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從臨沂市區出發,沿著京滬高速向南行駛,在“郯城”出口下高速之後,再沿著沂河左岸的道路向南繼續走一段路,就會來到一個叫做“新村”的地方。

新村,原本是“新村鄉”的駐地,現在是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這個村莊保持了很大的規模,街上也比較繁華,分為若干個行政村。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新村的位置示意)

筆者最早聽說這個地方,是因為當地的銀杏園有名。前段時間,銀杏樹上還有金黃的葉子,我們就專門到這裡來看了看。沒想到的是,除了銀杏樹之外,此行還有了其他的收穫。在新村的街道上行走的時候,我們遠遠望見了一座傳統建築,走近一看,正門上面寫著“丁氏祠堂”的字樣。而在祠堂的旁邊,還有一塊記載著歷史的石碑。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根據碑文記載,新村的丁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來失修。2013年,當地的丁氏族人組織捐款重建,恢復了這處承載著家族記憶的場所。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看到這座大氣古樸的祠堂,筆者在感嘆之餘,向附近的老人打聽情況。從老人那裡,又瞭解到另一個情況:原來新村不止有一個祠堂,除了丁氏祠堂之外,還有一座禚氏祠堂。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這兩座祠堂相距不遠,從丁氏祠堂向南走不遠就是。就外觀風格來說,兩者有一些區別,不過同樣古樸肅穆。

與丁氏祠堂相似,禚氏祠堂也是在原址復建的。最早的祠堂立於清初,2018年重建。

丁氏祠堂與禚氏祠堂不僅相距不遠,兩個姓氏之間也很有淵源。根據《新村史話》書中的記載,丁姓人來到這裡定居較早,禚姓則是在明代中期遷來。在當時,丁、禚兩姓之間就曾聯姻,關係一直很緊密。

新村位於沂河旁的沖積平原上,地形平坦,自古就是建村的好地方。根據《郯城縣誌》記載,村旁官竺寺碑載:“唐朝武德右府參軍尉遲敬德重修官竹寺”。以此推測,該村約建於隋朝,始稱官竹寺。後因村靠沂河岸,洪水沖刷,河床東移,遷此重新建村,故改稱新村。

在歷史上,有很多姓氏都曾來這裡定居,但如同大浪淘沙一般,有的姓氏來了又遷走。而丁姓和禚姓互幫互助,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望族。

丁氏的具體淵源,筆者暫時沒有見到詳細記載。而根據禚姓族譜和《禚氏祖塋碑記》的記載,新村禚姓是明代從萊州府高密縣遷到郯城,起初落腳在縣城周邊,後來遷到了新村。

除了厚重的姓氏文化之外,新村的傳統底蘊還體現在了一家一戶的楹聯上。當地有很多人家,都習慣在大門上張貼手寫對聯,尤其是喜聯。這些對聯都引經據典,相當講究。筆者曾看到過一副,主聯曰:“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側聯曰:“詩歌杜甫其三句,樂奏周南第一章。”橫批:“志同道合。”讀之頗有韻味。

沂蒙遊記:郯城縣的新村不僅銀杏出名,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新村一行,在文化方面收穫頗豐,反而壓縮了參觀銀杏林的時間。直到臨行之際,才來到沂河邊上,拍了幾張銀杏樹的圖片,聊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