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故事曬百物|紫雲兔成“新寵” 小身材有大作用

紫雲花豬、紫雲紅芯紅薯、紫雲冰脆李、板當薏仁米……這些耳熟能詳的美味食材,都來源於同一個地方——貴州省安順市紫雲自治縣。

近年來,紫雲自治縣大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特色主導產業成效良好,其中紫雲自治縣發展的肉兔逐漸成了村民和市場的“新寵”。

紫雲自治縣火花鎮喜灣村合作社商品兔養殖基地裡,乾淨整潔的兔籠關滿了雪白健壯的肉兔。

百個故事曬百物|紫雲兔成“新寵” 小身材有大作用

“養兔場是養雞場改建而成,有種兔1200只。目前,種兔產了第一批幼兔共8800只。”喜灣村村支書班忠航介紹道。

該養殖基地於2020年12月投入使用,由村合作社負責運營。但此前由於管護人員缺乏養兔經驗和技術,導致對兔子管護不到位,新生兔苗大量死亡,產業發展陷入了僵局。

為了解決技術難題,火花鎮黨委及時派出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解決“燃眉之急”。同時,喜灣村還面向社會招聘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以徹底解決“缺技術”難題。

隨之,喜灣村商品兔養殖基地的難題被一一解決,養兔產業又煥發了新生機。

“今年合作社養殖場的商品兔不僅產仔快、長勢好,而且價格穩定,銷售後應該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喜灣村村主任楊興錦露出了笑容。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十月養殖基地的1萬餘隻商品兔就要上市了,預計收入在20萬元左右。據瞭解,該基地每年大概可產9到10批商品兔,年產值能達到200萬元。

百個故事曬百物|紫雲兔成“新寵” 小身材有大作用

喜灣村養兔基地靠技術扭轉了局面,讓養兔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另一邊,紫雲自治縣板當鎮新塘村採取了“代養”的方式幫助貧困群眾增收。

“代養”即村合作社將幼兔發放給農戶餵養,出欄時收回統一銷售,賣出的錢扣除幼兔成本全部歸養殖戶。

38歲的新塘村民艾小冬之前一直在浙江、江蘇一帶打工。得知村裡發展肉兔養殖後,他決定返鄉養兔。如今艾小冬已經養殖了80多隻伊拉兔。

伊拉兔生長週期短、繁殖能力強、產肉率高,適合作為肉兔進行養殖。

“一隻兔40天就能長到6斤左右,平均每隻兔能賺40元,到兔子出欄時就可以賺3200元。”艾小冬說,他想把伊拉兔的養殖數量增加到200只以上。

在新塘村,像艾小冬一樣透過“代養”方式從村合作社領取幼兔來養殖的農戶有20多戶。

紫雲自治縣因地制宜,走特色農業之路,透過發展兔產業,不僅能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崗位,還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增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祖嘉

安順日報記者 姚福進

設計 陳豪

編輯 程星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