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ds”是個啥密碼?漢語七大方言外,還有個“網路方言”

“yyds”是個啥密碼?漢語七大方言外,還有個“網路方言”

核心閱讀

這是一道年齡和“含網量”測試題:如果知道“yyds”答案是“永遠的神”,那你多半是位年輕的高頻網際網路使用者;如果一頭霧水“黑人問號臉”,承認吧,你已經是脫離潮流、被時尚所拋棄的“老一輩”。

網路方言是一種特殊的交流工具和語言變體,年輕、有趣、高效然而短命。

說“yyds”等於背叛漢語有點誇張,但有幸生在中國,漢語之美是禮物,也是責任;要享受她,也要維護她。

你不是一個人不懂“yyds”

剛剛落幕的東京奧運會,諶利軍逆襲奪冠,全網“yyds”;全紅嬋決賽跳出3個滿分,全網“yyds”;楊倩和楊皓然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奪冠,連新華社都發微博“yyds”……

不明就裡的人一臉蒙圈:這是啥密碼暗號?

“yyds”,並不是新華社所調侃的“楊楊得勝”,而是“永遠的神”的拼音縮寫。以其為關鍵詞進行話題搜尋,會發現它可以用來誇讚一切事物或者人:《覺醒年代》,“yyds”;周深清唱,“yyds”;白酒股票,“yyds”;紅燒排骨,“yyds”……

據說這個梗來源於某主播形容一位叫Uzi的原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以此表達喜愛、讚賞乃至崇敬之義。因為簡單易記、情緒振奮,被網友們不斷重複、傳播,一舉成為網路流行詞。

話說3天不上網,交流有點慌!不懂不要緊,畢竟連很多明星一開始也都不懂。

張傑發微博:牛年了,實在想問,“yyds”到底什麼意思?

陳妍希發微博:“yyds”到底是什麼?

楊洋微博也問:有人在嗎,“yyds”什麼意思?——很多粉絲告訴他,意思是“楊洋單身”“永遠單身”。

見多識廣如“大姐大”宋丹丹,面對粉絲“丹丹姐YYds”的來信,也茫然地念成“丫丫ds”。

當然“yyds”不是一個詞在戰鬥,類似的還有“xswl”(笑死我了),“ssfd”(瑟瑟發抖),“u1s1”(有一說一),“awsl”(阿!我死了),“nsdd”(你說得對),“dbq”(對不起)……魔 不 魔幻?迷不迷惑?

“yyds”們越來越多,大有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之勢,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搞創意字設計的設計師王左中右就對此有點惱火:“現在這縮寫,縮得真是六親不認”“你們那好好說中文得判幾年?”對此現象,他表示“不吐不快”:“我挺喜歡搞個新字造個新詞的,但是最近這幾年,造出來不少網紅詞,什麼‘yyds’,什麼‘絕絕子’,我一個搞漢字的越來越搞不明白了;這些層出不窮、眼花繚亂的網紅詞語,讓我有點困惑、迷惑和疑惑;但凡對自己有點審美要求的人,都不要用這些爛詞。”

在語言運用上,很多時候所謂“存在即合理”,這些縮寫梗讓年輕人“上頭著魔”也就罷了,不少網際網路老人也開始了一邊嫌棄、一邊偷偷補課的真香定律,畢竟誰也不想被潮流甩在後面,都想搭上最新的語言快車。

當時有多酷,過後就有多傻

眼下這些稀奇古怪的新一代“字母文字”,已經成為年輕人日常對話的一部分。甭管是夸人還是贊物,不整幾個“yyds”,這天好像就聊不下去。而如果社交場合裡打出一個“yyds”,你就是站在潮流前線的時尚小能手。

年輕一代對於來自父輩的批評自然是不屑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年博主令人討厭,好像整個世界都得圍繞著他們那個時代轉!”“很多網路詞彙只是一種情緒表達罷了!中文博大精深,誰愛說啥說啥唄。”“聽不懂就對了,本來就沒想讓你們聽懂!”

