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在講和尚田地名趣事之前,我們來談一談非常相似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事情。

盛杜趣事

那就是關於上海盛宣懷與杜月笙的故事。

上海這種城市的發達,建成和盛宣懷是息息相關的。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盛宣懷與他的姓名一樣,盛極一時,同時也是扳倒紅頂商人胡雪巖,成為東方商戰的經典案例。

在盛宣懷之後,上海灘出現了青幫老大杜月笙,杜月笙在上海勢力鼎盛的時候,也是有認祖歸宗的心意。

當時,杜建杜家祠堂也是弄出一些趣事。

在杜氏家祠落成典禮中,前清狀元劉春霖來此提筆,只點了一個“點”,便賺了一筆鉅款,令當時的人們驚歎不已。

杜氏家祠落成之後,杜月笙為此舉行了極為盛大的落成典禮儀式,並邀請當時各界名人前來參加,包括蔣總司令、張少帥、吳市長、段大帥等等,幾乎涉及了軍、政、商各界。從1931年6月8日至10日,在為期3天的典禮儀式中,杜月笙大擺流水席,邀請附近的鄉親們前來赴宴,據統計,此次流水席共有1200餘桌,稱得上是民間“史無前例”的大席宴。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可以說上海灘史上最大的兩次盛宴,一次是盛宣懷的葬禮,一次是杜月笙的杜家祠堂落成宴客。

杜月笙和盛宣懷兩個人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甚至還請前清狀元來添門面,而這一切在和尚田這裡都不是問題,因為這裡的杜姓源於明朝進士盛國公,這個姓氏原來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複姓:盛杜。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橫田原來是和尚田

和尚田也就是現在溪南村的橫田。

和尚田,潮州話,留隍口音:橫相田,叫順口了之後,想日本的片假名叫法,就隨口叫做:橫田。

自從和尚田這個地方被叫成橫田之後,這裡的人明顯多了幾分霸氣,因為橫本身就有霸道的意思。

也是人們對和尚本身的含義也不看好。

其實,和尚也是蠻有”禪“意的,俗人卻愛煙火味罷了。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和尚田這座村本來有一座廟,也叫庵堂,它是庵堂埕的那座庵堂的前身。

根據荋蕪齋老師的考證,【和尚田】該地曾有佛寺,後遷至‘留隍的慈祥街,即今稱為庵堂的地方。據考證該村居民為明朝進士盛端明的後裔。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上圖:庵堂埕

盛公往事

而盛端明晚年的確是退休於大埔與潮州城之間的留隍一帶,也是很有可能的。

盛端明(1476—1556),字希道,號程齋,明潮州府海陽縣洲都-人。屋址在大埔-鎮附麻村吳屋墩。父盛鳳儀,成化元年(1465),以海陽縣學生員歲貢(每年從府、州。縣學中選年資長久的廩生升入國子監學習),後以貢監任廣東仁化縣訓導,不久任福建安溪縣教諭並代理一縣政事。

留隍是介於大埔附麻村和潮州城的中間,水路非常發達,也宜居。

盛端明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在留隍一帶流傳有盛國公的典故。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其中最經典的一個就是,盛國公對後代因為不善治家,變賣土地時候的感嘆。

“千年土地八百主,地是主人人是客”。

這句話的確是明末清初後,多有記載,而進士出身的盛端明是有著述存世的,盛公端明文章德業,均為世人推重,所著除《程齋醫鈔撮要》、《玉華子》外,尚有《知微錄》、《五行論》、《詩集類稿》等。

可見教育和家風的重要性。

典故學習

當盛國公看到兒孫變賣田地的情景,想必會想起漢獻帝劉協被迫寫詔書讓位給曹丕的這段文言文:

朕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復存。

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

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跡,今王又光耀明德,以應其期。

歷數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竊慕焉,

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丞相魏王。王其毋辭!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自從這個時候起,盛家就在留隍家道中落,變賣田地。

和尚田村一帶,很可能包括東洋的龍中一帶,均曾經有盛氏的田地。

在東洋後山,根據朱友堅老師的考證,還存有盛氏祠堂。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上圖,上各堂,隱於“東洋”村山窩中之建於明代的盛氏宗廟–“上各堂”,雖歷經歲月滄桑,風韻依然。

盛姓為什麼會變成盛杜,後來又變成杜了呢?

其中的過程大概是某氏一族衰落後,寄養給杜氏,或者受到杜氏的招贅,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投靠。

總之,這個時候的盛家已經變成盛杜家了。

久而久之,就變成現在的杜姓,畢竟和尚田都可以叫成橫田,盛杜也可以變成杜,習慣而已。

身邊禪景

潮客小鎮地名說:和尚田地名趣談

上圖:橫田村周圍的和尚打坐山,隱約可見

和尚田這個地方,其實不僅僅田和寺廟和尚有關,其實這個村連同大浣坐落在幾個山頭中間的一塊不大的平地。

非常適合建村,和尚田村歷史悠久,就是一個證據,現在空心化的速度還沒有荷其塘快。

而站在大路上,尤其是潮泰山莊,原來溪南山寮這個位置看起,包圍和尚田和大浣的這幾座山頭,就像幾個打坐的大和尚一般,惟妙惟肖。

很多奇特的風景,就在身邊,看多了也就不覺得美,也不覺得神奇,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