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兒子眾多,為何不能夠從其他兒子裡面選擇繼承人?

因為只有他們三個是嫡子!

換句話說,就是隻有他們三個人,才有繼承權!

其他的孩子都是庶子,沒有繼承權。

李淵的嫡子本來是四個,還有一個是李玄霸,因病早亡。

並非像評書裡面所說,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打遍天下無敵手。

庶子的地位之低下,其實從李淵起兵時候的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李淵起兵,庶子李智雲得到訊息晚,逃跑不及被隋軍捉住用來要挾李淵,李淵根本不在乎,結果李智雲被殺。

這就證明了第一李淵起兵,根本就沒有和李智雲商量,不帶他玩兒。

第二李智雲的死活,對於李淵並不重要。

李淵兒子眾多,為何不能夠從其他兒子裡面選擇繼承人?

說到嫡子繼承,就得先說說李淵繼承唐國公這個爵位。

李淵的父親早死,當時李淵還很小,上邊還有好幾個成年的庶子哥哥,但是爵位最終毫無爭議的由李淵繼承!

因為李淵是嫡子,李淵的母親是獨孤氏,與大隋獨孤皇后是親姐妹,所以李淵就具備天然的繼承權。

關隴貴族互相聯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們也只承認李淵的繼承權,庶子不是他們的親戚,不帶他們玩。

同樣,李淵後來娶的是竇家的小姐,還為後世創造出“雀屏中選”這個成語,竇小姐的母親是前朝公主,舅舅是前朝皇帝,家族也是關隴集團的一員。

因此未來李淵的繼承人,也必須出於竇小姐的孩子,別的女人生的,大家不會承認有繼承權。

後來李世民選擇繼承人,也是在李承乾,李泰,李治之間選擇,因為他們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

至於李恪,理論上也可以有繼承權,因為他的母親楊氏是楊廣之女,也算是關隴貴族出身。

但是前提條件是李世民在立他為太子前,先要立楊妃為皇后,給李恪嫡子地位。

否則李恪就是名不正言不順,何況他還有楊廣外孫這麼個減分項。

所以雖然李世民喜歡李恪,但是大機率根本就沒考慮過讓李恪做繼承人!

李淵兒子眾多,為何不能夠從其他兒子裡面選擇繼承人?

上邊所說的是法理,下邊所說的,則是現實。

現實就是由於是嫡子,這三位受到的培養是最好的,自己也爭氣,文韜武略都不差。

李世民千古一帝自然不必說,偉人都稱讚他是“自古帝王能軍者,李世民第一”。

李建成也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國,無論是作為太子輔助李淵,還是親自帶兵平定劉黑闥,都足以證明他具有水準之上的素質。

與兩個哥哥比起來,李元吉自然是差一些,但是也能夠領軍征戰,武藝也很不錯。

這哥仨兒如狼似虎的,別說其他庶子不敢和他們爭,想爭也爭不過!

誰齜牙就弄死誰!

這三位尤其是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能夠衝陣的勇將,掄刀子砍人毫無壓力。

如李世民,在玄甲騎衝陣的時候,是要與秦瓊,程咬金共同組成一個戰鬥小組,擔當箭頭的……

這種屍山血海裡面衝殺出來的帝王,弄死幾個哥哥弟弟,毫無壓力。

後來的漢王李元昌覬覦皇位,不就被李世民弄死了?

大唐開國前後軍制混亂,這三位可都曾手握重兵,身邊悍將無數。

雖然後來李淵利用三人之間的矛盾,收回了兵權,這仨手裡私兵也不少,否則也沒有能力搞“玄武門之變”。

既有天然繼承權,又有實力和勢力,還都有一身武藝,滿腹韜略,誰敢覬覦他們三個的繼承權?

李淵兒子眾多,為何不能夠從其他兒子裡面選擇繼承人?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李淵兒子雖然多,大多數都是開國之後突擊出生的……

尤其是榮升太上皇之後,老爺子化悲痛為力量,普遍撒網,兒子如雨後春筍一樣大批次的出生……

這些孩子在李淵去世的時候還很小,有的還沒有他們那位皇帝二哥的兒子大,後來都是由李世民和他的後宮團照顧撫養成人的。

爭皇位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和李世民的兒子們,在小時候打兩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