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

公冶長

第五

-

子貢問曰

: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

子貢問了孔夫子一句話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他為什麼被稱呼為文

呢?

首先我們講

是諡號,諡號是始於西周

中後期的,那個時候人們為了鼓勵美的德行,發揚好的品德

所以在人去世之後,根據他一生的行為和品德,給予諡號

在周朝的時候稱為天子,在後期稱為帝王,天子、帝王、諸侯、大夫、大臣,這些人在去世之後,人們都會根據他的功績,和他自己的品行和所擅長的事情給予諡號

那麼到了西周的後期,周孝王以後出過專門的諡法,諡法當中有明文規定,做到了什麼樣子

達到了什麼規定

是可以給什麼樣的諡號的。

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文、成、康、定、武,這都是好的諡號,是讚揚人的美德的

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文呢

比如說才能、道德、勤學,這幾方面比較優的,都可以被評為文

是安民立政的,做了很多利益人民的政績

功績,所以諡號可以稱為成

比如說周成王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定呢

追補前過,安定人心的,比如說做了君王,或者做了大臣,可以追補過去的君主和大臣,所犯過的過錯來補過,並且安定人心,這樣的人諡號會被稱為定

比如說我們《論語》當中所提到的魯定公

還有諡號廣,能聞能行,不但學到

聞到很多,並且能去身體力行,這樣的人諡號被稱為廣

還有景,比如說景公,景

是有宏圖大願的人,諡號會被稱為景

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有好的,只有美的,只有善的,是因為要發揚這些真、善、美的品德

那麼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演變,還有很多不好的諡號,是為了警醒人們

比如說厲,厲害的厲,殺戮無辜就會被評為厲。比如說靈,為政不勤就會被稱為靈,我們《論語》當中學過衛靈公,為政是不勤的,不做有利於人民的事情,是荒淫無道,這個時候就會被評為靈公

還有表示同情的,我們經常提到的哀公,魯哀公,是表示同情的,自己手裡沒有政權,做事情無能為力,所以叫哀公。

帝王的諡號,通常是由禮官,根據這一生的功績來評定的,而諸侯、大

、大臣,是朝廷評定所給的諡號

到了明清時代就有禮部,禮部會根據一生的功績,給皇帝以諡號

隨著歷史演變的發展,後期就有了私諡。比如說有很多的文人墨客,自己在某一個圈子之內,就會有私諡

比如說在詩人的圈子,在畫家的圈子,這個時候就會有自己自稱的諡號,或者別人給予的諡號,所以就變成了私諡

我們介紹完諡號再來看這句話,子貢為何會有此疑問

注意,這裡是疑問,子貢曰

:“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為什麼他可以被稱為文

呢?

這其中是有疑問的,為何會有疑問

呢?

有史料記載,孔文子在品德上是有所失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曾經攻打過國君,這叫以下亂上

第二件事情,隨意嫁女,也是有違禮的,所以有這兩個過失,就有此疑問,為什麼他還可以被稱為文

呢?

我們剛才有介紹過,最開始的諡號是為了隱惡而揚善

弘揚美的品性,所以某一個人即使有不足的地方,即使有所缺失的地方,會根據好的品行,同樣也會有諡號,是為了隱惡揚善,弘揚好的

品德

這個時候孔子有所答

子曰

:“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敏

快速的,反應很快,我們稱為敏

反應很快,是

聰明的一種表現,聰明還不夠

敏而好學

,很聰明,反應很快,很有悟性,並且又很好學

這一點其實不容易做到,有的人很聰明,但是聰明的人往往又不肯學

不好學,靠著自己的聰明而不勤奮。所以我們這裡來看孔文子的優點,敏而好學,既聰明,又勤奮努力地去學習

不恥下問

,下,什麼叫下

呢?

比我們地位低的人,不如我們的人,比我們貧窮的人,年齡不如我們的人,資歷不如我們的人,這都稱為下。所以不恥下問的

很重要

又聰明

又好學

又能不恥下問,這個人內心是有修養的,並且很懂得謙遜的

所以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通常聰明的人不勤奮

又聰明又勤奮地去學習的人,還能做到不傲慢,有謙虛的態度,可以不恥下問,去問那些年齡不如我們大的人,資歷不如我們的人,不如我們有地位的人,這個很了不起的

所以我們如果能做到這兩句話,就是一個飽學之士,並且是一個謙謙君子。

我們再來講這個

字,為什麼往下問的時候,會覺得恥呢

就是沒有懂得謙遜

《論語》講

三人行,必有我師

如果我們深刻地意識到這句話,並且去踐行這句話,又何來恥

呢?

