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

中軸線上,鐘鼓樓下,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近日,由於震執導,王之理編劇的京味電視劇《鼓樓外》在北京衛視熱播。

作為一部京味大劇,《鼓樓外》和王之理過去的京味電視劇一樣,寫的是北京人、北京事,向觀眾敘說北京那些老理兒。

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

王之理

這些年,王之理堅持京味劇集的創作,《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傻春》等眾多京味大劇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也讓王之理多次入圍飛天、白玉蘭等電視劇大獎。作為京味題材創作的代表人物,王之理接受採訪時表示,京味劇寓理於事,寄情於人,看的是情懷。《鼓樓外》就是透過一個“冤冤相報何時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故事,講了一個淺顯的道理:人生正道不能走偏。

在接受採訪時,王之理特別提到多年前熱播的《情滿四合院》,播出那會兒,熒屏流行的全是“小鮮肉”、宮廷劇,結果誰都沒想到,《情滿四合院》一下就霸屏了,收視率全國第一。王之理說,寫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受歡迎,說明普通人的故事真實,有向上的精神力量,“作為文藝工作者,我還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創作,講老百姓那點兒事,講老百姓那點兒理,老老實實地體會,老老實實地寫作,老老實實地說出心裡話。”

《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傻春》……細數王之理的作品,大多都是京味大劇,透過作品寫北京人,寫北京事,向觀眾敘說北京的那些老理兒。

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

《鼓樓外》劇照

《鼓樓外》也是如此。一座城中鼓樓,一隅城市煙火。“‘鼓樓外’是什麼意思呢?鼓樓外是中軸線,就是北京建築的中軸線,這是一條正道,你走偏了,就要誤入歧途。”王之理說,劇中的故事並不複雜,大師兄於鐘聲與二師兄尹東義因過往的恩怨不和對峙,從開傢俱廠到攤煎餅、賣雞蛋、養鴕鳥,兩人一直針鋒相對。在歷經歲月洗禮和冷靜思考後,他們對生活及人生有了新的認識,終於放下仇恨,選擇原諒,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王之理看來,《鼓樓外》的核心是“和”,傳遞的主題理念是人與人之間應真誠相待,化解矛盾。“於鐘聲就是誤入歧途了,走偏了,經歷很多事後,後來他終於明白過來,與師弟和解,與自己和解。”王之理說,《鼓樓外》想要告訴觀眾的是:有仇不必報,報來報去報自己,“你把人家整倒了,其實你自己也倒了。”

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

《鼓樓外》劇照

作為一名編劇,王之理認為,不管寫小說還是寫劇本,最根本就是寫故事、寫人物,要用講理的辦法去講事。“只要是在我劇裡的角色,我都讓他們充滿個性,是活著的。”什麼是活著的?王之理認為,就是要把人物最本質的東西挖出來,把自己當成故事裡的人物,要把情感、情懷真的放進去。戲劇的衝突、人物的情感轉變,每一個細節要怎麼處理,才不會讓觀眾感覺到難受,都是要用腦用心的。

王之理說,“在故事裡你就是主角,你就是每一個角色,你得變成他們,和他們一起流淚、流血,才能讓他們活生生地立在那兒。而觀眾一看就進去了,進去了就跑不掉,因為他們從劇中找到了自己。”也正是因為對筆下人物的共情,王之理寫的京味作品在全國都受到歡迎,他本人也多次入圍飛天、白玉蘭等大獎。

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

《鼓樓外》劇照

“我寫的都是普通人,寫的是普通人真實向上的精神力量,這些都是正能量的,都是永恆的。”王之理特別提到多年前熱播的《情滿四合院》,播出那會兒,熒屏流行的全是“小鮮肉”、宮廷劇,“結果誰都沒想到,《情滿四合院》一下就霸屏了,收視率全國第一。當時業內就開研討會,研討為什麼《情滿四合院》能戰勝‘小鮮肉’、能戰勝宮廷劇。後來我的《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正陽門下小女人》接著播出,都很成功,大家意識到了這不是偶然。”

老北京人寫老北京事,接地氣,更地道。王之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這些年,王之理堅持用作品說話,為人行事十分低調,“我這人哪兒都不愛去,我很少接受採訪,也不走紅毯。在外頭誰也不認識我,這多棒啊。”王之理笑言,自己去小店裡喝酒,老闆和服務員都認識他,但不知道他是幹編劇的,“他們只知道這個人是饞鬼,又來喝酒了。”

在王之理看來,“一個編劇你要那麼出名幹嘛呀?沒用。一個人,你的名聲要是大於成就,你這個人肯定就完蛋!”

紅星新聞記者 | 邱峻峰

編輯 | 段雪瑩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曾憑多部京味大劇入圍飛天、白玉蘭《鼓樓外》編劇王之理:說些老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