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開始,先是北打南│848

拓跋燾清除柔然隱患的時候,劉宋君臣也在厲兵秣馬,為北伐做準備。

宋文帝一面調兵遣將,集聚糧草,為北伐做基礎的準備工作,一面和朝內大臣,商議北伐相關的策略。

就在這時,449年冬,居住在沔水北部地區的各山地蠻族起兵叛亂,侵犯雍州。

宋文帝得知訊息,派建威將軍沈慶之率兩萬大軍,平滅叛亂。

沈慶之,出身吳興沈氏,少年時便以勇武著稱於鄉里。東晉末年,孫恩之亂時,少年的沈慶之就曾經隨宗族抵抗亂軍,保衛鄉里。

出仕後,因作戰勇敢,善於謀略,沈慶之逐步成長為劉宋軍中重要將領,參與了劉裕和劉義隆組織的兩次北伐,並多次參與平滅劉宋內部各地的叛亂。

這次平滅沔水蠻族叛亂時,沈慶之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將了。不過,別看年紀大,但作戰經驗豐富,富有謀略,且膽略、勇氣過人,屬於這個時期,劉宋領軍作戰水平最高的將領之一。

當時的劉宋,對這些居住在深山密林裡的所謂蠻族百姓,非常不友好,因而,這些蠻族百姓,也不時發動叛亂。

這些人雖然不懂什麼兵法韜略,也沒有多少鋒利的武器,但是因為佔據地利的原因,只要防守住一些易守難攻的險要所在,官軍也很難將他們消滅。而且,實在打不過,他們還可以鑽入深山、密林逃跑。這些人生長於此,穿山越嶺如走平地,密林狹谷如同自己後院,官軍很難追上。

所以,往常平叛時,官軍將領多是在山下紮營,將山嶺的主要出入通道封鎖起來,讓叛軍或者因為缺糧,或者無路可走,逼迫其投降。而蠻族叛軍則一般躲在山中,和官軍對峙。你在山下耀武揚威,我不理你,但是隻要你敢於進攻,我就利用山勢險要的優勢,用弓箭、亂石對付你。所以,官軍平叛,往往死傷慘重,耗日持久,卻效果寥寥。

沈慶之曾經多次參與平滅蠻族叛亂,對這些,當然瞭解。而且,這次對於平叛的官軍更為不利的一個因素是,去年這裡蠻人的莊稼大豐收,蠻人百姓將大量的糧食囤積在深山裡面,所以,官軍很難採用長期圍困的方式,否則,說不定官軍的糧食會率先支援不住。

因為叛軍勢力分散,各自佔據一小塊地盤,真實戰鬥力並不強,所以,沈慶之也將大軍一分為八,命令各將領分別率領這八支軍隊,從多個方向,向蠻族各叛軍發動進攻。

沈慶之本人也率領其中一支軍隊,進攻佔據五渠的叛軍。

沈慶之採用出其不意,攻其腹心的策略,一邊命令麾下士卒砍伐樹木,開通道路,一邊鼓號震天,喊殺聲不斷,氣勢洶洶,直攻蠻族叛軍心腹要地。

蠻族叛軍被官軍的氣勢震懾住了。畢竟這些所謂的叛軍,數日之前,還只是一群百姓,沒經過什麼正式的軍事訓練,因而,見官軍漫山遍野,鼓譟而來,驚慌不已。官軍趁勢發動進攻,蠻族叛軍全線崩潰,四散潰逃。

有意思的是,沈慶之擊潰蠻族叛軍的福利之一,就是繳獲了大量叛軍藏在山裡的糧食,以戰養戰,補充自己大軍的給養。因而,官軍糧草補給充足,越戰越勇。

自449年冬到450年春,沈慶之率軍多次擊潰、消滅各路叛軍,前後共擊殺蠻族叛軍三千多人,俘虜二萬八千人,還收降了二萬五千多戶蠻族百姓。

不過,當沈慶之剿滅幸諸山犬羊蠻的時候,碰到了硬釘子。犬羊蠻佔據的幸諸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犬羊蠻人組織也頗為嚴密,構築了堅固的城堡,佈置了嚴密的防禦措施。

沈慶之見狀,也命令士卒,在山下紮起連營大寨,各營大門大開互相聯通,同時,命令士卒在大營內挖掘水井、水池,一是貢給大軍所需,二是防止蠻族叛軍下山放火燒營。

這天,恰好颳起大風,叛軍果然趁著夜色,下山放火,準備燒燬官軍的大營。不過在早有準備的官軍面前,效果寥寥。剛剛點燃的營寨,迅速被官軍用水撲滅,趁勢進攻的叛軍,則被官軍的強弓硬弩,大量射殺。叛軍狼狽敗退回山。

之後,雙方繼續對峙。

因為幸諸山的地勢和犬羊蠻的拼死防禦,沈慶之也沒什麼好辦法。在組織了幾次進攻無果之後,沈慶之命令士卒在山下修築堡壘,將叛軍死死圍困在山上。

好在這裡的叛軍糧食儲存並不充足,因而,圍困時間稍長,山上的糧食匱乏,犬羊蠻叛軍也只得下山投降。

就這樣,沈慶之以較小的代價,平定了叛亂。之後,沈慶之本人也因功被加封為太子步兵校尉。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消除了北方邊界柔然困擾的拓跋燾,率領大軍,開始向劉宋發動進攻。

450年二月,拓跋燾先是以打獵的名義,調動大軍,到達梁州。

這時的劉宋,遠沒到做好戰爭準備的程度,因而,在得知北魏大軍集結的訊息後,對於直面北魏的邊境地區,是就地防守,還是主動撤退,劉宋君臣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們多少還抱著一點僥倖心理,萬一北魏沒打算入侵,拓跋燾真的只是來打獵的呢?

就在劉宋君臣猶豫的時候,拓跋燾率領十萬大軍,越過邊境,殺入劉宋國界。

劉宋邊界駐軍,大多一觸即潰,南頓太守鄭琨、潁川太守郭道隱等人,紛紛棄城而逃。

北魏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

不過,北魏大軍這股鋒銳的勢頭,卻在進攻到僅有不到一千人防守的,毫不起眼的,小小的懸瓠城下時,被擋住了,從而陷入進退維谷的狀態。

就如同一個滔天巨浪,挾排山倒海之勢而來,卻在一塊小小的礁石上,被撞擊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