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最近省廬兄簡我一枚手繪賀年卡,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龔易圖的曾孫女龔世潤(1926-2015)畫的賀年卡(上圖)。一面是設色枇杷,另一面是自書詠枇杷詩。小小的賀卡,精心結撰,一字一畫,傳達一位名門閨秀的錦繡藝心與詩心。後來這枚賀卡由王孝瑩(1904-2007)題簽發出(下圖)。王孝瑩,龔禮逸(1902-1965)的夫人,龔世潤的母親,清代狀元王仁堪的後代,亦是福州有名的才女。龔禮逸王孝瑩夫婦及女兒龔世潤同為福建省文史館館員,一家三口同聘入館,在福建文史界絕無僅有。一紙賀卡彙集龔家兩代才女的丹青墨跡,十分難得。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郵寄賀卡是進入手機時代前人們最常見的拜年方式,藉此傳遞問候,遙寄感念,表達祝福。

整個八十年代是賀卡大流行的年代。每當一年將盡一年又來之際,人們湧向書店或百貨商店選購賀卡,在上面寫上三言兩語,以寄遠人。賀卡上的字,紀錄下那代人的精神風貌,也映照出那代人的樸素情懷,往後手工書寫伴隨著賀卡形式的轉世成為絕響。

那時,我最羨慕那些在新聞出版界的朋友,藉憑工作上的便利,近水樓臺先得月,總可以向遠方的朋友們遙寄一份寫在賀年卡上的問候。而有些有書畫專長的朋友也發揮自己的優勢,手工繪製賀卡,成為眾多賀卡中的另類。當時只是適應時節的文化用品,到了如今,我們才發覺手繪賀卡的可珍,它們常常是孤品,而且數量偏少。如果碰上賀卡的繪製者是名人,我相信可以把它們當作藝術品看,不僅僅是我們曾經寄託過某些情感與某個時代相關聯的物品。

眼前的這枚龔世潤詩畫相聯的小賀卡,當然也是那個時代遺落的一葉碎影,詩畫書法隱現一位名門閨秀的文化教養。筆墨安靜從容,散發著淡淡的書卷氣。捧在手裡反覆展觀,不由得擊節稱好。

關於自制賀卡,我聽說過同在福州生活的另一位世家公子沈覲壽(1907-1995),逢年過節也熱衷於自寫吉語,分寄給投緣的親友。甚至福州城裡與他打過交道的書畫商也能接到他寄的賀卡,分享他的文墨因緣。按今天的說法,這個世家子弟的做法頗接地氣,上交下接,平易近人。不妨也可以視為沈先生對粉絲的呵愛,一紙相遞,寄予了多少細緻的體貼和溫暖,難怪沈先生在福州的名氣那麼大。我們可以稱賞沈先生的情商,也可以說,那時的賀年卡在傳遞人們的情感時,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前一陣子,若谷兄送我一本宋省予畫冊。閒來翻閱畫集,我看到宋先生生前也畫過不少賀年卡,寥寥數筆,風神全出。他當年那麼愛畫賀年卡那樣的小品(上圖),想來一個原因是他的手繪賀卡招人喜歡,畫家懷有一顆仁心,隨意點染,權作筆墨骨肉。衡量一個畫家的藝術水平,固然要看大作品,但小品往往更易透露性情。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寒舍藏有白蕉夫人金學儀(1910—2008)的畫梅賀卡(上圖),也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據白蕉弟子蔣炳昌回憶,那個時候金先生經常收到各地寄來的賀卡,為報答親友,已有幾十年未動筆的她重拾舊技,畫梅為箋,溢而為賀片。原來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金先生就與夫婿白蕉聯手以“白蘭金梅”應世。荒疏幾十年後,稍加練習,畫筆猶復舊時風采。大多畫在一小方塊宣紙上,畫成後貼於硬紙板,署名鈐印。但見鐵骨奇崛,寒蕊孤俏,略施粉黛,筆下的梅花亦見金先生的為人。以賀卡名義出現的寒香圖,是這位奇女子留給世人最後的一道翰墨奇光。

旅美學人王方宇(1913-1997)那個時候自制的賀卡,乃是一張A4紙,中央以線勾出中式立軸,大約仿自李漁《閒情偶寄》插圖的形式,立軸上集曹全寫“恭賀新禧”,落款以王先生和夫人沈慧女士的名義。這是海外老一輩華人中國情結的流露。後來這種賀片用完了,我收到過他採用影印件的賀片。就其性質而言,與其說是賀片,倒不如說是賀箋貼切。迢迢相遞的一紙,好像又回到了中國舊時文士之間賀箋的模樣。

省廬問我今天還有沒有人寫賀卡,我並不清楚整體情況。就我接觸到的,藝術史家劉濤先生還保留著老習慣,每年新年來臨之際,一定會預留三二日,上琉璃廠購花箋選雋語寫賀箋,吉語一二,送出的是祝福,留下的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元氣。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手繪賀年卡,祝福聲中過新年 | 唐吟方

當我們感慨手機帶來的便利時,是否想到現代通訊工具導致的與過去的隔膜?比如書信,比如更小眾的手繪賀卡。今天,每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手機的軟體裡也會有“電子賀卡”供人們選用。從形式到賀詞,往往華貴氣派,只要動一動手指,就會以你的名義出現在親友面前。我不清楚別人怎樣看待這種電子賀卡,從我的內心,是非常拒絕這樣的賀卡的。

懷念消逝的賀卡,也許是在乎賀卡背後的那個純真時代。

那時的文化沒有那麼多“替身”,每個人都真誠地面對這個世界。

2021年8月13日北京北七家雙桂書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