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原始農業對於水旱是無能為力的,收穫的奉歉,全憑自然的恩賜,所以只能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不要降下災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然力和人類自身力量的認識深刻了,逐漸認識到透過人的努力可以改變自然,這便是戰國時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定勝天)的思想產生的基礎,為了使農業旱澇都有收穫,不至於完全聽天由命,發展水利灌溉就非常重要了。是否有發達的人工水利灌溉事業,也是衡量一個社會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方面。

“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我國人工水利灌溉的歷史,傳說的有下夏禹“盡力乎溝洫”和湯命伊尹教民在地頭鑿井灌田,但那畢竟是傳說。就可靠的歷史史料來考察,春秋後期,中原各國的人工水利灌溉事業,才算上真正發展起來。

春秋以前一些比較發達的農業區有井灌,其方法比較原始,大概是掘地為井,然後用陶罐把水打上來來澆灌莊稼,當時人稱作為“鑿井抱甕而灌”。直到春秋後期,像晉國、鄭國這樣一些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的諸侯王國內才開始有所改變,出現了“桔槔”灌溉的方法。

“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桔槔”古時也稱作橋,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汲水澆灌方法,它是用兩根直木組成,一根豎立在河邊或井邊,一根用繩掛在豎立的直木的頂上,一端系重物(大石塊),一端系長繩,掛上水桶,它是利用槓桿原理來汲水的。汲水時,把長繩下拉,把水桶浸入水中,水滿把繩一放,由於另一端繫著石塊,水桶就升上來了,即所謂“引之則俯,舍之則仰”(《莊子天運篇》)。從有關記載看,這種方法大概是春秋後期才有的,最先可能出現在中原部分地區。有兩個故事可以看出這種灌溉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推廣的過程。

《莊子·天地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南遊楚國返回晉國的途中,與漢水南岸某地,看見一個農夫用瓦罐子吃力的從井下打水上來澆地,《莊子》書上說是”鑿遂而入,抱甕而出灌”,這是既費勁又很慢的灌溉方法,子貢看見這種情況,就向這位農夫建議,改用“桔槔”澆地,據說這種“桔槔”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一天可灌百畦。為便於耕作管理,古時候故把田地分成若干區域,即分成若干塊,一畦就是田地間的一塊地。

“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曾編輯《戰國策》的流劉向,收集古代逸聞瑣事,編撰過一本書叫做《說苑》,書中也講了有關使用“桔槔”的故事,說的是春秋後期鄭國的鄭析在衛國曾看到5個農夫,一天抱甕而灌,只能灌一區之地,鄧析勸這幾位農夫改用“橋”,結果一天之內可以灌一百區之地而不感到勞累。這裡所謂的“橋”也就是“桔槔”。

“灌溉”最初的原型是什麼呢?你知道什麼是“桔槔”澆灌法嗎?

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春秋後期的事,說明當時正由落後的鑿井抱甕而灌,向相比較先進的桔槔打水澆灌方式過渡。到了戰國時代,這種既省力又可提高工效百倍的簡單機械灌溉辦法,毋庸置疑是得到了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