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懷揣理想,為何王莽卻落了個身敗名裂

歷史上改朝換代大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起義,自下而上,比如西漢、明朝都是這樣建立的;第二種是堡壘從內部攻破,由權力階層取代皇帝,比如曹丕建立魏國,司馬昭建立晉朝,還有趙匡胤建立宋朝。第三種則是元朝和清朝這種建立形式。

王莽採取的是第二種形式,《資治通鑑》花大量篇幅記載他的“發跡”史。他比所有的內部篡位成功者都努力,都費心機,可偏偏失敗了。原因在哪裡?主要在於西漢的正統思想影響深遠,次要原因是王莽太過苛責,篡位的步子邁得太快。

王莽屬於那種有理想的偏執型人格,而且是堅定的執行者。因為家庭環境原因,王莽從小想出人頭地,為了這個目標他不顧一切。他善於向上管理,把自己的伯父王鳳、姑姑王政君、叔父王根給伺候得舒舒服服,認定可堪大任,年紀輕輕就位列三公。當傅氏丁氏外戚落敗,他再次回到朝廷,掌握權力時,他對劉氏王族幾百個人進行了封賞,也給自己獲得了好名聲。

對於公眾,他善於製造轟動效應,成為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王莽位居高官後,逆勢而行,盡顯節儉,老婆穿得像個僕人。因此,王莽簡直就是權貴家族裡的一股清流,聲名遠播。在被傅太后貶到地方以後,他仍然韜光養晦,積累個人聲譽資產。為了樹立公正無私形象,他不惜犧牲兒子。大兒子因為殺了一個僕人,被他命令自殺謝罪。按照當時的律令,可以不必償命的,但王莽就是這麼絕,當然給他換來鐵面公正的好名聲。所以後來他的侄子犯了罪,本來指望母親,也就是養育王莽長大的嫂子去說情。他母親卻說,你看,他已殺了2兒子1個孫子,你還存什麼僥倖心理。無奈之下,母子兩人都自殺。

為了掌握絕對權力,王莽在毒死漢平帝,讓尚在襁褓裡的嬰兒做皇帝。如果他就這樣一直躲在幕後,做個強權大臣沒有問題,哪怕是做個假王也行。但當他再往前邁一步,要做真正的皇帝時,就碰倒了鐵板一塊。這就是根深蒂固的劉氏當國觀念。不得不說,劉邦及後面的幾個皇帝,對於篡位這個風險預防得比較好。畢竟一開國就經歷過呂后專權。所以非劉氏不封王、無戰功不封侯等規定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當年霍光成為顧命大臣,也有篡位的機會,但他忍住了。

正統文化所能產生的防禦力還是驚人的。王莽在當皇帝之前,雖然用功名封地討好了一大批劉氏宗族和故舊諸侯後人,獲得他們對自己支援。可是,當王莽要稱皇帝時,劉氏家族和王朝大臣首先起來反對,先是安鄉侯劉崇帶100多人進攻南陽宛城,雖然失敗,但也點起了反對的星星之火。接著,原丞相翟方進的兒子翟義聯合嚴鄉侯劉信等劉氏家族的人發兵。王莽費了很大勁才鎮壓住。再後來徐鄉侯劉快結黨千人起兵。

王莽想做個改天換地的好皇帝,建立新朝,從官僚體系到經濟體制,幾乎全部更新了一遍,王莽實行土地國有制,禁止土地買賣,透過政府出手調節市場,讓老百姓免受市場波動的損失。應該說,王莽的理想都是好的,還是想有些作為,但卻抵不住各地起義反對,政權不穩,一切都是假的。就這樣,雄心勃勃的篡位者,在根深蒂固的二百多年帝國文化面前,亂了陣腳,最終失敗,被分屍食肉。

趙匡胤陳橋兵變,為何能夠很順利?當時的文化就是混亂文化,五代十國,顯然已經習慣了內部奪權,而且誰拳頭大誰就是老大。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受到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發動兵變,攻破開封,推翻隱帝自己稱帝。

王莽如果不篡位,可能最終結局會好,比如像霍光那樣,起碼自己落得個善終。也比如像白居易所感慨的“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當然,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王莽這種人,註定都不會滿足於些許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