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一般來說人們接觸到的傳播媒體不同,對孔融的印象也會不同。在歷代文人眼中,孔融一直是嗜酒不羈的狂士形象;在普通人眼中,孔融卻是可以拿來教育孩子的榜樣。但很少有人將其歸在政治家、文學家的行列,至今還有學者對孔融名列建安七子提出異議。

孔融作為建安七子之首,走在時代前列的名士,是從漢音到魏響的重要過渡人物。

對於後世人來說,孔融人格修養的魅力遠遠超過了他的詩文,這也正是現代人提起孔融大多對其人其事知之一二,而對他的詩文卻知之甚少的原因。孔融人格修養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他疏宕放言的性格,二是他誓死抗爭的精神。

本文概括了出身家學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情感糾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一、孔融出身及其家學

孔融生於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卒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名士、文學家,孔子第二十世孫。《後漢書》孔融本傳稱幼有異才,注引《融家傳》雲:

孔融兄弟七人,融排第六,年四歲,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融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

孔融十歲時,跟隨父親到京師洛陽,謁見當時名士李膺,深受讚賞。十六歲冒死收留朝廷欽犯黨人領袖張儉,從此名聲大振。三十八歲出任北海相,在年建安元年(196)被曹操徵為將作大匠。

由於天性氣爽不識時務,多次狎侮太祖,深受曹操忌恨,建安十三年(208)慘死操手,享年五十六歲。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孔融身為儒教創始人,萬聖師表孔子的二十世孫,這在以儒教為正統的東漢是極為顯赫的。融本傳載:

“七世祖霸,為元帝師,位至侍中。《漢書《孔光傳》載,元帝即位,徵霸,以師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給事中。元帝屢次欲置霸相位,霸皆不就。”

據《後漢書《孔昱傳》,從孔霸到孔融,孔氏家族爵位相系,其卿相牧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孔融的祖父孔尚官至太守,父親孔宙官至泰山都尉。算得上真正的根正苗紅屬於真正的清流。與當時四世三公的楊氏、袁氏相比毫不遜色。

在漢末崇尚名士的時代,他的出身是很令人豔羨的。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孔融顯赫的出身讓他從骨子裡,有種高人一等的心理和,平視王侯的底氣,這種自信和底氣表現在文學創作上,就形成了氣,

因此孔融在為人和為文兩方面,皆表現出氣盛的特點。孔融的出身讓其有一種天然的自信。

正如《三國志崔琰傳》裴松之,注引司馬彪《九州春秋》稱“融在北海,自以智慧優贍,溢才命世,當世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許大志。”。《後漢書》本傳亦稱其負其高氣。孔融很多不可思議的舉動大多來自這種自信,

他十歲就敢於謁見名士李膺;與禰衡交往時互相標榜,跌蕩放言;建安時敢於多次侮慢曹操等等。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這種出身的優越感,讓孔融在漢末各種新的思潮中不甘寂寞,總是高出一般,表現得很突出。這是孔融創新思想的性格根源,也是原動力。從家學上來看,孔融的七世祖孔霸擅《尚書》而為元帝師。《泰山都尉孔宙碑》雲:少習家訓,治《嚴氏春秋》。

孔褒碑雲:“治家業春秋。孔謙碣亦云治家業,修春秋。”。

由此來看,從孔融父輩開始《春秋》。《嚴氏春秋》屬於公羊學派的一支,公羊學是西漢顯學,到東漢時走向衰落,特點是不重史實解釋,重詮釋微言大義。何休在《公羊春秋解詁》序中說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春秋》是多記王侯之事的史書,與《尚書》相同都為治世安邦之書。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孔融家學將重義尚節、治世安邦的儒家思想了孔融的血液,無論其怎樣狂放,而儒家正統思想始終佔據主流。然而孔融並沒有像鄭玄那樣成為儒學大師,可見他並不想埋頭書卷,而是志在功業。

因此他並不是專修家學,而是博覽群書。本傳雲:性好學,博涉多概覽。

足以證明孔融是一個興趣廣泛,思想活躍之人。孔融的博學與其十足的底氣,為其成為建安七子之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之孔融的出身給了他平視王侯的底氣和自信,成為他思想超前跌蕩放言的原動力。

