲的蘇軾參加科舉考試,王安石以知

誥的身份出任考官。蘇軾在答卷中全面認真的提出了自己對朝政的看法。可是這篇洋洋灑灑的文章中的許多觀點,正好與王安石兩年前向仁宗所上的萬言書截然相反。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其他的考官十分欣賞蘇軾的考卷,可王安石卻是一臉的

鄙夷

。後來王安石看到蘇軾的才華,已經得到了宋神宗特別的重視,他害怕蘇軾的思想左右到宋神宗,以至於影響到變法。所以王安石就一直把蘇軾當成了自己的強敵,他想盡了辦法讓蘇是從朝廷離開。

在熙寧二年,蘇軾向宋神宗上述認為科舉之法不應當隨意改變。神宗皇帝非常重視,當天就接見了蘇軾。隨後他又想讓蘇軾修改中書條例,王安石得到這個訊息之後,竭力的阻攔。

宋神宗常說,蘇軾文學出眾,同時很讚許他的為人,可是王安石卻回答說,蘇軾是邪險之人,邪險之人就是邪惡,有陰險的意思。他還說,蘇軾即便是有點才情和名望,那也只能當個通判,不可大用。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到後來,王安石的因親謝景溫甚至誣告蘇軾利用官船販賣私鹽。王安石聽到這個訊息非常的高興。他稟告宋神宗皇帝之後,第二天就下公文到沿途州縣調查此事,連服役計程車兵以及船伕都被抓來嚴刑逼供。當然了,結果是一無所得。

後來,司馬光等大臣紛紛為蘇軾請命,蘇軾這才算逃脫了謝景溫與王安石合謀羅

的罪名。王安石還多次向宋神宗提出要

貶謫

蘇軾,還向神宗皇帝說,蘇軾這樣的人就必須像調教動物那樣需要嚴加管教才行。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王安石身為年長蘇軾十五歲的前輩以及位及人臣的宰相,為了讓自己的意見不被他人阻撓而步步相比,不僅有失公正,更談不上厚道了。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了這樣的事兒,要麼是老死不相往來,要麼呢就是抓住機會反隔一擊,那麼蘇軾會怎麼做呢?當變法最終失敗,王安石的宰相被罷免,眾叛親離,萬念俱灰的時候,東山再起的蘇軾所做的第一件事兒竟然就是去探望他昔日的死對頭王安石。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也許有人會說呀,當然這是噁心王安石的最佳時機啊,甚至那會兒連王安石本人也是這麼想的。可是蘇軾,那是在元豐七年七月剛剛離開黃州的蘇軾就來到了江寧府,見到了已經退居江寧八年的王安石。

見到蘇軾的王安石頓時變了臉色,以為蘇軾見到了自己如今風光不在,那肯定要重提舊怨笑話自己噁心自己唄。

可是他沒有想到,蘇軾根本就沒提那些舊日的恩怨,反而拿出了自己的詩文相贈。見到這樣的場景,王安石不僅心中釋然,也開始誦讀自己的詩作,還請蘇軾書寫後留給自己做紀念。兩個人還談起了學術方面的問題。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例如王安石說他對陳壽的三國志很不滿意,想要重修,可是無奈自己的年紀大了,就勸蘇軾著手重修,而蘇軾呢就推辭說自己不敢當此重任。

蘇軾在江寧停留了幾天,兩個人多次作詩唱和。一個月以後,蘇軾渡江北上,王安石送走他的時候,非常感慨的對別人說,不知再要過幾百年才能再出蘇軾這樣的人人物啊。連執拗的王安石,最終都被蘇軾的一顆真誠之心所感動。

他愧疚於當年自己的所作所為,徹底改變了對蘇軾的看法,而蘇軾更是不計前嫌的對待王安石。兩位文學大家終於重歸於好

蘇軾做人的頂級智慧,將自己的仇人變為知己,他是如何做到的?

官場上蘇軾很謙虛,在文壇上他更是如此。蘇軾蘇東坡在文壇上那算是巨星級的人物了,可是人家從來不擺架子,不當霸主。他與黃庭堅、秦少游等雖然為師生,卻以朋友相處,虛心學習,誠心相待,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正是他們不斷的切磋,文壇之上才能出現一個又一個響亮的名字。

在咱們國家的歷史上,文人雅士的名字那是不絕於耳的。而在這些人當中,又有多少人因為命運的坎坷而一蹶不振。又有多少人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喪失了做人的準則。

然而蘇軾卻能用自己的一生來證明,只要心存希望,積極樂觀,寬厚待人,就可以活得踏實,活得快樂就可以朋友遍天下。在逆境中,有時只需要一個華麗的轉身,你也許就能看到一片嶄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