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故事——圍魏救趙關於職場的啟示

職場小故事——圍魏救趙關於職場的啟示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職場上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何給企業高層,一個亮眼的資料,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無非是業績,你的業績足夠可以讓高層看到你的能力,而業績怎麼體現呢?

我給朋友講了一個圍魏救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個小故事,可他有公司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這個“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上獲取成功嗎?誰知道,你不試,誰有知道呢?

首先是故事背景:

戰國時期,魏惠王看到商鞅把秦國變強大了起來,於是他也想學秦孝公那樣,想尋找一個像商鞅那樣的人才。

那時候,孫臏和龐涓是同學,拜軍事奇才鬼谷子為師,一起學習兵法。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再也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

龐涓的確有本領,不久便把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一一征服。宋、魯、衛、鄭的國君也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領兵打敗了當時很強大的齊國軍隊,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聲威與地位,龐涓開始自以為是、洋洋得意了。

後來,魏惠王也聽到孫臏的名聲,有一次跟龐涓說起孫臏。龐涓派人把孫臏請來,跟他一起在魏國共事。可不久,龐涓就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把孫臏辦了罪,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還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

幸好齊國有一個使臣到魏國訪問,偷偷地把孫臏救了出來,帶回齊國。到齊國後,孫臏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威王很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他為軍師。

圍魏救趙的經過:

又過了十三年,魏國和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

齊國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將龐涓聽到訊息,放下韓國趕回,但齊軍已經越過齊境而西進。

孫子對田忌說:“他們三晉的軍隊素來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齊國,齊國有怯懦的名聲,善於作戰的人只能因勢利導。兵法上說,行軍百里與敵爭利會損失上將軍,行軍五十里而與敵爭利只有一半人能趕到。(為了讓魏軍以為齊軍大量掉隊)應使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

龐涓行軍三天,見到齊軍所留灶跡,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入我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丟下步兵,只率輕兵銳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趕齊軍。

孫子估計魏軍的行軍速度,天黑應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可以埋伏兵馬,於是把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齊軍善射者持上萬張弩,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好“天黑見到點著的火就一起放箭”。

龐涓果然於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鑽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失去隊形。龐涓自知無計可施,軍隊已徹底失敗,只好自刎,臨死說:“總算叫這小子成了名!”

齊國乃乘勝全殲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孫臏因此而名揚天下,世人皆傳習他的兵法。

圍魏救趙的原文: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

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

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

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這就圍魏救趙的故事,站在職場高位的你,是否也想到了點什麼呢?

我們說這場戰役,老魏家可是損失慘重,損失了十幾萬的精兵,頂級的將領,還有自家的太子,老魏家也是因為這場戰役從此走向了衰落。

但這不是我想說的內容,我想說的是,孫臏的戰略思想——因勢利導。

什麼是因勢利導,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於實現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而這裡指的是我們創造一個對方認為有利的趨勢,然後順著這個趨勢達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中,齊人向來怯弱,而孫臏是放大這個“弱點”來麻痺龐涓,來誘導龐涓,最後取得勝利的果實。

在職場中,我們怎麼才能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利用一些“表面現象”,誤導競爭對手(可以是企業的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你的競爭對手),向其示弱,誘其主動犯錯,在利用他的錯誤,建立自己的優勢。

笑到最後,才能站到最後。在激烈的職場角逐中,虛榮是一大禍害。聰明人只看重最後的結果。

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