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公元前221年,嬴政誅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500年的分裂局面,從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大一統實現以後,嬴政當認為自己應高高在上,應該有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合適的稱號和霸氣的王朝名稱。

確立“皇帝”的稱謂,後來一直被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所使用。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諸侯稱自己為“王”或者“君”,嬴政認為這些稱號都不能顯示自己的尊崇地位,他便想出了

綜合“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的想法,稱自己為“皇帝”。

據記載,秦王二十六年,李斯等人為秦王上尊號,他們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王為泰皇。”秦王卻認為自己是千古一帝,當去掉“泰”字保留“皇”,再加上“五帝”的“帝”位號,於是“皇帝”之稱便由此誕生,之後兩千多年“皇帝”一直被沿用。

確立王朝名稱,傳說對“秦”字進行改變,但只是個傳說

那麼,說到王朝的名稱,嬴政也是煞費了苦心。據傳說,當時嬴政起家的秦地的“秦”字其字形為上二王下一木。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秦”字

當時採用的就是這個“琹”字,秦始皇非常不喜歡這個字,為什麼呢?他認為這個字拆開來講就是二王並列坐在椅子上,這怎麼能行呢?天下只有一個王,怎能容下兩個王呢?因此,嬴政極其討厭這個“琹”字的字形,所以就下令文臣對“琹”字進行改變。

大臣們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猜測秦始皇的心思,字形如何改變才能符合他的想法。後來,群臣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好字形來,於是就告訴秦始皇說:大王的功勞當名垂史冊,功績與以往所有帝王功勞之和相當,有一部史書為《春秋》,大王的功績抵得上半部《春秋》,可取“春”字的一半和“秋”字的一半而組成“秦”字。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傳說中“秦”字的來源

秦始皇一聽喜出望外,於是就確定了“秦”字的字形。

可是,這只是個傳說,細細考證也是不靠譜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琹”這個字秦朝壓根就還沒有出現,直到宋朝才出現該字,而且與“秦”沒有半點關係。“琹”是“琴”的民間所用的俗體字,也就是異體字。

其次,說“秦”源於“春”和“秋”的各半邊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秦國當時用小篆,“春”和“秦”的形體差別一目瞭然。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春”與“秦”字形對比

傳說充滿了樂趣,但是缺乏證據。那麼,“秦”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看看“秦”字的古文字形。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甲骨文“秦”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金文“秦”

“秦”字是半個“春”和“秋”的合體嗎?

篆書“秦”

從字形看,“秦”字從甲骨文到篆書變化不大,篆書下面的二“禾”省為一“禾”。“秦”為會意字,上部為雙手捧杵,下為禾,因此從整體上看,“秦”就是雙手捧杵舂禾之形。那麼,這個“杵”是什麼呢?遠古之時,人們收割莊稼以後並不像現在有脫粒的機器,當時就用的是“杵”這種農具,用這種杵可以在石臼裡搗碎農作物從而使其脫粒。

因此,“秦”字的本義便是舂黍脫粒,為會意字。甲骨文中的“秦”字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秦”字。後來,“秦”字由加工莊稼之意引申為地名——秦地。秦地也就是今天陝西鳳翔以西甘肅東南一帶。這一地方之所以成為“秦”地,應該是當地比較盛產糧食。

《說文解字》曰:“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一曰:秦,禾也。”據許慎之說 ,地名解釋在前,禾名解說隨後。可見當時許慎傾向於把國名當作“秦”的本義。可是,我們從造字之意圖和字形上分析,“秦”當是持杵舂禾為其本義。因此,許慎之說不大可信。

從文獻資料看,秦地應該是出現比較早的,甲骨文時代就已經出現,那時秦地就是盛產黍的農業地區。如卜辭有:“弱秦宗於妣庚。”“……貞:於嶽秦。”

“秦”字後借指地名以後其本義便不常用。

最後,我們再說說“秦”後代發展的歷史。秦是伯益的後代,伯益是舜之臣,皋陶之子,是掌管刑獄之人,舜賜給他姓“嬴”。到了夏朝有大費,曾助禹治水,大費的玄孫為歸商,曾為商湯駕車。到了西周後人有造父封於趙,非子封於隴西秦亭,秦亭就是秦谷,據考證在隴西鳥鼠山,秦德公在此建都,後來遷址咸陽。

秦朝建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影響深遠,長期以來西域各國稱中國為“秦”,支那便為秦之譯音。英語中的“china”是源於梵文的cina,學界考證認為cina這一詞最早是源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代。現在歐洲不少國家的語言裡“中國”仍採用梵文拼寫“cina”。

很高興與您學習和討論國學,積累國學財富。感興趣的話請您點贊關注!

期待與您交流,非常謝謝!

原創宣告:本文為字本論根據漢字研究的心得和閱讀文獻資料所原創,感謝您對字本論原創的支援,歡迎您批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