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中國航天日|航天點亮夢想,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天津北方網訊: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航天日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旨在進一步宣揚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理想信念,以航天夢託舉中國夢,激發匯聚逐夢築夢的磅礴力量。在第7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空間站落戶濱海新區10週年暨空間站任務2022年誓師動員大會在濱海新區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天津基地舉辦。

空間站任務2022年誓師動員大會在津舉辦

4·24中國航天日|航天點亮夢想,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一直以來,濱海新區把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精心培育,已建成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超大型航天器研製及產業化應用基地、航天光電資訊產業化基地等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航空航天產業高階製造研發基地,形成了以大型航天器、直升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為代表的產業發展格局,下一步將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空航天高階製造承載區。

“自2012年中國空間站任務落戶五院天津基地以來,天津濱海新區與五院緊密連結在了一起。”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表示,十年來,空間站任務融合了我們共同的初心與夢想,凝聚著我們共同的奮鬥與拼搏,見證著我們共同的榮耀與輝煌。

伴隨著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成功的喜悅,攜手迎來全面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全面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決戰決勝時刻。在天津濱海新區的傾力支援和精心呵護下,航天科技產業園逐漸發展壯大,孕育了一個又一個航天奇蹟。趙小津表示,未來一系列重大工程研製任務都將在天津實施、從天津出發。天津將成為繼北京之後我國重要的航天產品研製基地,任務十分艱鉅、使命更加光榮。後續,五院將大力推進與濱海新區的合作,力爭在更多領域、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共同發展,攜手開創合作發展新局面,推動航天精神廣遠傳播,為航天夢、中國夢的實現,激發更深厚、更磅礴的力量!

4·24中國航天日|航天點亮夢想,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在活動現場,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代表空間站全體試驗隊員面向黨旗進行莊重宣誓並表態,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全力以赴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連戰連捷。

據瞭解,2012年2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濱海高新區簽約,將載人空間站等超大型航天器專案落戶濱海高新區;同年9月,大型航天器AIT中心開始建設,並於2015年4月建成投用。目前,天津基地已建成包含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在內的13個專案,成為能完成以中國空間站為代表的大型航天器總裝測試任務試驗基地、衛星批次生產基地、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基地。

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近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來自天津的五院518所的多個創新成果應用到了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當中,成為航天英雄背後的堅強技術後盾。

此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結構與神舟十二號相似,均是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其中,神舟十三號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在地面運輸和轉場過程中使用的都是518所為它們量身定製的專屬運輸包裝箱。這些518所出品的運輸包裝箱有著可靠的結構強度和剛度,具有溫度控制、溼度控制、壓力控制、密封控制、減震等功能,同時還能夠滿足密封檢漏、短時間停放的需求。

據518所有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的包裝箱相比,518所的工程師對這款包裝箱的監測系統進行了特別的調整。首先是根據包裝箱沿途運輸的各種環境,對監測系統的硬體進行升級,可在多種惡劣外部環境中可靠工作。此外,工程師們對包裝箱內的監測系統軟體進行了最佳化,增加了溫溼度顯示曲線視窗和自動對時功能,資料分析也更加簡潔明瞭。同時,還為該監測系統新增了高速資料傳輸功能,對總共110個小時約200G的資料全部下載,只需大約4小時。

此外,518所還承製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上的寬波束中繼天線,其中包括寬波束中繼S接收天線、寬波束中繼S發射天線,共計4副天線。這些天線均屬於518所成熟產品,它們採用了圓錐形雙線螺旋形式,可以實現寬角域的平頂波束,主要用於實現飛船與中繼衛星和地面的通訊功能。

518所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在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二十多年曆程中,伴隨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一路前進,先後參與了我國全部型號的載人航天器研製任務,為確保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巧手做模型 20年航天夢

4·24中國航天日|航天點亮夢想,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在航天日到來之際,五院天津基地等航天企業舉辦主題活動外,愛好航天事業的天津市民也參與到航天知識的科普中。

一張工作臺,臺上堆著一摞紙盒、煙盒,一副老花鏡,旁邊擺著尺子、剪刀、改錐、美工刀、雙面膠帶等工具,這就是今年66歲的平耀輝老人位於濱海新區的“五老家庭青少年工作室”,也是他製作航天模型的工作室。平耀輝是大港油田退休的一位老黨員,二十多年來,他作為一名航天愛好者為人所知。2000年左右,他為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成果所震撼,萌發了製作航天模型的愛好,多年來完成了260多顆衛星模型。從東方紅一號到今天的導航衛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從神舟號到天空對接的空間站,國家每發射一顆衛星,他就做一個模型,翻看著自己拼接的模型圖示,談起自己製作的航天模型,他滿面笑容地打開了話匣子。

“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麼做航天模型。試過鐵皮、廢塑膠瓶、手繪,都沒有展示出我想要的效果,最後才想到用煙盒拼圖。”用煙盒、月餅盒等紙盒拼接出的模型不僅環保、好收集材料,更達到了平耀輝想要的效果,廢舊煙盒發出金屬光澤,做出的衛星不僅能較好地體現出透視效果,還能展現出太空的未來感和科技感,即使昏暗的室內也能閃閃發光。

4月21日上午,在平耀輝老人的工作室,他捧著一本自己收集和撰寫的航天圖冊,封面上面他用毛筆寫著“中國航天”,裡面都是他用紙盒剪貼、繪製的航天器圖片,每翻開一頁,他就講出一個關於航天器的小故事:“這是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4月24日也是我國的航天日。那時我還是個小孩,非常激動,非常震撼,當時沒有電視機,每天守著收音機聽著發射程序,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對當時的工人、農民的鼓勁兒太強大了。”

聽廣播、看報紙、看電視、上網查,隨著航天知識的累計,終於他在2000年左右開始了自己製作航天模型,他的航天愛好逐漸為人所知,航天模型還在航天藝術大賽中獲獎,經過媒體的報道,他經常為社群、為企業、為學校進行科普講座。濱海新區關工委還在平耀輝工作室掛牌成立了“五老青少年工作室”,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此參觀,“來參觀航天模型,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一個家庭還是兩個家庭,我都要認真講解認真對待。”

4·24中國航天日|航天點亮夢想,天津企業護航“宇宙之旅”

“我曾進入校園為小學生進行科普,當時我就拿著這個北斗衛星的模型照片。孩子們聽了我講北斗導航衛星的故事,都很激動,鼓掌歡呼。”2000年10月31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此,我國逐步擺脫了對國外導航系統的依賴。

航天點亮夢想,聊起航天夢想,平耀輝最大的期盼是能親眼見到航天器,曾經因為參賽獲獎,他有機會去參觀,但是由於時間不巧沒有成行,對此他感到有些遺憾。不過,即使沒有親眼目睹航天器,他對航天的熱情依然不改。(津雲記者 郭強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