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一直以來,國產劇的特效都是觀眾們看劇時樂於討論的話題。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但凡運用了特效製作的國產劇集,彈幕裡基本都會出現“五毛特效”“圖做得很好,下次別做了”之類的吐槽。

今年1月播出的電視劇《流光之城》中的一幕“全景式摳圖”近期又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畫面中,景甜和許魏洲攜手走向一架飛機,周圍場景跟3D動畫沒什麼區別。

加上兩人僵硬的走姿活像是誤入了某手遊世界。而且後面黃沙漫天,兩位主演卻頭髮絲都是紋絲不動,看上去非常假,生怕觀眾不知道是在綠幕棚裡拍的。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最後開飛機的場景,觀眾們的吐槽堆滿了彈幕。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類似這種特效在古早的“貼圖名劇”《孤芳不自賞》裡也不少見:不僅有“盲人式”跟跑,連面對面的對手戲,都能不面對面拍——一個對著替身演,一個對著空氣演,請問這對手戲有什麼必要呢?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那時國產仙俠劇、奇幻劇基本都是“五毛特效”重災區。

經典仙俠劇《花千骨》的道具“一眼假”,例如滿滿塑膠感和飽和度極高的糖寶,“不要一塊只要五毛”的虛擬包子,都曾成為網路熱門動圖。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沒想到已經2022年了,“五毛特效”還屢見不鮮。

現代劇《愛上特種兵》裡也能驚現特效包子:男主角輕輕一吹,包子的“魂”就飛到了女主的鼻子前。雖然這特效有點想象成分在,但為什麼非得加這一幕呢?著實令人費解……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十二譚》的人魚出水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兩條人魚先是垂直出水讓人無語凝噎,而後人物位置對不上激起的水花,還有近鏡頭下的塑膠感魚尾更是不忍直視。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還有一些特效,限定於打戲扎堆的國產武俠劇。以前的武俠劇,打戲要行雲流水、賞心悅目,演員對刀劍槍扇各種武器都要信手拈來。現在的武俠劇,打戲卻常被觀眾詬病“濫用威亞和慢動作”“水平不夠,特效來湊”。例如全劇打戲基本都是慢動作加虛影的《雪中悍刀行》,明明觀眾要看的是高手過招,卻硬生生看了一回古裝版“水果忍者”。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還有《斛珠夫人》中的這一幕播出時也引發了網路大討論:雖然這把劍的特效看上去是挺真的,但一甩出去就能“秒殺”兩邊的人,最後扎中木箱,逃跑的那人直接被劍橫截過頸部,整個場面卻不見一滴血……真是“殺人於無形”啊!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其實我國影視特效製作的技術日益進步,近年來也有不少國產劇因精美的特效獲得了觀眾稱讚。比如《將夜》《香蜜沉沉燼如霜》《千古玦塵》等古裝劇都曾因為特效做得好而被誇。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最近一部被夸特效好的是仙俠劇《蒼蘭訣》,它也因特效逼真精美而上了一波熱搜。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被觀眾稱為“封神”的一幕,是東方青蒼(王鶴棣飾)帶小蘭花(虞書欣飾)看日出時,從雲海裡躍出的雲鯨,配合著朝陽落在雲層上渲染出的色彩,能看到雲鯨清晰的身體輪廓和光暈,既美麗又震撼。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國產劇“五毛特效”:除了花夠錢,還能怎麼救?|劇能說

不少觀眾看完《蒼蘭訣》後都留言,“請以後的國產劇特效都按這個標準捲起來”。而這些特效精美、符合劇情設定的劇集,也實實在在地體現了國產劇特效製作可達的高水平。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特效?答案很簡單:花夠錢,用足心。

以往,S+級的劇集製作費用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作演員片酬,一些劇組為了吸引大牌、流量藝人參演,不得不壓縮後期製作費用,而S+劇集中古裝劇佔比最大,致使古裝劇成了“五毛特效”重災區。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釋出《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增加了有關片酬管理規定的內容,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演員片酬降下去了,更多的資金就能放在後期製作上,

只要主創用心,有充裕的時間做好特效設計和製作,不濫用特效,國產劇特效的質量不愁提升不上去。

特效終究是為劇集“錦上添花”的,除開仙俠奇幻劇這種需要大量特效來鋪陳世界觀的劇種對特效有較高要求外,觀眾對一般電視劇的特效要求也僅是“不假就好”。其實對於一部作品來說,特效以及服化道往往都是外在的,如果故事核心精彩,一樣能夠吸引觀眾。在影視特效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不少劇集的特效僅止於綠幕摳圖,也有如瀑布不動、背景比例不對的問題,

但因為劇本紮實、演員表演動人、服化道用心等優點,當時的“五毛特效”也並不影響觀眾的追劇熱情。

但近年來的部分國產劇,

在劇本和演員這兩大支撐劇集質量的關鍵環節就沒有做好,

觀眾無法投入到劇情和演員的表演中,自然更為關注特效的部分,以這種顯而易見的槽點開啟對一部劇集的評價過程。

觀眾不是不允許電視劇特效有瑕疵,而是對某些國產劇“粗製濫造”還拿特效出來做噱頭的怪象的“怒其不爭”。希望隨著國產劇內容創作和製作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五毛特效”能夠越來越少,直至徹底從國產劇中消失。這不僅是觀眾的期望,更是整個中國影視行業需要不斷奮鬥的目標。

【記者】張思毅 實習生 方可茵

【作者】 張思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