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每點新防務(1498期)11月19日】:

在我國“20家族”的小夥伴們都已經逐步亮相後,最重要的“新型轟炸機”卻直到現在都沒有一點確切訊息。於是就有不少小夥伴認為我們可能並沒有所謂的“新型轟炸機”在研製中,這只不過指的仍舊是轟-6的有一個新改進型號而已,但之前空軍高層卻明白的承認有該專案在研製中。而這樣一來,我國“新型轟炸機”專案就像被蒙上了一層薄紗看不清楚,也引出了中國空軍在現代化防空體系下,是否還需要耗費資金和時間研製遠端轟炸機的討論。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其實對於“是否需要遠端轟炸機”的爭論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當時因為導彈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不少國家認為先進的地地導彈已經可以滿足遠端打擊任務,並且還能減少人員和裝備的損失。但也因為遠端導彈技術的發展,該爭論的另一方也認為遠端轟炸機也可以搭載遠端導彈,在敵方防禦圈外發射導彈,而且還可以隨時根據後方命令改變或取消攻擊。但隨著中美俄等大國現代化防空網的建立,傳統遠端轟炸機的這種攻擊模式也逐漸變得舉步維艱。但在當今大國的理念中,卻並沒有取消遠端轟炸機的想法,有的只是針對現代化防空網而研製注重隱身突防能力的新型遠端轟炸機。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當然,在我們的“20家族”中的新型轟炸機也是這種理念的踐行者。那為什麼世界各大國在遠端導彈技術已近很成熟的現在,仍在孜孜不倦地在研製本國新一代隱身隱身轟炸機呢?其實各國理由都十分類似,就是因為遠端轟炸機仍然可以憑藉技術優勢與體系作戰威力輔助,繼續成為本國遠端打擊力量的強力一擊。而遠端轟炸機的防區外遠端打擊主要依靠精確制導武器的遠射程實現,轟炸機作為發射平臺可在距離目標幾百千米處實施遠端打擊;防區內遠端打擊則主要強調武器發射平臺遠端機動至防區內再實施精確打擊,也就是“突防”後打擊。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所以為了滿足這種作戰需求,我國新一代遠端轟炸機大概可以有三種設計路線。首先是採用傳統模式,也就是研製一種“大號”轟-6,大體類似於B-52。但這種轟炸機因為機體龐大、飛行速度慢、載彈量也並沒有太大優勢,所以極易被現代化防空系統消滅;其次可以製造類似B-1B和圖-160這種強調低空突防和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遠端轟炸機,畢竟這種轟炸機已經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和較高的飛行速度,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而且最大載彈量還有30噸左右,相較B-52先進的不是一點半點。但其機體卻存在設計難度大、製造難度大、維護難度大的缺陷,並且這種轟炸機一樣較難在現代化防空體系下生存下來。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而最後一種,則是繼續“摸著美軍過河”——照搬B-2A的設計。當然這裡的“照搬”並不是“山寨”,而是採用其“亞音速”和“高隱身”的設計思路,畢竟俄羅斯下一代遠端轟炸機PAK-DA也與之相同,都是採用了“飛翼”佈局。可以說,只要是為了滿足相同的作戰需求,那麼氣動設計外形就肯定相差不大。而採用這種路線設計出來的我國新一代遠端轟炸機,完全可以憑藉著晚於B-2“幽靈”30多年的後發優勢,研製出一種對其趕超——甚至可以達到與美軍下一代B-21效能近似的隱身遠端轟炸機。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新一代遠端轟炸機:三條技術路線怎麼選?隱身飛翼亞音速是首選

當然,這種重要性堪比航母和核潛艇的“國之重器”,其研製進度自然是國家機密,但是從空軍高層公開表態來看,這個專案是肯定存在的,只是不知道研製進度如何。可如果從我國成功研製出殲20隱身戰機來看,就說明中國已掌握了隱身材料與隱身的關鍵技術,並且成熟度與先程序度四毫不遜色與美國產品;而從中國自產的渦扇系列發動機的換裝速度來看,我國航發研製能力也具備了為新型隱身遠端轟炸機提供可靠動力的保障。總而言之,雖然目前該專案還沒有確切訊息透露,但我國在隱身遠端轟炸機領域,只會晚到、但絕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