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費大限前夜 教培機構上演營銷怪招

預付費大限前夜 教培機構上演營銷怪招  

飽受詬病的預付費制度成為了2019年教育培訓機構跑路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導致了許多家長損失慘重。為此,北京市市場消費環境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多家單位起草併發布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如今,徵求意見稿公佈時間已經滿月,“靴子”即將正式落地,到底培訓機構的執行力度如何呢?北京商報記者調查採訪發現,除了部分大型連鎖培訓機構有效執行了相關規定,多數中小機構仍未貫徹執行,大課時包、號召屯課、一次性付費提供大額優惠等營銷路數依然存在。

“靴子”即將落地

今年以來,破產、倒閉、跑路的教培機構層出不窮,而深陷危機的不僅僅只有一些小機構,韋博英語、愛樂樂享等經營了十餘年以上的老牌全國連鎖機構也赫然在列。這些機構造成的學員退費難、拖欠教師薪資,分期貸無法停止等狀況給消費者和社會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

為何教培機構會“跑路”?資深從業人士彭迪表示,教培機構“今天”用“明天”的錢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預收款投入到營銷、人工和擴張中,有的甚至拿錢去做投資,這樣的模式註定了教培企業資金鍊的脆弱。一旦中間某一環出現問題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資金鍊斷裂則會無錢可退,且消費者維權難。據悉,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曾召開新聞通報會,披露在2018年審結的216件服務合同糾紛中,98%都涉及預付費服務。其中,教培機構預付費問題尤為突出。

日前,北京市市場消費環境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多家單位起草併發布了《徵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12月9日。其中,由北京市教委起草的《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付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就明確提出,收費專案與標準應於招生前30天在辦學場所、網站等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一次性收取不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培訓週期收費的,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不超過3個月的費用(時間或者服務週期都不得超過3個月,不得變相多收費)。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對教培機構的收費時長作出規定了。在去年8月釋出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就曾提出,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今年7月,在規範線上培訓機構的檔案中再次提及,培訓平臺除需公示收、退費細則外,不得收取超過60課時或3個月的費用。

營銷招數應對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使眼見《徵求意見稿》即將落地成明文法規,仍有不少培訓機構在打政策擦邊球,上演各路營銷怪招。

“1月1日會在現有價格上再上調8%左右。”少兒舞蹈培訓機構灰姑娘的課程顧問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最短的課時包是96課時,需要一次性交齊,如果有招商銀行信用卡可免息分期12個月。即將在藍色港灣開張的少兒程式設計機構樂思來的資訊老師稱,他們獨創的課程進階體系適用於3歲起的孩子,最小課時包能用9個月,開業優惠不到1萬元,十分合適。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吉姆早教中心。北京商報記者以不到1歲孩子的家長進行詢問,課程顧問介紹,有60、72和96課時三種課時包,推薦96課時的,單節課算下來比60課時能優惠至少60元。對於交費方式,課程顧問表示只能一次性付清。

如果說素質教育機構和早幼教機構還在打著政策的“擦邊球”,那學科培訓機構應該嚴格貫徹執行,但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它們似乎更“聰明”一些,會用許多營銷“招數”應對。

在專做幼小銜接的小巨人培訓學校,課程顧問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們全年班是45000元,半年班是25000元,對於孩子學習的完整度來說推薦全年班,而且優惠力度大,現在只要29000元。當記者問道能否按季度交費時,課程顧問表示可以,但沒有優惠,按45000元算。在優勝教育,接待的老師表示現在有在60課時的基礎上再贈送30課時起的優惠活動,儲值越多贈送課時更多,每課時單價更低。少兒語培機構企鵝英語的課程顧問稱,以3歲孩子為例,有最短80課時10個月完課的課包,19580元必須一次性付清,過了1月1日還會漲價。

除了線下機構,北京商報記者在快酷英語官網看到,每月30課時套餐要求學生原則上每天上課,最長培訓週期24個月 720課時,該套餐標註了1月1日下架,新增了3個月套餐,但每課時單價達到一年期、兩年期課時包的近兩倍。有家長表示,雖然早就對預付費的新規定有所耳聞,但是由於一次性付費的促銷力度巨大,讓他們不得不選擇了該模式。

在調查採訪中,北京商報記者也發現,像VIPKID、瑞思英語、好未來、新東方旗下的品牌都已經在積極貫徹執行相關政策。家長夏女士告訴記者:“學而思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收費就是以3個月為週期了,沒有細算過課單價是否上漲,但降低了繳費和換品牌學習的成本風險。”

加速行業洗牌

根據今年年初教育部公佈的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情況資料: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國共摸排校外培訓機構401050所,存在問題的機構有272842所,已經成功整改的有269911所,完成整改率達98。93%。然而,為什麼不規範經營捲款跑路的情況沒有減少呢?

在指明燈智庫創始人呂森林看來,政策仍在有序推行中,教培市場太大,機構數量眾多,需要時間去規範。國家最初規範的是學科類輔導機構,到現在的預付費制度,可以說教育行業所有領域的機構都包含在內了,其中重要的就是資金的監管,這已不是一個教育問題,而是嚴重的社會問題。系列政策的出臺讓行業門檻逐步提高,辦學成本上升,不正規的機構必然會被淘汰,頭部企業的優勢更加明顯。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針對今年頻發的跑路現象談到,伴隨大量資本湧入,導致教育領域的公司數量迅速增加,泡沫和浮躁也迅速增加,行業無序發展。預付款的數量從幾千萬到幾十億元,一旦崩盤,會危害到整個教育生態鏈的發展。當下,很多教育公司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進行了某種意義上不計後果的投入,包括營銷、系統、開設新教學點等方面的投入。而這會導致最後把資本的錢花完,把預付款花完便跑路。教育公司必須要有充分的預收款留在賬上。同時,他預估行業明年還會有比較大的洗牌。

有資料顯示,今年有12000家教培機構關停。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培訓機構以“經營不善”為名跑路,重要的是堵住監管漏洞,實行更嚴格的過程監管,培訓機構應把師資、收費情況等向教育部門備案,以此實現對培訓機構經營內容的監管。此次關於預付費的《徵求意見稿》還提出,將推行失信禁入制度。對捲款跑路等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及其管理人員實施市場禁入,限制其在京繼續開展經營活動。建立並不斷完善黑名單制度,及時共享和公示黑名單資訊,推動將黑名單資訊納入徵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