就像在魯菜、川菜、粵菜、蘇菜等八大菜系之外還有個食堂菜系一樣,如今在漢語語言學界,除了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外,還有一個網路方言。

這並非開玩笑,而是個嚴肅的研究課題。專業“從事”語言文字研究的《咬文嚼字》都說了,網路方言是因現代傳播媒介——網路工具系連而成的社會群體交流所用的語言變體。它還可以分為不同的“次變體”。使用網路語言的人,年齡不同,所用的語言也有差異。“絕絕子”“奪筍”“yyds”等等,在其適用範圍流行是正常的。

網路方言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富生命力,時刻都處在變化波動之中,而且排他性較強,網友們個個都是新時代“風語者”,思維稍微遲鈍可能就聽不懂他們在說啥。

網路方言年輕、有趣、高效然而短命。長輩覺得這些年輕人怎麼都不好好說話,而年輕人恰恰在為屬於自己的獨有表達方式開心,這些小小的“新發明”達意準確、使用方便、生動有趣,而且確實也是一種暗號——一方丟擲這個梗、另一方能接住,那多半就是一個“圈子”裡混的,“三觀”不會差太多。

唯一的問題是,網路方言詞彙往往短命,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詞語莫名其妙就以席捲之勢走紅,但用不了多久就被“後浪拍在沙灘上”,兩個月前用這個詞兒是新銳,兩個月後再用這個詞兒就是愚頑。比如現在誰還說“藍瘦香菇”“城會玩”“想靜靜”?

《咬文嚼字》雜誌每年都會公佈年度“十大網路熱詞”。現在回頭看看每年的“熱詞”,相信大部分人的感受都像看自己當年的非主流造型藝術照——當時覺得有多酷,現在就覺得有多傻!

“民間語言學家”還指出,類似的縮寫梗並不新鮮,英語中甚至有個跟“yyds”如出一轍的“GOAT”。“GOAT”在這裡不是山羊,是“Greatest Of All Time”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史上最厲害的”。這個英語流行詞的源頭出自偉大的重量級拳王阿里,當年他打敗了同時代所有同儕後,至少兩次霸氣十足地自稱“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後逐漸演變成在比賽、表演等方面表現最好的人。

同類的縮寫還有“BTW”(By The Way)順便說一句;“AFAIK”(As Far As I Know)據我所知;“B4N”(Bye For Now)再見等。記住這些,可助你更快捷融於英語年輕網友圈。

由此可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鍵盤,全世界的年輕人玩法都是一樣的。

漢語那麼美,不止“絕絕子”

“yyds”以及“爺青回”“跺jiojio”“奪筍”們在網路上大行其道,令很多人憂心忡忡。從社會學家、作家、文字工作者到語文老師,很多人發文稱“yyds背叛了漢語”“yyds讓網路語言貶值”“年輕一代語言貧乏、思想蒼白”……

網路原住民搞“網路黑話”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相對而言,“yyds”還是“症狀”輕的,實際上他們還發明瞭很多的粵語、英語、日語縮寫,更有高難度的拼音和英文字母、數字混搭縮寫。

端正莊嚴的中年人,永遠追不上天天都在標新立異、推陳出新的網路少年們——你剛剛弄明白“yyds”,他們已經在“yydxxxl”了。

代際之間本身就有著語言表達的差異。網路讓今天的代際更迭尤為迅速。今天瞧著“yyds”不順眼的人,10年前是用火星文寫小作文的高手,20年前則是熟練運用“gg”“mm”的網際網路初生代。

社會心理學視角下,人們面對新事物的認知通常是:所有在我15歲之前出現的事物都是老古董,在我15~30歲之間出現的都會引領未來潮流,而在我30歲之後出現的新東西都是異端。

“80後”“90後”看不慣“00後”很正常,他們也曾被“70後”所看不慣。“70後”當年也是“50後”“60後”眼中叛逆的一代。

不少專業人士由“yyds”生髮思考,進一步探討漢字拼音化歷程、漢字對邏輯的表達能力、語言是否與文字脫節等等深度的課題。

這些研究固然十分必要,但對“yyds”來說,還上升不到影響漢語言文字發展方向與道路的程度,也談不上“背叛漢語”。它們只是一種短暫流行的網路交流符號與風潮,沒有創造性的讀法和含義,連拼音化都算不上,口語中實際很少出現,更多是一種粉絲文化視角下可供分析的樣本。

另一方面,儘管“中年博主”的面孔不那麼討喜,但還是想對年輕的網際網路新生代說,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續幾千年、從象形到會意、形聲交融相合,並不斷髮展的古老文字,我們有幸以之作為母語,這是祖先饋贈的禮物。

漢字那麼美,從字型結構到書法藝術,從音韻格律到詩詞歌賦,她是一種形態、一種氣質,更是一種情境、一種意韻。

無論是“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還是“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再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抑或是“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漢語營造的世界美到極致、雅到極致、動人到極致,我輩享受了前人留下的美好,也有責任維護她。

希望年輕朋友看到落日餘暉,腦海中浮現出的會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一句“awsl”或者“絕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