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

弗裡茨·克萊斯勒是20世紀初葉最有影響力的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的演奏兼有維也納人的溫情和法蘭西式的貴族風度,這使得他的演奏風格新穎而獨特,同時代的小提琴家幾乎都受到過他的影響,如海菲茲、埃奈斯庫、蒂博、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等等。本期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將由第12屆柴科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最高獎獲得者陳曦帶大家走進克萊斯勒的藝術世界。

偉大的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

一、克萊斯勒作品的風格特點

克萊斯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他不僅對演奏法做了定義(如不間斷揉弦[1]、背譜演奏等),他的小提琴小品也成為了永恆的經典,諸如《愛的喜悅》《愛的憂傷》《中國花鼓》等。

克萊斯勒幾乎把小提琴小品創作做到了極致。他的作品短小精悍、旋律華麗,短短几分鐘的作品不僅能夠讓觀眾沉浸其中,也非常考驗演奏家的音樂想象力。在他的作品《美麗的羅絲瑪琳》中,他不追求音樂的響、快、難,而是追求精緻、靈動和高雅的格調。在中段,每個樂句都變換著不同的和聲、音色和時間把控。這對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說,看似簡單,其實是異常困難的。

這些作品就像克萊斯勒本人,根本不需要花十幾小時去練習,而是需要發揮極致的想象力和對技術的控制力來進行“思考”。

這種富於“智慧”型的作品往往更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去征服觀眾。

二、開創不間斷揉弦等演奏技巧

大家知道,帕格尼尼和維尼亞夫斯基等人對小提琴的技巧實現了突破,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眼花繚亂的炫技性作品,而

克萊斯勒從不刻意去追求這些,他所追求的更多的是音樂品味上的塑造。

揉弦是絃樂器獨有的魅力,但是在巴洛克時期,幾乎沒有人會使用揉弦,而到了古典主義甚至浪漫主義時期,大多數演奏家都不會頻繁地使用揉弦,就算使用揉弦,在換把[2]、換指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斷開,或者乾脆不揉弦。

而克萊斯勒開始使用不間斷的揉弦,好比歌唱家的嗓子那樣,他對揉弦技巧的使用當作樂句中的一部分,做出了音樂的傾向性和指向性。

克萊斯勒的揉弦在換把中更是展示了小提琴的獨特魅力。例如《愛的憂傷》,這首著名作品是圓舞曲式的節奏,他在第一句的換把中使用媒介音[3],甚至換把到媒介音的同時都不間斷揉弦,使得音樂一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每一句甚至每一個音之間,都不會斷開。這種形式自然比很多學生將換把當滑音去做的品味要高階得多。所以當大家去欣賞克萊斯勒本人演奏的時候,都能聽到那迷人又純正的“老味兒”,在當時可謂是引領時代風騷!揉弦的連貫不僅是一種技術突破,而是奠定了現代演奏家的基本審美,這對後世的貢獻極大。

在現在的小提琴教學當中,不間斷揉弦早已是專業學生掌握的最基本的要領和音樂意識,這都是來自於克萊斯勒天才般的想象力。

偉大的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

三、奠定演奏家背譜演奏的傳統

毫不誇張的說,克萊斯勒是現代演奏學派的奠基者。在他之前,絕大多數小提琴演奏家都是看譜演奏。而克萊斯勒幾乎是全部背譜演奏,從此奠定了獨奏家在演奏獨奏曲目時背譜演奏的傳統。

如果問起克萊斯勒有多偉大,是個怎樣的天才?神一樣存在的小提琴家海菲茨曾經說過:克萊斯勒是我的偶像,我年輕時曾極力模仿他的演奏風格。

名詞小貼士:

[1]揉弦

: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絃樂演奏最具表現力的演奏技巧之一。用它可以來表現不同風格和特徵的每一個音或每一個樂段。

[2]換把

:小提琴的換把既是一種演奏技巧,也是一種別具魅力的表現手法。為了更好地表現樂曲的情感,使音域、風格等產生變化,就需要進行各種形式的換把。換把要靠整個左手及有關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配合來完成。

[3]媒介音

:媒介音是絃樂樂器由低到高換把時候的輔助音。

藝術家簡歷

陳曦,小提琴演奏家。2001年獲得全國國際比賽選拔賽第一名。第七屆全國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和中國作品演奏優秀獎。2002年,17歲的陳曦獲得第12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銀獎,成為在該項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獎獲得者。

偉大的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

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策劃

陳曦/文

王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