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材紀錄片《紫禁城》的初心與使命

藝術之眼文化之美民族之魂

——歷史題材紀錄片《紫禁城》的初心與使命

歷史題材紀錄片《紫禁城》的初心與使命

歷史題材紀錄片《紫禁城》劇照

由北京廣播電視臺、故宮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大型歷史題材紀錄片《紫禁城》,自2021年10月22日播出以來收穫良好口碑。該片共12集,透過“以城看史、以史講城”的方式,串聯起中國近600年跌宕起伏的歷史,首次全景呈現了大歷史獨特視角下的紫禁城。該片在表徵文化自信、建構民族共同體的同時積極“破圈”,讓厚重的歷史以清新靈動的面貌走向大眾,為觀眾帶來有營養、有意趣的精神文化補給品,為新時代文藝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作出了表率。

《紫禁城》注重視聽表達層面的質感,其電影般精緻考究的影像語言告別了傳統歷史題材紀錄片粗糲、樸實的風格,視聽藝術的魅力與紀錄影像的紀實感疊加在一起,使該片成為“給眼睛吃的冰激凌,給心靈坐的沙發椅”,給人以美的享受。雪後陶然亭、故宮角樓、紅牆白雪枝丫等畫面,對稱的比例、特意的留白,盡顯東方美學所蘊含的美感。空鏡頭的表意功能也發揮到了極致,例如在第一集《基業》和第三集《遠路》中講述“興和失守”與“大明海上事業停滯”的故事時,分別採用暴雨如注的鏡頭表現緊張的節奏、採用關閉城門的畫面寓意海上貿易的失敗,空鏡的表意意象耐人尋味。此外,恢弘大氣的航拍鏡頭、充滿光影魅力的延時攝影、超乎肉眼視野範圍的廣角鏡頭的使用,也增加了該片在影像語言表達方面的精緻感。

相比其他著眼於故宮題材的紀錄片,《紫禁城》的文化意義與文化格局更為高遠。該片打破時空界限,以“紫禁城”為眼,觀照600年來中國歷史的變遷。在空間層面,從紫禁城出發,圍繞與紫禁城相關的物件或事件輻射華夏大地,再通過歷史故事的講述最終回到紫禁城內,空間的拓展帶來了敘事的豐富,使其文化意涵的表達更有層次。在時間層面,《紫禁城》同樣巧妙地處理古與今的關係:一方面,12集的《紫禁城》按照時間序列來呈現紫禁城以及封建王朝的變遷歷史,以線性的時間軸為主線;另一方面,在每一集歷史故事的講述中,古與今的觀照是貫穿始終的,例如在講述《永樂大典》修撰的故事時,前一部分講到了明朝的文學藝術發展情況,隨後即轉場到現如今國家圖書館內珍藏的《永樂大典》原本以及相關文字,史與今即時呼應。主持人譚江海作為故事講述人,帶領觀眾不斷在歷史的長河中穿越,起到了勾連古今、引領觀眾思考歷史與當下關係的作用。

厚重歷史“輕”傳播,以年輕化的語態、清新靈動的姿態貼近新媒體時代的觀眾,是《紫禁城》在傳播方式上的創新。該片恰到好處地運用了“粉絲”文化所蘊含的強大宣推力量,北京廣播電視臺與故宮博物院、太合音樂集團聯合打造了《紫禁城》主題音樂專輯,以12首主題曲對應12集紀錄片的主題,講述紫禁城600年來的風雲變幻。主題曲的曲風多樣、風格各異,包含流行、搖滾、說唱等新派潮流音樂元素,同時兼顧京劇、歌劇等傳統文化內容,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圈粉”無數。這種將流行文化資源與歷史文化紀錄片跨界融合的宣推方式,不僅是對流行文化所蘊含的“粉絲”宣推資源的充分運用,更是用優質紀錄片內容引領流行文化風向的良好嘗試。泛娛樂化語境下對“粉絲“文化進行正向引導,是助力歷史題材紀錄片輕量化傳播的策略。

在新媒體平臺積極部署傳播矩陣,讓厚重的歷史與廣泛的觀眾在“雲端”相見,是《紫禁城》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展現民族之魂、建構民族認同感的經驗所在。該片除在北京衛視播出外,同步上線騰訊影片、嗶哩嗶哩以及咪咕影片。其中,在嗶哩嗶哩平臺上線後觀看量達到44。8萬人次,網友透過彈幕紛紛表示“再來億遍”“自豪身為中國人”“發現寶藏”“來漲知識了”等。在騰訊影片、咪咕影片上線後也引發網友“全新的歷史網課來了”“我們故宮太美了啊”“喜歡這樣的闡述”等留言。同時,官方微博賬號“北京衛視”在微博開設的“#大型紀錄片紫禁城#”話題閱讀量達9889萬,討論達21。7萬人次。《紫禁城》積極搶佔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空間,打入新媒體時代觀眾活躍的輿論陣地,拉近了厚重歷史題材與網路觀眾之間的距離,成為年輕一代獲取歷史文化知識、增強民族認同感的精神文化補給品,其“破圈”傳播的經驗值得肯定。

以藝術之眼傳遞文化之美,以文化之美凝聚民族之魂,可以說是紀錄片《紫禁城》的初心與使命。

欄目合辦:中國藝術報社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作者: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