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神農氏:遍嘗百草種五穀

遠古時期,人民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神農氏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反映中國原始時代由採集漁獵向農耕生產進步的情況。又傳說他遍嘗百草,發現藥材,教會人民醫治疾病。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神農氏還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

他發明了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又稱“炎帝”,成為能與黃帝一決高下的另一位部落首領。

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幾乎是全透明的,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見,還能看得見吃進去的東西。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為此決心嚐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體左邊的袋子裡,介紹給別人吃,用作藥用;不能夠食用的就放在身體右邊的袋子裡,提醒人們注意不可以食用。

上古時代神農氏:遍嘗百草種五穀

在炎帝時期,部落聯合形成華夏族。

阪泉之戰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進行的戰爭,炎帝族戰敗,併入黃帝族,華夏逐漸形成。此後,炎帝部落遷離了黃河流域。神農氏的一支——蚩尤部落戰敗後,一部分也併入黃帝部落,一部分遷後又西遷。

神農氏的後裔以國為姓。據《史記》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後,找到神農氏的後人,封神農氏後代建立焦國,春秋時,焦國被晉國所吞併,於是焦國子孫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神農氏為什麼想起來種五穀呢?因為,神農氏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從原始畜牧業向原始農業發展的轉變關頭。那時,人口已生育繁多,維持生計的是獵物和植物。可是,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獸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難以裹腹。神農氏為此想盡了辦法。

據《拾遺記》記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谷,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谷掉在地上,神農氏見了,拾起來埋在了土壤裡,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穀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神農氏從這裡得到啟發:穀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地嘗,一樣一樣地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的稻、黍、稷、麥、菽五穀,所以後人尊他為“五穀爺”、“農皇爺”。

湖北西南的神農架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採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後“架木為壇,跨鶴昇天”。

上古時代神農氏:遍嘗百草種五穀

炎帝是華夏文明的創造者之一,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立市廛,首闢市場。神農氏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三、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矇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四、作五絃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弦有宮、商、角、徵、羽五根,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

五、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六、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七、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歷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

八、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製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上古時代神農氏:遍嘗百草種五穀

炎帝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