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密集解析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擅長以白描手法創作詩篇

,採用大量的通俗語言,不像那些詞意深邃典故又多的作品。白居易生前就整理了自己的作品,他把自己的詩大概分為四類:

諷喻、閒適、感傷、雜律,以《秦中吟》和《新樂府》為代表的諷喻詩,是白居易最為重視的作品

,這是他文集中的核心部分,是諷刺政治和社會的不良現象,關心民心疾苦的詩,非常有名的《賣炭翁》已經被選入了語文課本。

他的感傷詩有兩首代表作《長恨歌》和《琵琶行》,這兩篇作品都收錄在《白氏長慶集·卷十二》。《長恨歌》是他早年出任周至縣尉的時候寫的,而

《琵琶行》是他四十五歲時寫的,這是白居易生平最重要的轉折點

。他前半生是直言敢諫的理想者,是非常勇敢的一個人,從《琵琶行》之後漸漸開始歸於平靜,用今天流行的話說就是向佛系轉變了。

白居易的文集最早編撰於唐穆宗長慶年間,因此稱為《白氏長慶集》,在第十二卷感傷詩中記載了這篇《琵琶行》,這首詩的體裁是歌行體,古樂府中就有長歌行和短歌行,非常熟悉的就有曹操的《短歌行》。

後來以樂府詩為基礎創立了歌行體裁,命名通常用歌、引、吟,或者直接用歌行。

《琵琶行》在白居易文集當中的題目是《琵琶引》

,在詩歌面前還得有序言,《琵琶引並序》,他在序言當中交待了創作背景,

引就是指歌行,所以他在序言最後也直接稱為《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密集解析

《 琵 琶 行 》內容解析與典故知識: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他說元和十年我被降職為九江郡司馬,時間在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此次被貶職跟當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有關,唐憲宗決心削平藩鎮割據,他有這種雄心壯志,元和天子神武姿。他要討伐駐蔡州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沒想到淮西那邊還沒有反應,駐鄆州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先慌了,他竟然派刺客潛入了京城,在元和十年六月初三凌晨,刺殺了上朝途中的宰相武元衡,裴度也被刺傷但僥倖沒有死。

當街刺殺宰相必然震驚朝野,於是白居易上書要求通輯兇犯,他這個行為被當時的執政認為是越職,從規則上來說的話確實是越職

。因為他當時是太子屬官而不是諫官,但

主要是因為他平時寫的那些諷喻詩,很多權貴宦官對他不滿,因為那些人是他諷刺的物件,於是決定把白居易貶為州刺史

,但是任命的詔命剛剛下來,

中書舍人王涯又給他補了一刀,說白居易犯這種原則性的錯誤,不適合做州刺史。於是又將白居易追貶為江州司馬

這裡寫的

“九江郡”

用的是舊稱,就是指江州。

白居易寫的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其實包含了兩次降職,他先是從太子贊善大夫貶為州刺史,再從州刺史貶為了州司馬。

這套組合拳直接招呼到身上之後,白樂天先生感覺有點樂不出來了,從此以後就調整了自己的人生路線,再也不像從前那樣鋒芒畢露了。

要想了解《琵琶行》就必須要說明他這段經歷,才能體會到他當時的低落和感傷,不然白居易的生平太順了,幸福的場景太多容易使我們跳戲,不像杜甫先生用整個生涯展現人生的悲苦。白居易到江州任職的第二年秋天,創作了這篇經典的《琵琶行》。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此處的

“明年秋”

就是元和十一年秋天。

“送客湓浦口”

就是送客於湓浦口的省略句,湓浦是江州的湓水進入長江之處,故址在江西省九江市的甘棠湖附近。

“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錚錚”

就是金玉相撞擊的清脆聲,琵琶撥絃產生的那種聲音

白居易來到這裡送某位朋友,但肯定不是他的好朋友元稹,元稹這個時候正在四川達州。白居易聽到江中的船裡有人在彈琵琶,彈的還是京都流行的曲子。白居易在京城見慣了這種表演,但江州不像京都那麼宏大,被貶到這裡有一年時間了,忽然聽到有人彈京都風格的曲子,趕緊上前詢問,姑娘何方人士啊?為什麼會彈奏京都音樂?在這裡彈奏京都音樂的人不多,能聽出京都音樂的人應該也不會多。所以白居易和這個彈琵琶的人可能有交集的。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倡”:

