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入宮赴宴向宮人討要筷子,為何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漢景帝時期,劉啟在一個深夜邀請大漢朝的肱股之臣周亞夫入宮赴宴。

當時,周亞夫已經託病請辭,而劉啟也已經同意了周亞夫的請辭。

這次宮宴是劉啟有心

要試探周亞夫的脾氣有沒有收斂、或者他的思想有沒有轉變的

“鴻門宴”。

劉啟擺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請周亞夫,但是周亞夫的座位前卻沒有擺放筷子。

周亞夫入宮赴宴向宮人討要筷子,為何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脾氣剛直的周亞夫愣是沒有體會出劉啟的用心,或者是體會出了卻始終不願意迎合。

當週亞夫硬邦邦地管旁邊伺候的宮人討要筷子時,劉啟就知道這個老匹夫的脾氣一點都沒有改。

當時的他或許並沒有真的想對這個為國盡忠的老將做出什麼懲罰,他甚至還對周亞夫開玩笑說:就面前這些美酒佳餚還不能讓你開心嗎?

周亞夫聞言,又直挺挺地下跪向劉啟告罪,但是明顯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劉啟的

“起”字還沒說完,周亞夫就徑直站起來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對年輕氣盛的劉啟來說,可以說是大不敬了。

劉啟於是對周亞夫徹底失望了,他說:這樣的人怎麼能承擔起輔佐少主的責任呢?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劉啟對周亞夫並沒有動殺心,他純粹只是對周亞夫感到失望,不再信任和重用他。

起殺心是因為後來發生的事情。

周亞夫入宮赴宴向宮人討要筷子,為何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當週亞夫辭職在家後,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他的兒子周陽竟然開始為老父親準備起喪事來,偷偷遣人制造了五百個甲盾,準備在日後的喪事中使用的。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是因為周陽拖欠了工人的工資,要求又苛刻,那些工人一氣之下就向官府告密。

因為甲盾是國家禁止個人買賣,所以工人就告發周亞夫一傢俬自購買國家禁止的用品,準備謀反。

這個罪名一出,事情就大條了。

劉啟立刻就派人到周亞夫家查探,劉啟沒有先入為主地給周亞夫定罪,而是派人調查,說明對周亞夫他並不是存心要置之死地的。

然而,由於周亞夫並不知道兒子幹了什麼事情,面對查探的欽差一問三不知,欽差還以為周亞夫已經傲慢無禮到這種程度了,又怒氣衝衝地回宮去稟報,說周亞夫態度傲慢,拒不認罪。

劉啟沒辦法,就只好把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

周亞夫剛直的脾氣在朝中的人緣可不咋地,一入牢,廷尉就問他為何造反。

周亞夫理直氣壯的,他表示自己只是購買了喪葬用品,怎麼就謀反了?

周亞夫入宮赴宴向宮人討要筷子,為何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廷尉一看他態度強硬,氣不打一處來,質問道:就算不是在地上謀反,恐怕也是要到地下謀反吧?

一生要強的周亞夫何曾受過這樣的侮辱?當即絕食抗議,五天後就吐血身亡了。

一代名將,竟死於絕食和冤案,實在可悲可嘆。

其實一開始,劉啟對周亞夫是非常依賴和信任的,因為劉啟的父親,也就是漢文帝劉恆非常愛重周亞夫,臨終前叮囑劉啟,周亞夫是可以信任和重用的人,關鍵時刻可以用他。

漢朝以孝治天下,劉啟對父親肯定是言聽計從的,而且當時周亞夫已經有累累的軍功,在抵禦匈奴的戰役中屢次立下戰功,而且治軍嚴謹,在軍中非常有威望。

在後來的

“七國之亂”中,周亞夫憑藉高超的用兵之道擊退了叛軍,平定了七王之亂,維護了大漢朝的統一。

憑藉赫赫戰功,周亞夫在朝中的地位水漲船高,一路做到了丞相,劉啟對他非常器重,朝中的大小事情都非常樂意聽取他的意見。

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周亞夫的思想越來越古板,跟不上年輕氣盛的劉啟,在廢黜慄太子、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和封歸順漢朝的匈奴將軍為王這幾件事上,周亞夫提出的意見都撞到劉啟的鐵板。

劉啟越來越不滿意周亞夫,面對周亞夫的請辭也是欣然同意。

同時,周亞夫在

“七國之亂”中因為戰略考慮,面對梁王的求援沒有施以援手,被梁王記恨。

而梁王是劉啟的同母弟,深受竇太后的喜愛,當週亞夫落魄的時候,梁王自然不可能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因此,周亞夫的死,既是源自他耿介剛直的脾氣,也是因為牆倒眾人推的世態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