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鹿門山有一隱士,名為龐德公,本是荊州襄陽人,荊州刺史劉表曾親自請龐德公出山,但龐德公拒絕了,稱“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後來隱於山間,採藥為生。

而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則是始於龐德公。值得一體的是,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龐德公將龐統推薦給了司馬徽,司馬徽則稱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司馬徽出生於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後來客居襄陽,與龐德公、龐統等人來往密切。諸葛亮則是出身於琅琊望族,其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年間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則做過泰山郡丞,不過諸葛珪在諸葛亮8歲時就病逝了,諸葛亮便投奔了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

諸葛玄的職務被取代後,則去投奔了荊州的劉表,諸葛亮也因此到了荊州,諸葛玄離世後,諸葛亮暫時沒有獲得施展自身才能的機會,便隱居於世,十分尊敬司馬徽。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被曹操所挫,依附於劉表,因此在荊州遇到了司馬徽,司馬徽名聲在外,他向劉備舉薦了龐統、諸葛亮二人,說道:“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瞭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不過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則是發生於建安十二年,當時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在此之前,徐庶避難於荊州時,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來往密切。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一個人說諸葛亮好,劉備心有所動,但不會做出實質舉動,但第二個人又說諸葛亮好,那劉備便真的認為諸葛亮有用,然而眾人只知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兩人,卻不知司馬徽之後向曹操推薦了司馬懿。

雖然曹操請司馬懿為官的態度與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態度多有不同,但司馬懿也頗有智慧,曹操第一次讓他做官,司馬懿裝病拒絕;而曹操讓使者去喚司馬懿,則有恐嚇之意,司馬懿因此只好替曹操辦事,但有時候,拒絕和不情願的處理方式就反映了這人對另一人的重要性。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說明諸葛亮真是個人才;而曹操強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則突顯出了司馬懿的學問。

司馬懿則是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家世顯赫,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以及父親都曾在漢朝做著不小的官,所以司馬懿拒絕曹操,也未必不是真心。

古代重名望,曹操是宦官曹騰樣子曹嵩的兒子,與河內郡望族司馬氏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儘管曹操早年表現出了自己的才能,但並不受漢靈帝重視,曹操最終不肯迎合權貴,而託病返回了鄉里。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但東漢末年,硝煙四起,漢王室已經不具有很大影響力,各路軍閥登上歷史的大舞臺,曹操也在這廣闊的舞臺上盡情發揮出了自身才能。沒落貴族諸葛亮未必瞧得上宦官的後人,可司馬徽卻是瞧見了曹操的本事,他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後,轉身便投靠了曹操。

這一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廢三公,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了北方,因此南征,劉表病逝,其子投降,司馬徽就進了曹操陣營,向曹操推薦了司馬家族的司馬懿,但司馬徽還沒有來得及好好表現一番,就病死了。

水鏡把“臥龍”推薦給劉備後,轉身就投靠了曹操,這是怎麼回事?

但司馬家族後來的成就,足以見得司馬徽的遠見,諸葛亮確實是真心實意待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為劉備出謀劃策,可司馬徽也明白劉備之才在曹操之下,而曹操因出身也難逃世人議論,司馬家族透過曹操發展,卻能夠一帆風順,實現自己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