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張弋 文 頂端新聞記者 趙夢含 攝影

孔子,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宏大豐富的文化先賢。

在世時,他曾編撰《春秋》,修訂《詩經》,用十四年的時間周遊列國,其壯遊的行跡遍佈今天的河南中原大地。生後,他的弟子集結其語錄成《論語》,作為儒學經典永世流傳。

兩千多年來,孔子具有代表性的“仁義禮智信”等思想,影響深遠,亙古彌新。可以說,他培育了中國人的內在精神,給予我們飽滿充沛的動力,去及物潤物,開拓進取,生生不息。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2500年後,在2021年3月20日下午,由本源人文公益基金會發起、本源社群書院主辦、策展人齊岸民策劃的《孔子》當代藝術展拉開帷幕。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主辦方瞭解到,《孔子》當代藝術展彙集了三十餘名河南在地藝術家與文化學者,旨在透過藝術的力量與大眾媒介,對“孔子”的命題作出個人化的闡釋,期待引出關於孔子乃至人文的討論與思考。共展出以雕塑、繪畫和多媒體為主的藝術作品四十餘件。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其中一件攝影作品《題壁2020》引發了眾人關注,它的一面是曲阜孔廟大成殿的盤龍柱影像,另一面則是凌亂而潦草的遊客塗鴉。它的作者,河南藝術攝影學會主席姜健介紹,古人遊歷名勝,有感而發,將詩文題於牆壁之上留作紀念被稱作題壁。但今人的隨手塗鴉則是在古建上留下的一道道創傷,與華美的盤龍柱雕相映成憾。“醜陋難堪的亂塗亂畫與精工雕造的盤龍交相呼應,是交流,對抗,也是反省,深思。”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值得一提的是,“棋子”雖然是年齡最小的參展藝術家,但他的作品卻是所有參展作品中最“長”的,12歲的他將孔子的生平與思想以漫畫的形式展示給人們,通俗易懂卻也引人深思。

記者瞭解到,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21日。另外,在長達兩個月展期裡,還將有6場《孔子》展演展覽活動在這裡進行。

那麼,為什麼要舉辦一場《孔子》專題展?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看懂這場藝術展呢?帶著問題,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對策展人齊岸民進行了專訪。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您是出於怎樣的考慮,策劃了這場以孔子為題的藝術展?

策展人齊岸民:緣起我覺得有兩點,一點就是我個人一種取向,一種喜好,因為我喜歡從傳統IP裡面來尋找一個主題,這20多年間甚至更早的時間我都是這樣的想法。

其實我也不反對西方的文明,但是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選擇你熟悉的主題,有利於我們去散發,去解讀的;另外,孔子有四個遺產,思想、書院、文廟、教育。當時和書院結合辦一個展覽,我覺得孔子是最合適的,書院方面也在尋找孔子這樣的主題,正好契合我的想法。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這次藝術家們的創作,思想源泉來自於哪裡?

策展人齊岸民:其實他們一開始的時候對孔子還是很陌生的,僅僅停留在《論語》之類的文學作品,此外還有一些簡單的精神上的理解。

孔子一生其實都在山東和河南,他的思想傳播,當時也就在山東和河南。所以我和藝術家們一起重遊了孔子當年走過的路。就好比我之前做新聞專題報道,就需要巡遊,透過巡遊來啟用歷史,啟用當代,啟用現實,才能更深層次瞭解孔子。

其實這次我也是採取了新聞的操作模式,帶領書院的員工和藝術家,然後去巡遊。巡遊目的其實是為了這個展覽能夠有個“底色”,讓大家知道什麼叫孔子,然後怎麼去外化孔子。其實在這過程中,我們會像導演一樣不斷地交流,然後激發大家的創作,其實這個展覽說到底就是一次透過學習和巡遊得到的一個結果。

很奇怪的是,我發現很少有人做孔子的藝術的專題,包括藝術的塑像的人也很少,它不像達摩或者其他的觀音有那麼多的人再去做,這麼大的一個IP,卻很少有人做,因此這次展覽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原創,因為幾乎所有藝術家之前沒有做過孔子,只能原創。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孔子》展想向社會公眾傳達一種對孔子怎樣的解讀?

策展人齊岸民:直到現在我也無法完全解讀孔子,但是一個藝術家畫的一張漫畫倒是提醒了我,這件作品是從東周一直到現代人們的服裝和人物,用服裝來契合每個時代的人物,然後背影是一個孔子的剪影。看到這張漫畫,我深有感觸,於是我就寫了一篇《誰塑造了民族性格》。

其實可能到現在我才覺得是孔子塑造我們中國人的性格。不管其他的宗教也好,還是其他的思想也好,只有儒家的精神是真正植入到我們民族這個裡面的。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口號或概念,但是具體到每個人,的確如此。比如孝敬父母,疼愛晚輩,這些都是簡單的行為,說到底,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講的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兩個人和兩個人之間關係。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春分啟時,穿越時空對話孔子:我們應該如何感知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作為普通人來說,我想看懂這個展應該從哪方面入手?

策展人齊岸民:你要想看懂當代藝術必須瞭解創作背景,這個展覽我覺得它也不是最潮的展覽,因為它還是有很大量的傳統藝術的,就比如有許多一眼就能看懂的作品,比如雕塑和繪畫,我覺得不需要解讀。唯一需要解讀的可能是裝置藝術和多媒體藝術,因為它的思想來源很突兀,是抽取一個最簡單粗暴的一個元素來進行視覺表達。

其實說到底還是那句話,你能懂,你就懂,你要懂不了,其實就只能看看。所以在面對當代藝術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展覽都是都可以歸納為當代藝術的作品,只有一部分需要去解讀。

【來源:頂端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