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紅樓夢》中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脂硯齋在書上寫了許多評語,還給讀者講了一個笑話:

“近聞一俗笑語云:一莊農人進京回家,眾人問曰:你進京去可見些個世面否?莊人曰:連皇帝老爺都見了。眾罕然問曰:皇帝如何景況?莊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寶,右手拿一銀元寶,馬上稍著一口袋人參,行動人參不離口。一時要屙屎了,連擦屁股都用的是鵝黃緞子,所以京中掏茅廁的人都富貴無比。”

在這個笑話裡,脂硯齋譏笑了一把沒見過世面的莊戶人家。他們只是靠自己可憐的閱歷,來想象皇帝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皇帝,對於皇帝生活多半也只能依靠各種傳言、野史,儘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勾勒出皇宮裡錦衣玉食的樣子。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根據《大清會典》《國朝宮史》《清史稿》等史料顯示,清朝歷代皇帝日常膳食相差比較大。總體而言,前期皇帝的飲食較為簡單,越到後期皇帝的飲食越鋪張奢華——慈禧太后每頓飯要擺上100多道菜,並非野史的胡編亂造。

在前期皇帝中,以康熙皇帝為代表,做到了勤儉節約幾個字。

康熙皇帝8歲當皇帝,14歲親政。此後,康熙皇帝勤於政事,重用高士奇、陳廷敬、李光地、張廷玉、朱彝尊、王士禛、徐乾學、王鴻緒等大臣,採取輕徭薄賦政策,讓民眾休養生息,鼓勵農民墾荒,勸課農桑,發展農田水利,使得清朝經濟社會文化得到較大發展,迎來了康乾盛世的第一個高峰,因此不少清史學家提出“千古一帝,首推康熙”的觀念。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在康熙年間,國家財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到1685年國家稅賦收入已達3123萬兩銀子。在這種情況下,康熙皇帝有本錢“奢侈”一把。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保持著“敦樸為風”的傳統。

有一年,康熙皇帝對皇子皇孫們說:“朕生性不喜價值太貴之物,出遊之處所得樹根或可觀之石,圍場所獲野獸之角或爪牙,以至木葉之類,必隨其質而成一應用之器。即此觀之,天下之物雖最不值價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棄也。”康熙皇帝不但不喜歡奢侈品,還喜歡在旅行時撿一些樹根、石頭、獸角、爪牙、木葉,帶回來使用。

這倒不是康熙皇帝的自誇自贊。1725年,王公大臣紛紛上書稱讚他,皇宮裡的地毯用了30年都沒有更換,“尚潔淨完整,崇儉惜物,實從古未有。”康熙皇帝自己也大大方方地承認:“朕所居殿現鋪毯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更換者有之。朕生性廉潔,不欲奢於用度也。”一條地毯用三四十年,怕是有些過分?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康熙皇帝以身作則,要求后妃、皇子皇孫、王公大臣注意節約過日子。1700年,康熙皇帝對大學士們說:“自朕聽政以來,一應服食,俱從節儉。1708年,康熙皇帝斥責皇太子胤礽說:“朕即位以來,諸事節儉,身御敝褥,足用布襪。”

在我們想象中,康熙皇帝一定是頓頓山珍海味,桌子上擺滿珍饈美饌吧?其實,康熙皇帝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飯只有一道菜。

《清稗類鈔》記載了這樣一則趣事,說有一年發生旱災,吏部尚書張鵬翮與九卿奏報朝廷,請求祈雨。康熙皇帝看了奏摺後,發了一通議論,要大家節儉過日子,說自己每天只吃兩頓飯,當年在塞外打仗時,一天只吃一頓飯(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接下來,康熙皇帝又說起了自己的養生經:“朕每食僅一味,如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七十老人,不可食鹽醬鹹物,夜不可食飯,遇晚則寢,燈下不可看書,朕行之久而有益也。”如果康熙皇帝沒有說謊的話,那麼他每頓飯只吃一個菜的做法,的確堪稱節儉。

康熙皇帝很懂得在飲食方面保持節制,他認為“食宜淡薄,於身有益”:“朕每歲巡行臨幸處,居人各進本地所產菜蔬,嘗喜食之。高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於身有益。”

對於美酒,康熙皇帝也保持著距離:“朕自幼不喜飲酒,然能飲而不飲,平日膳後或遇年節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點酒不聞者,是天性不能飲也。如朕之能飲而不飲,始為誠不飲者。”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宮廷宴席,總是以鋪張浪費著稱。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載,康熙皇帝嚴格控制宮廷宴席的規模和檔次,欽定每桌價銀不超過8兩。清朝初期官員俸祿很低,可8兩銀子也只相當於一個七品知縣兩個月的俸祿,並不算高。

明朝時,宮廷裡用大量宮女、太監,多達幾萬甚至十萬人。這些人的俸祿、食宿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康熙皇帝精簡人手,“除慈寧宮、寧壽宮外,乾清宮妃嬪以下,使令老媼、灑掃宮女以上,合計止一百二十四人。”124人,這一資料精確到個位,應該是比較真實的了。

一天只吃兩頓飯,一頓只吃一道菜:康熙一年省下117萬兩銀子

在康熙皇帝的倡導下,皇宮的生活開支得到了極大縮減,遠低於明朝:“前明宮內,每年用金花銀,共九十六萬九千四百餘兩,今悉已充餉;前明光祿寺,每年送內所用各項錢糧二十四萬餘兩,今每年止用三萬餘兩……”

僅僅是金花銀和各項錢糧,清朝皇宮就節省了117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