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明康陵在十三陵中的位置

明康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地處僻遠。康陵的地理位置是明陵中最差的,由於山的走勢,康陵被迫採取東西朝向。整個陵寢位於眾山環抱之中,就像處於井底,常年難見陽光,因此這塊地方其實並不適合作帝王的陵寢。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明康陵鳥瞰

康陵後五峰陡峭,稱為“蓮花山”或“八寶蓮花山”。但當地人卻稱這裡是“戀花山”。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間,據傳他在山西大同搶得美女李鳳,回京途中在居庸關將李鳳拋棄。後來李鳳在居庸關生下一男孩後,鬱悶而死。當地百姓為李在居庸關南山坡上立墳,因墳上長滿白草,故稱“白鳳冢”,至今此冢仍是“關溝七十二景”之一。朱厚照死後無嗣,大臣們想起當年的李鳳,便到居庸關找到那個男孩回京即位,就是嘉靖皇帝。陵後的山峰為“戀花山”,是對朱厚照生在花叢,死在花下的嘲諷,而明廷為了皇家的臉面,就把“戀花山”改稱“蓮花山”了。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明康陵神道碑亭已消失,只剩下石碑

明康陵建於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次年六月建成,建築總體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佔地2。7萬平方米。它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康陵建制簡樸,與周圍環境景觀和諧統一。明末,康陵曾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

康陵的明樓型制一如明泰陵,方城比較矮小。陵寢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五孔橋、三孔橋各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一座,亭內豎碑,無字。陵宮建築總體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前面有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門,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案上擺放石質香爐一,燭臺、花瓶各二。方院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臺,城臺之上建重簷歇山式明樓。樓內聖號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康陵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康陵祾恩殿遺址及三座琉璃門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祾恩殿遺址及三座琉璃門近景

明樓後寶城內從排水溝裡側開始向中心部位起冢,冢形呈自然隆起狀。冢前及稍前兩側分別砌有高不及胸的冢牆,牆前正對寶城甕道處建琉璃照壁一座。陵宮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如宰牲亭、神廚庫、朝房等。

明樓由於毀於明末而在清朝重修時又縮小了建制,再加上歷年的破壞,已破爛不堪。明樓內聖號碑有裂痕,還有處已破損碎落。明樓雖然殘破,但牆皮脫落後,人們可以欣賞到款式多樣、字跡清晰、構圖精美的城磚銘文,千姿百態,意趣多變,可以找到多種字型、稱謂、地名,最多的達六十一個字,古樸天成。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石五供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方城

康陵的地上建築雖多有破壞,但康陵陵墓群構造嚴密、設計合理。寶城低矮,雖歷經五百年風風雨雨卻很少露出地下玄宮的破綻,所以它沒有被盜。寶頂上長滿草木,遠古痕跡均被遮蓋。康陵雖地處僻遠,但由於景色絕佳,再加上古磚銘文,使其更富有歷史沉澱。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月牙城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明樓及寶頂圍牆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弘治十八年(1505年),不滿15歲的武宗朱厚照即位。朱厚照即位後沉溺於女色,在太監劉瑾等人蠱惑下,耗資24萬兩銀子在皇城西北建立了豹房,裡面有小帥哥、各族美女、獅虎野獸供武宗娛樂。應州之役中朱厚照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統兵出戰,大敗韃靼軍,立下戰功。為政期間荒淫無道,但是仍時常上朝聽政、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從方城門洞看琉璃門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聖號碑

蓮花山下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寢

從方城上下望

正德十五年九月,武宗在南巡途中一個叫“積水池”的地方捕魚,結果船翻落水,肺積水生病,於十二月底回到北京。第二年(1521年)三月,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31歲,在位十六年,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