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憑欄處,不見伊人,相思悽苦;

秋風起,念君千里,鴻雁難書。

我想,秋天是適合思念的。

天涯倦客,邊城浪子,在一葉扁舟裡,從一片落葉上,思念遠方的戀人,思念故鄉的親人,思念不能歸去的故鄉……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幾許落寞,幾分蕭索,淪落天涯。

所以秋,在元曲中,總是那麼的婉轉纏綿,如同秦淮河畔,遊船畫舫裡,悠悠盪漾的小曲……

下面這首元曲,題目為《

水仙子·夜雨

》,通篇不見一個“雨”字,卻將秋雨下的夜景,寫得栩栩如生;將秋雨帶來的愁苦與思念,寫得悽婉感人。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譯文

夜雨一點點打在梧桐葉上,秋意也漸漸濃了。芭蕉葉上的每一滴雨聲,都惹人愁思不斷。

半夜時分夢裡回到了故鄉。醒來只見燈花垂落,一盤殘棋還未收拾。

可嘆啊,我孤單地留滯在新豐的旅館裡。靠在枕邊,十年的經歷,遠在江南的雙親,都浮上心頭。

徐再思(約1280~1330),字德可,號甜齋(有的資料中其號為"甜齊"),浙江嘉興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蹟不詳。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生卒年不詳,與貫雲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餘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雲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後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在這首寫羈旅愁思的小令裡,作者以“夜雨”為題,通篇卻不見一個雨字,卻寫出了千迴百轉的思鄉之情。

開篇寫: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點明瞭時間、環境、又照應了題目,更交代了此曲的感情基調。

梧桐葉落,颯颯聲響,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雨打芭蕉,聲音清晰而雜亂,如此便與寂寥的旅人的愁緒自然和諧地共鳴起來,彷彿打在心上,千愁萬苦,如雨點密集而下,創造了無限淒涼的環境。雨,並未出現在字裡行間,卻能“聽”出來。給秋以聲,給芭蕉以愁,借“雨”寫“愁”。

接著連用兩個“三更”,以點出“歸夢”之難成:由於萬千愁緒,以致夜不能寐。歸鄉之夢又為作者平添了一份鄉愁,故“

歸夢

”兩字承上啟下,既補敘了愁因,又為下文夢醒的描寫作了必要的鋪墊。

“落燈花棋未收”,此時方轉為視覺,從視覺來渲染鄉愁。這是化用

宋代詩人

趙師秀

《約客》的詩: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下棋是為排遣愁悶,然因為無趣而懶於收撿,可見是心中愁悶,故而才有了下文的悲嘆。因此,“落燈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過渡句,接“三更”時分,引出更深喟嘆。

“嘆新豐逆旅淹留。”此句寫出了客居他鄉的情愁。一個“嘆”字,

把自己羈旅異鄉的孤寂,懷才不遇的愁悶,盡收其中。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作者躺在床上,回想起十年來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的種種往事,年邁的父母遠在江南,自己不但未盡孝,反倒讓二老擔憂,如今功名也未成。孤寂、怨恨、自責、思

親等

種種愁苦,都凝結為“都到心頭”四字,道出了深秋夜雨時心頭愁苦的具體內容。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作者筆下,秋雨綿綿,梧桐聲聲,雨打芭蕉,愁滴心頭,歸期無定

,思鄉情長,無限惆悵,無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裡行間。曲中層層遞進,以最少的數詞來包涵著最大的容量,細膩真切地表達了羈旅惆悵、光陰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鄉而斷腸的情懷,可以說曲因數字而有生趣,數字因曲而靈動。

這也是

作者慣用的重詞疊字手法,如“一聲”、“一點”、“三更”、“十”、“二”等,給人以迴環復沓,一詠三嘆之感。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對,貼切自然,不愧為“情中緊語”

這一點在“九分恩愛九分憂,兩處相思兩處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幾遍成幾遍休,半點事半點慚羞。三秋恨三秋感舊,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風流”([雙調]《水仙子·春情》)中表現得更加突出。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這首詞也

正是藉助數字對秋色的描寫,將所寫的“秋雨”透過這些數字展現在我們面

前,借景抒情、寓言寫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遊子“旅思”之情。

全詞不僅語美,意也很美,一定要收藏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柳月青與詩詞

這首寫秋雨的元曲,通篇沒有一個雨字,卻用數字堆積出無限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