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青未了|消逝在歲月中的遊戲

□作者 李學樸

陀螺,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又稱“陀羅”。打陀螺,亦名抽陀螺,要用鞭子不時地抽打,才能讓陀螺不停地旋轉。唐代詩人元結曾寫過一篇《惡圓》:“元子家有乳母,為圓轉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使為之聚孩孺,助嬰兒之樂……”這個“圓轉之器”能夠產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見玩起來吸引力之強,估計可能就是手旋陀螺之類。這樣,手旋陀螺的產生時間又可往前推數百年,這便是最早的陀螺。

齊魯青未了|消逝在歲月中的遊戲

陀螺最遲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繪畫作品中已能見到陀螺和小鞭子,證明了那時陀螺與現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

明代時期它有了新的玩法,即當它轉速減緩而有停轉或歪倒之虞時,允許用衣袖拂拭,這個“袖拂”動作,後來便蛻變成一根小繩鞭。據此推斷,手旋陀螺產生於宋代“千千”,經過明代袖拂“妝域”的過渡,最終發展為鞭旋陀螺。清翰林院編修李孚青《都門竹枝詞·打陀螺》:清明佳節柳條拖,放學兒郎手摺多。早送爺孃上墳去,好尋閒處打陀螺。

陀螺舊時多為家長和兒童們自己用木頭製作,製作陀螺用一段圓形木柱,可大可小,下半部分旋削為圓錐形。為了增加耐磨性和旋轉速度,在圓錐底部可嵌入一顆鋼珠。然後在圓柱上面塗上各種顏色,旋轉起來時就十分好看。記得在兒時,臨清市老街“竹竿巷”門鋪,木陀螺在小攤上有的賣,幾分錢或一毛錢一個。陀螺做好後,再在一根1-2尺長的小木棍上繫上一條預先捻好的細棉線繩兒或較結實耐用的布條做成鞭子,實在沒有合適的繩子,就只好抽自己解放牌球鞋上的鞋帶來用了,這樣陀螺就可以玩了。先是用鞭子的梢端把它緊緊纏繞,然後放在地上,隨後用力抽拉,它便會順著拉力飛快地旋轉起來,隨後就是不停地抽打,使其不停地轉動。陀螺與陀螺可以互相“碰架”,誰的被碰倒,就表示輸了,堅持到最後還在旋轉的,便是勝者。這樣玩陀螺競技性、刺激性較強,極有趣味。夥伴們為了競賽還會專門挑選路面不平、更有時會專門找一些斜坡比賽,看誰能把陀螺從低處抽到高處,又能從高處再抽到低處,這樣反覆多次,堅持到最後的就是贏者。陀螺還有一種玩兒法叫打過河。先在地上畫一條線為河,兩個人各站在河線兩側,把陀螺抽打到對方一邊為過河。如果你一鞭把陀螺打過河為“好手”,打幾鞭陀螺還不過河為“臭手”。匆匆幾十年過去了,兒時抽陀螺的事,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還有一種陀螺是專為聽響聲而做的,叫“地嗡子”,陀身中空有洞,上端有柄,可以用來纏繩抽轉,一旦旋轉起來,陀身的洞眼便發出嗚嗚的聲響。玩“地嗡子”時,要把繩子穿過一端有眼的小竹片,纏好繩後,一手以竹片緊抵陀螺上端的柄,一手猛力從竹片洞口抽繩,這樣,陀螺便會飛轉,發出洪亮的音響。這類的玩具和空箏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來,陀螺註定是一個旋轉的世界,抽陀螺註定是一個富有哲學意味的遊戲。

抖空竹在華夏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時間,至晚在宋代以前,那時叫“弄鬥”。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記得較詳細:“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蕩以瀝青,卓地如仰鍾,而柄其上之平。別一繩繞其柄,別一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一勒,空鐘轟而疾轉,大者聲鍾,小亦蛣蜣飛聲,一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到八九寸。”文中的“徑”是指輪的直徑大小,小輪的直徑僅一寸,大的輪有八九寸。可見,明代空竹已很成熟。

清代時抖空竹不僅是一種深受兒童、宮女們喜歡的遊藝,而且還受到當時文人、藝人的青睞。他們閒暇之時,也時而玩玩,並記入很多著作中。清代嘉慶時詩人前因居士有《竹枝詞·日下新謳》詞雲:楊柳抽青復隕黃,兒童鎮日聚如狂。空鐘放罷寒冬近,又見圍暄踢毽場。該詩後還注云:“京師舊諺雲:‘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至今猶然也。空鐘截竹為之,高二三寸。實其兩端,旁開一孔,中心貫梃,梃出筒外,繞以長線,一手持線急抽,乘勢脫放,就地旋轉,嗡嗡有聲,為放空鐘。”其實所記,正是單盤“鳴聲陀螺”。

所謂“空鐘”就是“空竹”,空竹是將寸把寬的竹圈,兩側封上木板,製成一個空心圓輪,輪周開有幾個方形哨口,把兩個圓輪膠黏在一個細腰的木軸上,就成了“雙輪空竹”。如果只在竹軸的一端裝上圓輪,另一端製成錐形,就成了“單輪空竹”。空作是竹或木製的玩具,有雙輪、單輪兩種,根據兩端發聲孔的數目,有十一鈴、十四鈴或十六鈴之別。當輪轉動輪軸時,由於空氣灌進輪中激烈衝擊而發出嗡嗡的響聲。轉動輪軸的方法是用“滾”和“抖”,用兩根一尺多長的短竿,竿頭上系一根繩子,纏在空竹的細腰間,雙手持竿,一高一低地抖動著,繩子就拖著空竹飛轉起來,發出嗡嗡的響聲。

抖空竹有地鈴和天鈴之分,地鈴只能一扯,玩法簡單,沒有多大學問,只是一種兒童遊戲而巳。天鈴的抖法變化多端,引人入勝,在雜技上要求藝人勤學苦練,發明出更多的花樣來。然後把各種花樣連貫一起,藉助空竹自然音響的旋律,結合舞蹈動作,在舞臺上呈現一幅扣人心絃的畫面。

抖空竹技巧熟練後,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和名堂來。如把旋轉的空竹拋向空中,準確無誤地再落到線繩上,這樣反覆多次,叫“升空”,人們又稱其為“大鬧天宮”;還如把抖動的空竹從線繩上旋轉到手中的竹竿上,然後再拋向另一根竹竿上,這叫“上杆”,俗稱為“猴子爬竿”;另如雙手把兩根竹竿平行直立,把線繩弄成門狀,空竹在“門”上“門”下跳動,這叫“鯉魚跳龍門”;還有讓空竹從繩子的一端旋到另一端,或從一人的繩杆上旋到另一人的繩杆上的叫“飛燕過橋”等技藝。玩抖空竹花樣需要很高的技巧,所以抖起來才能精彩動人,讓人稱絕。

抖空竹這種民間遊戲還被列為雜技表演專案,先是民間藝人為混飯吃在街頭巷尾表演,後來成為雜技團的一項專門雜技專案,多人表演,並玩出名堂,使抖空竹更加煥發出了藝術生命力,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遊戲一直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活動。古代勞動人民在耕作、狩獵之餘根據勞動的特點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民間遊戲。它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古老瑰寶,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與其他的文化活動一樣,在華夏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閃爍著熠熠光彩。

主播/後期剪輯:翟浩鈞(實習)

編輯: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