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西王母梯己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山海經》

在如今大部分人的認知中,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裡地位最高的乃是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玉皇大帝掌管天庭,王母娘娘則手握能夠長生不老的蟠桃園,並且三界十方的女子修行全歸她管轄。

但實際上在宋朝以前,準確點來說是在宋真宗之前,玉皇大帝並沒有這麼大的名聲與地位,跟王母娘娘甚至也不是夫妻,甚至論及最原始的神話地位,王母娘娘要高於玉帝不少,因為王母娘娘的原型乃是西王母。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西王母出現的歷史非常早,在中國最富有神話傳說的古老奇書《山海經》中就有著極大篇幅的描寫,因此被不少人認為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不過如今有不少人認為,西王母跟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王母娘娘形象不太一樣,在《山海經》中西王母並非是神女模樣,而更像是野獸模樣的怪物,《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云:

“(西王母)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

長著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擅長咆哮,頭髮蓬亂戴勝。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那真相真的如此嗎?其實認真想想都知道不太可能。遠古人類雖然對大自然有著天生的崇敬,但也有著難以言說的畏懼,俗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古人們可以接受神話人物身上有一定的代表著自然力量的變異,卻不可能完全崇尚一個怪物。

再者不提其他的,光說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就異常崇高,且在先秦時期的著作《竹書紀年》中,王母是一幅雍容華貴的女帝模樣,怎麼看都跟怪物不挨邊。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而且我們迴歸《山海經》原文,認真結合上下文可以看出,這一段對於西王母的描繪有些斷章取義了。包含著一段的全文為: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注意一下,中間特地有這麼個詞“有人”,這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西王母其實是人類的形象。有人要問,那:“戴勝,虎齒,有豹尾”到底作何解?大家不妨轉變一下思想,如果這只是一些裝飾呢?

很多人似乎遺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對於這些遠古人類來說,能夠狩獵到大型動物是一種非常值得炫耀的榮耀;而且那個時候生產力低下,又不像現在有各種精美的首飾,因此首飾的來源基本都是狩獵大型動物成功後,將動物的一部分戴在身上。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這就等於說首飾的佩戴除了裝點自身外,還能彰顯武力值,表示自身地位與能力。這樣一來《山海經》中關於西王母的描寫就能夠解釋通了:

“在崑崙山上有一個人類模樣的神女,她戴著豹子尾巴、老虎牙齒、還有鳥冠一樣的裝飾物,吼叫聲渾厚,居住在洞穴中,名為西王母。”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不論是豹子還是老虎,在古代都是能給部落居民帶來強烈威脅的動物,能夠殺死這些動物並將其佩戴在身上,足以顯示西王母的強大。因此這西王母說白了就是一位地位比較高、身上首飾比較多,聲音又特別大具有穿透能力的古代一方部落首領。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由於上古時代距今太過久遠,西王母作為一方首領,究竟是在一代代歌頌被神話了形象,還是真的有些玄妙之處,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西王母輩分的確很高就是了,曾經幫助黃帝的九天玄女,其實還是西王母派下去的,從這方面來說大眾對西王母的形象也應當不至於如此扭曲,老祖宗黃帝的眼光總得信任吧?他可能對一隻怪物如此恭敬嗎?必定不可能啊。

說完了西王母,我們再來說回《山海經》。這這部誕生自先秦時期的著作可以說是中華神話體系的源頭,之後幾千年來中國很多神話故事都是從《山海經》中的記載演變而來,而且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表示,《山海經》可能不僅僅只是神話故事的合集,其中記載的許多水文地理以及生物知識都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對得上,這可能是一部關於上古時代的真實記錄!

那麼《山海經》中到底記載了些什麼?這就需要你親自去翻閱了。恰巧,現在《山海經》活動力度特別大,全套4冊插繪註釋版僅需129,單本僅需30塊,是非常值得珍藏的一套經典。中國創世史詩,上古奇幻鉅作,要讀中國神話,《山海經》你一定不能錯過。

《山海經》中出現的西王母,並非野獸模樣的怪物,而是一個大美人

【萬卷】山海經全四冊盒裝書籍 正版中華國學經典書籍全套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