家學影響及廣泛涉獵讓他即恪守儒家思想,又具有活躍的思維,這些都為他創新思想的形成準備了充足的條件。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二、孔融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吳雲在《建安七子集校注孔融集校注》前言部分,將孔融與曹操關係分為三個階段,從北海相時算起,先是懷疑階段,再是寄予希望階段,最後為反對階段。衛紹生也在其論文中認為二人關係存在一個變化過程。

孔融與曹操的關係大體經歷了融洽、疏離和交惡三個階段,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二人的關係,無疑是正確的。

但他們都是從孔融角度看待二人關係,而忽略了曹操角度,並且這三個階段起點都在孔融任北海相後,對之前的情況卻沒法囊括。筆者認為分為四個階段比較合適。第一階段,相知階段,漢獻帝初平元年(190)以前。孔融少年出名,曹操當有耳聞。

二人雖出身差別很大,孔融身為孔子二十世孫,可謂名門當屬清流。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曹操贅閹遺醜為人不齒,被貶為濁流。但都具有正直敢諫,不畏權貴的精神。《讓縣本志令》雲: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移,平心選舉,違忤諸常侍,以為強豪所忿。建安元年之前,孔融與曹操曾同朝為官。自中平元年(184)起,

孔融先後任大將軍何進掾屬、侍御史、司空掾,中平三年(186)拜北中軍侯,遷虎賁中郎將。

中平元年曹操亦在朝為官,先後拜騎都尉、議郎,中平三年徵為都尉。孔融和曹操既同朝為官年齡相仿,官職上下差別不大。自然應該有不少相識和相會的機會。

漢靈帝光和五年(182),詔舉謠言中,孔融多舉中官親族,曹操為郎,上書切諫說三公所舉奏專迴避貴戚之意。二人相互呼應堪為精彩。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中平六年(186)在董卓專權,謀廢立時,二人都站在同一陣線,反對董卓。雙方共同謀劃沒有,史無記載,但二人此時政見相同,雙方應該都有好感。雖達不到知心相對的程度,但說為相知亦不為過。第二階段相離階段,當在初平元年(190年)至建安元年(196年)。

曹操東歸起兵討董卓。後又討陶謙、徵呂布、劉備,勢力漸雄。

隨著曹操勢力的變化,孔融對曹操的看法發生了改變。認為他終圖漢室不願同路。袁宏《後漢紀》卷二十七:“興平元年……夏四月……徐州牧陶謙與北海相孔融,謀迎天子還洛陽,會曹操襲曹州而止。二人已見疏離。

漢獻帝興平二年,左丞祖勸融有所接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故怒而殺之。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當此之時曹操方破黃巾軍,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羽翼已經豐滿,並且開始表現出非凡的氣象;孔融雖戰士不滿數百,谷不至萬斛,但他不惜勢薄力單,負其高氣,志在靖難。

此時在北海相任上,與曹操情況正好相反。軍事上連遭失敗,但堅決不與曹操合作。

第三階段相融階段,建安元年(196)至建安九年(204)。曹操迎獻帝都許,讓孔融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將其看作興復漢室的希望。先徵為將作大匠,又遷為九卿之一的少府。寫了六言詩三首,郭李分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

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從洛到許巍巍,曹公憂國無私。對曹操大加讚賞。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建安三年(198)孔融《與王朗書》曹公輔政,思賢並立。策書屢下殷勤款至。對曹操的讚揚溢於言表。同時還積極為曹操舉薦人才,如禰衡、邊讓、郗慮等人。並積極參與朝政,提出的很多建議,曹操都進行採納,可見此時二人關係甚為融洽。

尤其當時曹弱袁強,曹操為了孔融不惜與袁紹結怨,可見二人關係之不一般。

有一個疑問需要弄清,興平二年還堅決不與曹操合作的孔融,怎麼第二年就來了個度大轉彎,接受了曹操的徵召與之合作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孔融只是一介儒士,名聲雖大,但政治才能不足,由他在北海時期的表現就能看出,他缺少政治家的敏銳和洞察力。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當年他看出袁、曹終圖漢室,那是因為兩人的表現,成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情。因此曹操一迎獻帝都許,立即讓孔融改變了看法。並且孔融到許後,曹操對孔融非常恭敬,提的意見基本都能採納,也贏得了孔融的好感此為其一。