我們學過

子入太廟,每事問

孔子入太廟,每一件事情都會去問,是因為內心存著恭敬

當我們內心有恭敬的態度的時候,哪有什麼是不能問的

哪有什麼人是不能問的

又何來恥呢

所以一個人好問好察的時候,才能不停地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去吸收更多的智慧

人人都有優點,甚至我們和萬事萬物都可以去學習的

比如說我們看到這個杯子,也可以和杯子學習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杯子是空的,它是空的,所以才有用,才能裝更多的水,這不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物件嗎

不光《論語》在講

三人行,必有我師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道德經》也同樣講這樣的道理,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那麼善於學習的人,在某一方面有優點的人,是不善於人的老師

善於的人和什麼去學習

和不善於的那些人去學習,因為他是我們成長的資糧。

舉個例子

我們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我們和不善於學習的人,難道不可以去學習嗎

他也是我們成長的資糧,比如說我們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思考,善於觀察,我們看到別人的痛苦和煩惱,難道他不是我們學習的資糧

不是我們成長的資糧嗎

比如說我看到了他的煩惱,我知道了很多人煩惱的根源,我看到了他有很多不好的行為,我看到了這一型別的人,代表著這樣的行為,他都可以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資糧。

所以我們是可以以萬事萬物為師的,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都可以拿來讓我們學習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思維,有了這樣的智慧,何來恥呢

又何來下呢

無上、無下、無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光問,還懂得去察,好問好察,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核心所在。

我們經常提到兩個詞

問,一個學,一個問,缺一不可

如果我們只有學,就是被動的

可是我們要問的時候,是主動地去學習的,我們懂得去觀察的時候,是主動地去學習的,所以學、問、行,我們把它融合在一起,不停地透過學

透過問

透過觀察,自己再去踐行,這個時候我們的智慧才會得以增長,我們才能瞭解更多道的規律。

“子謂子產”

孔夫子說到子產的時候

“有君子之道四焉”

說子產這個人身上有四個特點,是符合君子之道的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子產,鄭國的大夫,從政二十二年,世家

他是鄭穆公之孫,他的父親是鄭國的公子

公子是什麼意思

公子的父親是上一任的諸侯國的國君,如果有長子,做了諸侯國的國君,繼任,其他的兄弟就是公子

子產的父親是公子,他是鄭穆公之孫。

所以他是世家,子產是一位非常有才華之人,是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外交家

孔夫子是非常讚歎子產其人的,子產在春秋時期有很多的故事,如果對子產感興趣的人,可以去學習和了解

這裡面孔夫子提到了,子產身上有四個地方,四個特點,是符合君子之道的

那麼子產身上,還有很多其它的優點,其它的長處,而這裡也只是列舉了四個優點。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養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其行己也恭

,何為行己

就是我們自我修養,修正自己,稱為行己,對自己的行為是有約束的

行己也恭

,恭是一個人的內在,是謙遜的態度,我們稱為恭

其事上也敬

,因為子產是鄭國的大夫,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首先是事上的,事上就是對自己的君主

他事上是敬的,何為敬

認真謹慎的行為和態度,稱為敬。

我們再來看恭敬這兩個字,行己也恭,事上也敬

行己是要恭的,對於自我的要求,自我的修養是恭,這是內在謙遜的態度

何為敬

對待事情,對待處上位之人,做事情

是認真嚴謹的

所以

恭敬

二字一內一外,內在的謙遜的態度稱為恭

外在的,認真的,嚴謹的行為,敬畏的行為,我們稱為敬。

所以一內一外,缺一不可,而我們現在講到恭敬這個詞,通常都理解為同樣的意思,實則不然,我們只有內在是有恭的,有謙遜的這種態度,我們外在的行為才有可能變得敬,我們對事情才有可能變得敬。

《論語》當中還有一句話,講

恭而無禮則勞

”,

同樣一內一外,恭是內在的謙遜的態度,禮是外在的行為和表現形式

恭而無禮則勞

”,

我們來思考這句話,如果我們內在只有謙遜的態度

謙和的態度,但是我外在是沒有禮的,結果也是徒勞的

就好比是我們內在,是有謙遜的態度的,可是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沒有尊敬的,是沒有敬畏的,就是徒勞的,我們自己也會覺得很累,並且對於那件事情的結果,也是徒勞的。

比如說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當中,我們內在是有謙遜的態度,可是我們外在的行為,並沒有恭敬

