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前言

:初讀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雪國》,它和《千隻鶴》、《古都》,因“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而於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無時無刻不透露出物哀觀,即所謂的“真情流露”。《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而“物哀觀”同樣濃厚的《伊豆的舞女》也時時刻刻在向觀眾、向讀者流露真情。川端康成曾說過:“《伊豆的舞女》也罷,《雪國》也罷,我都是抱著對愛情表示感謝的心情寫就,這種表現,在《伊豆的舞女》中純樸地表現了出來,在《雪國》中則稍微深入,作了痛苦的表現。”

作為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寫出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同名電影《伊豆的舞女》於1974年被搬上熒屏,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雖然二人在劇中天各一方,但在現實中卻因《伊豆的舞女》而結為伉儷,算是彌補了劇中愛而不得的遺憾。

山口百惠扮演的舞女阿燻,以其清純無邪的形象深入人心,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01。伊豆的舞女

影片以第一人稱“我”——學生川島的視角展開的。其實《伊豆的舞女》是以川端康成以19歲之時的伊豆之旅為素材而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作品中的“我”——川島,即高中時代的川端康成,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因此,就要了解作品創作的現實背景。川端康成,幼失怙恃,繼而姐姐與祖母身亡,在16歲時,最後的親人祖父離他而去,因而被稱“參加葬禮的名人”。

體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的“孤兒氣質”“受恩惠者氣質”。這種性格所帶來的令人窒息的憂鬱情緒,在東京的喧囂對比下顯得愈發明顯,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作者踏上了旅遊勝地伊豆的旅程。川端康成在途中被一名十四歲舞女的純真和美貌所牽動,不由自主地隨同舞女等人,從修善寺經湯島、湯野一直輾轉到了伊豆本島南端的下田港,之後懷著依依之情,告別了舞女。而這其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來源。

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沒有哭天搶地的煽情、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沒有令人心情大起大落的情節,但胸中卻留有一種更綿長的情感,摺疊又展開,迂迴不散。與其說這是一個傷感哀豔的愛情故事,不如說它根本就是一個悲劇。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02。物哀下的男女

“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樹林,清冽的甘泉,濃郁的秋色,嫋嫋的炊煙……”“南伊豆是小陽春天氣,一塵不染,晶瑩剔透,實在美極了。在浴池下方上漲的小河,承受著暖融融的陽光。”“群山和天空的顏色都使人感到了南國風光”。“雨停了,月亮出來了。 雨水沖洗過的秋夜,分外皎潔,銀亮亮的。”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川端康成把主人公放進這伊豆秋色中,使人物形象與自然情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細膩優雅的風光描繪,讓我們身臨其境,享盡淳樸伊豆的旖旎風光。同時,又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清新淡雅的哀愁。川端康成透過自然美與個人情感的有機結合,構築出“物心合一”的美學思想。

物哀是悲與美的結合體,《伊豆的舞女》自始至終都瀰漫著一種若有若無的傷感。蜿蜒的山路、潺潺的流水、飄零的秋雨都滲透著淡雅的憂傷。物哀比悲哀要恬淡,恬淡到靜寂、閒寂,影片中的學生川島“我”與舞女阿薰邂逅之後,自始至終倆人誰也沒有向對方傾吐一句愛慕之言,愛在心裡口難開,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又都處於似乎覺察又似乎沒有覺察之間。

川端康成有意識地將這種似是愛情而又非愛情的情感色調淡化,物哀化,讓主人公邂逅就是告別,告別就是永別,什麼都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03。少女情懷總是詩

影片開始,名為阿薰的14歲舞女,拿著紅竹板合著三絃琴的旋律打著拍子,她的身姿是那樣的美好,她的一舉一動,她的一顰一笑,都是很美好的。而阿薰曼妙的身姿,吸引了旅途中的川島,川島被阿燻的純潔無瑕吸引,心生愛戀,無法自拔,阿燻也因川島的友善而頗有好感,情竇初開。而像所有令人扼腕的愛情一樣,他們,也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最後相忘於了江湖。當輪船越開越遠,她的告別聲消隱於陣陣的海浪,她揮動的手臂漸成一個模糊的剪影,一切,只能留作他心中美麗的回憶。

“少女情懷總是詩。”但阿薰的舉手投足之間勝卻詩萬倍,她因為在川島面前的羞赧,沒把茶端好;在與川島下棋時的精靈可愛;在洗浴場蒸騰的霧氣裡裸著身子向另一邊的川島開心地招手,一切都不加掩飾,兩人的情感如同清澈的湖水,毫無雜質。他們兩個實在默契的合乎戀人,彼此心有靈犀。只不過這種情感基於友誼,又有接近戀愛的情愫,朦朧懵懂,卻其實是最佳的處境。彷彿只隔著一層窗戶紙,不能輕易捅破的。就如同“友情之上,戀人未滿”,他們之間的情誼,要是說破了,就會為世俗所累,反而走向極端。就像影片中所說,“一個讀書人與一個舞女是不能相互喜歡的。”

“誰知道這些賣藝的會在哪兒歇腳,哪兒有客人他們就到哪兒去,就在那兒歇腳。誰叫她們是賣藝的,只好四海為家……”,也許最初的相遇,早已註定了相離。正如歌詞唱道“與你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愛而不得的情感大抵如此。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04。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先生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阿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舞娘,到處遭人歧視、受人白眼。表演時,還可能受到客人的輕薄與侮辱。但是社會最陰暗的環境分毫沒有減損她身上最美好的品性,她美麗,善良,純潔無暇,甚至可以說是不諳世事。這是一種天然的,未經雕琢的璞玉之美,纖塵不染。阿薰讓我想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二者都擁有美麗的心靈,但不同的是阿薰並沒有林黛玉那樣多愁善感,對生活,阿薰是樂觀的。

但即便是這樣,社會也不能容忍這一絲美好的存在。她喜歡川島,但卻因舞女地位低下,身份懸殊,於是兩人的情愫如同即將燎原的火種,卻被無情地掐滅在黑暗中。於是川島乘船離開,她在岸邊相送,這一別就成了永遠。她仍舊是一個舞女,重複著一個舞女悽慘的命運,希冀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而不得。

影片最後是跳舞的阿燻被一個醉醺醺的色漢摟住,電影就此戛然而止。到這裡,我們不難想象,面對艱難曲折的人生,迎接這個美麗的小舞女的是多少血和淚。

美好的東西被毀滅了固然是悲劇,但若這種美好是被賦予一個弱小無辜的靈魂,她面對的是社會和命運強大的力量,無力抗拒,無法抗爭,像一隻被蛛網縛住的蝴蝶,只能眼睜睜地等待自己被一點點吞噬和蠶食,這種悲劇意味就更重了一層。這裡面有著善良和美麗被殘忍地埋葬的虛無與絕望。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有人說之所以初戀難忘,是因為我們難忘初戀時的自己,那時我們一無所有,但只需一眼,喜歡就是喜歡,不在乎世俗物質,不在乎過去未來,甚至不在乎是非對錯,那種不顧一切的感覺。

後來的分開,更多的是無奈,好在影片中的不完美,在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結合中實現了完美。也算是影片另外的一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