第二《後漢書孔融傳》寫得很清楚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

孔融應的是朝廷的徵召,也就是漢獻帝的徵召,儘管實際上還是曹操徵召,但畢竟借的是朝廷的名義。對於忠於漢室的孔融來說,即使是刀山火海,他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漢末名將朱儁在董卓之亂中,堅決抗董,及董卓被誅後傕、汜作亂,

陶謙等人推舉朱儁為太師共同對付傕、汜二人,但朱儁拒絕了,卻接受了李傕的徵召。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他說: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後奉獻帝詔到郭汜軍中,勸其與李傕和解,郭汜將其留為人質,即日發病卒。朱儁的情況與孔融相似,二人的心態也應該大致一致。第三前人影響。孔融一生最敬重者乃蔡邕,漢少帝時董卓專權嗜殺,聲名狼藉,

蔡邕還是接受了徵召,後受到了董卓的禮遇,並最終因為董卓事而被殺。

並且先前還有一個例子,皇甫嵩與董卓有隙,當董卓遷都長安後,皇甫嵩也接受了董卓的徵召。前人的做法無論是在示範性上,還是在深層原因上都為孔融接受曹操徵召作了解釋。第四階段相對階段。建安九年(204)至建安十三年(208)。

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野心漸露僭形已彰。孔融又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面。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嘲曹公為子納甄氏書》是二人由融洽轉而不合的標誌。又作《上書請準古王畿事》,操疑其所論漸廣益彈之。後又寫《嘲曹公討烏桓書》、《難曹公禁酒書》、《又書》,處處和曹操對著幹,終至殺身之禍。

若從曹操角度來看,其對孔融的態度只分兩個時期,有用期和障礙期。也是以建安九年操滅袁紹為轉折點。

起初曹操是很想與孔融合作的,曹操當初徵孔融為將作大匠,後又遷為少府屬於九卿的高官,說明曹操對孔融的印象不錯,認為他是個可用之才。但也不排除他想利用孔融的名氣,為他贏得民心,特別是士大夫擁護的目的。

直到看到孔融堅決不與自己合作才痛下殺手,從忌俾孔融到殺孔融中間有四年的時間。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可見曹操誅殺孔融還是猶豫了很長時間的。並且給過孔融警告,讓郗慮奏免其官,又至書孔融,喜怒怨愛,禍福所因,可不慎與!又言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

明顯是在警告孔融,不要再與自己作對。

孔融回書中說:“性既遲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榆次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子產謂人心不相似。或矜勢者,欲以取勝為榮,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爐不欲令酒酸也。”

不滿之意溢於言表。雖任閒職,但賓客日盈其門,海內英賢皆信服之。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曹操忌憚益深,終於在建安十三年由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其罪,妻子皆被誅殺。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孔融與曹操時而合作,時而疏離,都取決於曹操對漢室的態度。

可見孔融與曹操關係的變化正體現了孔融以儒家正統思想為核心的思想特點。

他堅守儒家的忠君大一統思想,並最終為這一信仰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孔融的身世背景,以及他與曹操之間的糾葛

三、總結

孔融雖為士林英雄特傑,自許大志,卻缺乏必要的政治敏感和治國才能。在北海相任時,屢被於黃巾即是明證。其大膽言論本於王充,被余英時譽為他是開魏晉士風的人物之一。

他的高氣傲慢、不謹細行的氣質決定他只能做一個文人。

而可悲的是中國曆代文人對自己的期許都很高,孟子、曹植、李白、杜甫、蘇軾無不如此。文人從政也正是孔融悲劇人生的深層原因。

他不懂韜光養晦,不會玩弄權術,更不能上陣殺敵。只能耍耍嘴皮子,玩玩筆桿子,最終禍從口出,導致身死家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