沒有敬畏

沒有禮的呈現,看看這個時候是不是徒勞的

所以只有我們內在是有恭的,是有謙遜的態度,外在又是有敬的,又是有禮的

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別人看上去才是舒服的,才能達到我們要做事情的效果

那麼

恭而無禮則勞

,同樣,如果我們只有外在的禮,只有外在表現出來的敬,但是你內在沒有恭,不是發自內心的,沒有謙遜的態度,你表現出來的禮別人一看到就是假的

誠於中,形於外

,你內在是沒有恭的,沒有謙遜的態度,你所表現出來的那個禮,別人一看,清清楚楚。

所以恭敬二字缺一不可,一個是內在謙遜的態度,一個是外在的,對人對事的敬畏的行為

同樣我們學習儒家文化,又要重視內在的仁德,又要重視外在的禮

外在的禮是內心仁的體現,但是如果內在是沒有仁的,我們表現出來那個禮,別人一看到就是假的,所以它也不長久,我們內在要有仁,外在表現出來的,要謙恭有禮,內在要有恭,外在要有敬。

其養民也惠

對待民眾,是惠的

何為惠

給他人實惠,利益他人稱為惠。所以我們看子產其人,對待民眾,都是在想著利益他人的

子產在從政二十二年的過程當中,做了很多利民的政策

比如說田制改革,當時在鄭國有很多貴族,佔有了大量的田地,而子產去改革,把貴族的田地拿出來,分給民眾,所以讓很多百姓得到了利益,得到了實惠。

其使民也義

他用百姓的時候是講義的

何為義

義者,宜也,都是講合適的事宜,合適的時機

因為在古代,需要特別在意的一件事情,叫做用民以時,用百姓的時候,必須要在合適的時機,在合適的時間。

比如說在農忙的時候,是不可以用民眾的,否則必生怨氣,並且使用民眾的時候,要合時宜,合情、合義、合理,所以義就是合適的,適度的

同樣,這句話到了我們現在也適用,無論我們在做生意,還是在一個企業,在一個團隊當中,都一樣是的。

我們看看,我們給沒給百姓

、給

他人帶來實惠,我們有沒有去利益他人,我們在用人的時候,是不是講究合情,合義,合理的,是不是都可以用到適度,這是孔夫子講到,子產身上的君子風範四焉,內在的恭,體現的是,個人內在的修養和修為,外在的敬

體現的是禮,對待君主,對待事情,是有恭敬,敬畏的

養民也惠,對待百姓

對待他人的時候,是想著如何給他人帶來實惠,如何去利益他人的,在用人的時候都講合情、合義、合理,合時宜,要懂得適度。

這就是子產身上的君子風範,也是到了今天我們該要去學習的,我們用《大學》開篇來理解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儒家文化其實就講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明明德,就是內修的過程

一件事情就是親民,要去幫助他人

其行己也恭

,這就是內修,

其事上也敬

,那麼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對待處上位的人,乃至對待每一個人,都是敬畏的,都是恭敬的,這個也是內修。所以

恭敬

這兩個字,實則就是在

明明德

”。

其養民也惠

我對待百姓的時候,是想著利益他人的

”“

其使民也義

我在用人的時候,都是講適度,合情,合理,合時宜的

,這個都是在親民,站在民眾的角度,站在他人的角度,在思考問題,如何去幫助他人。

所以《大學》講的是大人的學問,每一個大人,每一個學習的人,每一個有志之士,其實就這兩件事情,明明德,親民就可以了,這也是我們學習儒家文化,一生都要去踐行的,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這就是明明德,內修

當我們有了內在的修養,有了這樣的品德,有了這樣的仁德,這個時候,我們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做事情都是站在親民的角度,幫助他人的角度,我們一生無非就踐行,一內一外,內在明德,外在親民。

我們來年看子產身上這四個優點,其實講得非常全面,這也是我們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其行己也恭

這是對內,內在的自我修養

其事上也敬

這是對外在,對處上位的人,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尊敬的,認真的,嚴謹的,同時這裡又講了對於上和對於下

其事上也敬

,講的是對處上位的人。

所以無論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在我們的生意當中,都會有處上位的人,即使我們是做老闆的,我們上還有國家,還有我們的客戶,上還有我們的父母,所以無論我們處在哪個階段,哪個位置上,一定有處我們上位之人。所以我們對上位,要尊敬的,講話做事情要認真,嚴謹,負責的

同時還有處下位,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這都是對於處下位的人,無論我們對我們的員工,或者說對我們的客戶,對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朋友,對我們的同事,只要我們有用到對方的時候,都要講一個義字,都要看是不是合時宜的,是不是合情理的。

比如說我想找一個朋友幫忙,幫我做一件事情,那我需要思考這個時間段,他合不合適,他是否方便,會不會影響他的事情,這都是內在有仁德的體現。

所以這句話又講了內在的自我修養,行己也恭,我們在修正自己的時候,一定是謙遜的態度,不停地自我約束,讓自己變得更有仁愛之心,更有仁德

對於處上位的人,我們要心懷敬畏

對於處下位的人,我們要講時宜,要講惠,要懂得利益他人,站在對方的角度和需求

去思考問題,如此,就是君子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