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這是一句令所有華夏同胞都感到奇恥大辱的喻詣。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出自晚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老佛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衡量下中國的物力和財力,能給就給,只要能討得各國的歡心就行。慈禧之所以要頒佈這道懿旨,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激洋大人的不殺之恩。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的爆發,是由慈禧太后的宣戰所引起的。因此,十一國一直將慈禧太后視為罪魁禍首。

慈禧太后對此極為恐懼,擔心十一國拿她開刀,或者逼迫她將權力交給光緒皇帝。於是就頒佈了這道懿旨,清政府戰敗後十一國列強所提出的

“議和大綱”裡,並沒有對她進行任何懲罰。這就意味著慈禧太后的統治是穩定的。因此她對洋大人也感激涕零,當然願意在錢物方面慷慨大方,要什麼就給什麼唄。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作為清朝最高的統治者為何會這般?我們來簡單的梳理一下,

1900年庚子年,令人意外一向對洋人卑躬屈膝的慈禧,竟然大聲向全體西方列強宣戰。6月21日,慈禧無比硬氣的頒發“宣戰詔書”,但它的受眾,並非詔書中所指的十一國,而只是清廷內閣大臣和部分地方巡撫而已。

面對這份“五味雜陳”的宣戰書,大臣們的反應也是不同的。除了少數“鷹派”腎上腺素飆升,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平淡的,有些大臣甚至還能稱得上頗有喜感。 以李鴻章和張之洞為首的權朝大員,直接將這份詔書打上了“雙標的標籤”,並且對外聲稱是義和團狂熱分子脅迫慈禧所立,是純粹的“矯詔”,他們“絕不奉詔”,並開始策劃歷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事件。

隨後,李鴻章在給慈禧的電文中明確提醒她:不要被義和團衝昏頭腦,邪術不可保國只會誤國,中外強弱懸殊太大,不可輕開戰端。冷靜下來的慈禧老佛爺,惶恐不安如同驚弓之鳥。最終這份“宣戰詔書”並未交到列強手中。為了挽回當時戰爭局面,慈禧還特意詔令清軍不得攻擊外國使館,還竭力解釋清廷決不想與列強開戰。 正愁沒有理由開戰的八國聯軍可不管你那麼多, 戰端一開覆水難收,局面已經不可控制。 八國聯軍於8月13日進攻北京城,第二天,京城失陷,自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如鳥獸散。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8月15日,慈禧攜光緒倉皇出逃,在外逃的路上她終於對義和團痛下殺手,頒佈了鎮壓令。同時,為了保全自己體面的王室身份,她又令李鴻章與洋人談判試圖挽回局面,於是就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封建社會以來,這應算是中國兩千年來最恥辱的一次妥協。

《辛丑條約》主要規定了四個內容:第一,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第二,保證清朝百姓不參加反帝運動。第三,允許各國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前面這三條都是領土的丟失和權益的削弱,最後一條才是重點:賠款4。5億兩白銀!

當時中國有4。5億人,人均一兩!但由於清廷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所以,允許讓清朝廷分期付款但是有利息,算上利息這筆戰爭賠款高達9。8億兩白銀。9。8億兩白銀對當時的清朝政府是什麼概念呢?

根據資料記載,當時清朝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才8000萬兩白銀。如果國民一分錢不花,也要12年才能還清。根據換算,這些錢放在今日高達3000億人民幣。接下來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的“詔書”,慈禧太后的原文喻詣是: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不僅如此,受了驚的慈禧又心慌慌的對

“宣戰”一事極力掩飾,還以光緒的名義釋出了“罪己詔”,“滑稽”的宣戰便草草收場。作為清朝廷最高的掌權者,已經棄國而逃的慈禧又帶領眾人浩浩蕩蕩回到了京城,如同打了勝仗一樣狂歡慶祝。

站在慈禧的角度,整個清朝的財富都是她家的,可以說財務自由,當然她也希望付出的代價越小越好。如果實在不行,那她也不介意多出籌碼,外國列強要多少她就給多少,只要盤踞在北京城裡的八國聯軍肯退兵。國家,民族的利益和尊嚴,在慈禧的眼裡,根本無法和她自己的人身安全相比。也許她認為她就是這個國家的代表。可事實會證明,她是她,而國家是國家,人民就是人民。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據野史記載,面對洋人入侵,慈禧一直主張退讓議和,之所以向十一國列強宣戰,是義和團的人偽造了一份列強的外交照令,大概意思是讓慈禧還政於光緒。眼看列強要動權力蛋糕,這是慈禧無法容忍的,你要錢

