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雙減”之後,我國的教育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學生的負擔輕了,雙休日再也不用趕趟兒上輔導班。

作業也變少了,休息的時間也變多了。

學習任務減輕了,參與各種活動、體育鍛煉的時間多了。

課後延時服務全面鋪開,家長的下班時間終於和孩子的放學時間同步了,接送孩子上下學也不再是問題了。

大大小小無數校外教培機構,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萬千教培行業從業者,一夜之間原地失業。

對於這些曾經的“老師”,他們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成了很多教育界有識之士新的思考方向。

代表建議:將優秀教培行業教師逐一“收編”;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鎮海中學黨委書記張詠梅建議:要積極妥善“處置”“雙減”之後下來的教培行業教師,要以合理的方式將一些優秀的教師逐步補充到公辦學校裡。

張代表建議,各地方的教育部門可以為這些教師開闢“綠色通道”,以合理適當的方式,允許他們重新“建檔”取得事業編制。

她建議,公辦學校教師編制“逢進必考”的原則不應打破,對校外教培行業教師迴歸公辦學校,要科學地設定招考條件。

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張代表建議,可在全國層面統一政策口徑,對已具備教師資格證和一定職稱的原公辦在編教師,可適當放寬報考條件。

比如:可根據職稱等適當放寬年齡限制,簡化考試程式。可以透過“定向招考”等方式將優質教培機構教師補充到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和學校。

專家的建議可行嗎?

“雙減”之後,萬千校外教培機構教師的再就業問題,確實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大問題。

這些從業者本身並沒有錯,只是恰好選擇的職業與現行的政策不相符而已,這完全是服從於國家教育整體佈局的無奈選擇。

而他們之中,有一部分老師其教育教學能力確實很出眾,他們之中,甚至還有不少老師本身就是從原來公辦學校脫崗而來的骨幹教師。

與國家而言,這一部分老師也算是一種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果能將他們逐步吸納,肯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的發展。

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首先,很多教培行業的教師,已經具備相當的教育教學經驗。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他們與每年新招聘分配的“生瓜蛋子”相比,多數已經處於教師成長階段中“關注學生”這一階段。而一個新老師要想成長到這一階段,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

從學校教師培養的角度上看,他們的優勢顯而易見。

其次,部分教培機構內的教師,其教育教學水平確實很突出。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能在那種完全由市場經濟主導下的殘酷優勝劣汰機制中生存下來的,肯定都是教學能力強的人。因為家長的錢肯定是不會隨便亂花的。

而且,那些校外教培機構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師本身就是從公辦學校脫崗而來的骨幹教師。他們或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公辦學校轉到了教培機構,就其教學能力而言是毋庸置疑的。

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最後,“雙減”之後,很多教培機構的老師,其實是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因為政策不再支援這一行業,年輕的自不必說,另選方向從頭再來就行。但對於一些從業十幾年的“老教師”而言,他們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另選職業有難度,再想繼續從事教育行業,那就只剩下考編一條路可行。

考編他們肯定是競爭不過科班出身的師範畢業年輕的應屆生。而且他們的年齡擺在那,怕是連招考資格那一關都過不了。

所以如果張永梅代表的建議被採納,那對於校外教培機構的老師而言,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當然對於教育行業的發展而言,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

寫在最後;

限制校外教培機構“野蠻生長”是為了改善教育環境,促進教育健康發展。而適當吸納校外教培機構的優秀教師同樣也是為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所以兩者本質上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正如張詠梅代表所述,既要建立機制讓校外教培機構教師有序迴流公辦學校,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公辦學校在職教師的權益。

開“綠色通道”,將教培行業教師“收編”?專家的建議你怎麼看?

在教齡認定方面,對“脫編”後重新“進編”的老師,建議將之前的教齡“歸零”。而在職稱評定方面,可以允許帶職稱“進編”的教師享受待遇,但不能佔用學校其他教師的職稱名額。

因為如果這些教師帶職稱、教齡迴歸學校,勢必會對原有的在校教師的職稱評定等方面產生“擠出效應”。這無疑嚴重損害了長期堅守公辦教育崗位的教師利益。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常耕不輟

往期精彩:

湖南女教師身高1。58米,寫板書要站在凳子上,校長怎麼也不管管?

上海知名教授被解聘:女學生3000字長文揭開了光鮮背後的不堪

教育局多次違規組織校長外出培訓,人均費用超出標準太多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