給你錢,你要地我給你地,要我交出權利絕對不可能,於是慈禧馬上召集御前會議,下詔宣撫國民,正式向當時世界最前沿的十一個列強國家同時宣戰。

光緒帝也極力阻止,明白人都知道清朝無力與各國一戰,但怒火中燒的慈禧壓根不聽,再加上義和團的煽風點火,慈禧恨不得生剝活剮了這群欺人太甚的洋人,為表決心還斬了好幾名主張剿滅義和團的大臣。 但是,被慈禧寄予厚望的義和團,註定承擔不起這份重擔!鬆散的組織,僅憑一腔熱情的血肉之軀,怎能對抗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 另一方面,手握重兵的東南漢人督撫們早已看清了形勢,認為慈禧宣戰是“天馬行空”的臆想,並不出兵抗敵,而且私下裡和列強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史稱“東南互保”,甚至都已經做好清朝廷覆滅的準備了,慈禧手中的王牌八旗軍,早已經腐化到戰鬥力為零,根本靠不住。全國都無法同仇敵愾抵抗異族,這場戰爭還有什麼懸念呢?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雖然慈禧保住了王室的身份,但是,此時的大清朝已經千瘡百孔內憂外患,首先說慈禧的內憂,光緒帝拉攏了一幫子人開始了維新變法。光緒之所以答應康有為的變法,一方面是不願意看到清朝亡國。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機會奪回慈禧手中的權力。

慈禧對此非常不滿,因此對光緒恨意由生!不僅將他軟禁還要廢掉他,找個聽話的“傀儡”做皇帝。慈禧就能繼續獨掌大權。就連人選都已經選好了,端郡王之子溥儁。

可慈禧的做法引起舉國上下一片抗議之聲,更讓慈禧驚訝的是,就連外國列強也紛紛對廢除光緒帝表示強烈反對。 對此讓一向橫行霸道的慈禧大為惱火。雖然她不是像武則天那樣的女皇,但掌控朝政近半個世紀,也是說一不二的最高統治者,怎麼現在誰都敢反對自己。結果光緒的皇位保住了,可慈禧心中的火卻並沒有壓下去。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其次外患,從順治到康熙,在數百年的閉關鎖國下,錯過了工業革命的浪潮,由此被世界淘汰。從乾隆中期開始,中國就已經被列強國家超越。在此之前,偉大的機械師戴梓,在康熙年間還發明瞭

28連發的機械化火銃,這可是自動步槍的雛形。那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還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然而由於清政府的狂妄自大閉關鎖國,最終導致異族入侵國破家亡。

世界就是如此,弱肉強食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當你的敵人都在使用短槍火炮打你的時候,你還在苦練騎馬射箭簡直愚昧至極。最為可恨的是,同屬亞洲的西方彈丸小國日本,也透過明治維新走上了列強之路。成為列強瓜分中國的一員。

在閉關鎖國的近百年間,為了打破封閉的中國市場,歐洲諸國曾多次向中國派出使團,試圖說服清朝皇帝改變閉關鎖國的國策,但都無功而返。其中

1793年英國向中國派出的馬戛爾尼使團,無疑是最著名的一次,他們帶來了航海地圖、還有火槍、鐵甲船的建造圖。可乾隆皇帝認為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用的,英國使者對乾隆說:這支槍威力非常大,而且在很遠就能打死人。可乾隆將火槍拿在手裡,認為這支槍只能打死一隻鳥,沒有辦法和他們手裡的強弓連弩相比。

這足以看出清朝皇帝的自大,自命自己是天朝上國,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如果乾隆時期跟上西方工業革命的腳步,清朝依舊能夠成為世界的霸主,即使不能成為世界霸主,也不會成為清末時期任人宰割的羔羊。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晚清時期奇恥大辱的慈禧喻詣

儘管英國為了達到外交目的,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甚至不惜委曲求全,但乾隆皇帝在給英王喬治三世的回信中卻表示,中國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不需要增強對外貿易,從而徹底關上了中國的大門。最終在幾十年後,列強國家透過工業革命超越了中國,才有了晚清時期清朝政府面對八國聯軍的無能和無奈。

所以回望歷史以警後人,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鐵律。是中國百年來痛苦屈辱的回憶總結,民族的傷疤需要一代代人銘記,只有瞭解了民族曾遭受的屈辱,才能體會經過浴血奮戰、攻堅克難建立起來的共和國盛世有多麼的不易!世界還是121年前的世界。 但是中國早已不是121年前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