就是指歌舞為業的藝人,經常跟另一個同類詞優聯合起來用。“

倡優”就是古代歌舞雜劇演員

白居易詢問後得到

了回覆

,對方說自己本是長安的歌舞藝人。她對白居易說起了自己的學習經歷。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介賓短語後置,“嘗於穆曹二善才學琵琶”:

曾經向穆善才和曹善才學習琵琶。

白居易認識在宮廷擔任樂師的曹善才,很可能從琵琶女的演奏中聽出了特點

,於是琵琶女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委身”

就是託身,代指出嫁的意思。賈人就是指經商做生意的人,她說自己年齡漸漸大了,不再像青春年少時那樣貌美,就不能在京都再以歌舞為業,只能選擇嫁給一個商人。

“行商坐賈”,“賈”是有固定經營位置的生意人,當然也可以通稱。

所以琵琶女的家裡是有產業的,只不過古代的商人社會地位不高

,她是年紀大了沒有得選才嫁給商人的。年長色衰,其實也就是二十多歲,古人的年齡觀跟今天不一樣,不管怎麼樣她是一個很落寞的歸宿,白居易跟她交流的非常順利,於是坐下來飲了幾杯,有酒也有故事。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

白居易命人擺酒請她暢快地彈奏了幾曲。

“遂命酒”

,吩咐手下的人準備酒,畢竟是五品的江州司馬,手下還是有幾個跟班的。使快彈數曲,請她即興彈奏一曲。當琵琶女彈奏結束之後,表現出非常哀愁的樣子

“曲罷憫然”

憫然就是哀怨的樣子

琵琶女敘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兒時的歡樂生活已經逝去,如今漂泊輾轉於江湖之間,身心變得非常憔悴。當他把自己的這番經歷說出來,白居易的內心突然受到了衝擊,他聯想到了自己的狀況。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他發表了一番後知後覺的感慨。他是元和十年被貶到了江州,此時是元和十一年秋天,將近兩年。他說我外放到江州做官已經兩年,淡泊自處,隨意而安。本來沒有把外放這件事情往深處想,日子也就這麼過去了,今天聽了你這番訴說,雖然說的是你的遭遇,但細細想來這何嘗不是我的遭遇。

感斯人言,是感斯於人言的省略句。就是被這個人的話所感動。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到了今天晚上,我才感覺到被貶謫的那種感覺。

琵琶女訴說自己小時候很歡樂,長大以後身不由己漂泊江湖。白居易聽完之後,忽然把這種感覺對映到了自身,後知後覺的真樂天派。在江州都已經住了近兩年時間,平時沒有深究自己被貶謫的事情,來到江州以後生活有點麻木,而且他自己還生病了。

而此時琵琶女的音樂和悽婉的訴說,使白居易突然想起自己被貶謫的這件事,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事情,原本在京都好好的任職,現在遠謫千里變成了州司馬,心情變得有些沉重,再加上他在船中飲了幾杯,有感而發寫了這麼一首長詩。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因為自己有相同的感受,所以寫了一首詩歌贈送給琵琶女,共六百一十六個字,命題為《琵琶行》。在過去的很多古籍當中都是凡六百一十二言,屬於刻版時產生的訛誤。《琵琶行》的正文共六百一十六個字,白居易特意為《琵琶行》寫了序言,把時間、地點、人物交代得非常仔細,跟他另一篇虛構的作品《長恨歌》不同,《琵琶行》的故事是寫實的。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潯陽”

就是今天江西省九陽市的潯陽區,

這裡有一座著名的潯陽樓,就是《水滸傳》裡宋江題反詩的那座樓,其實白居易也在這座樓裡題過詩

,沒有想到被一個綠林人士給搶了風頭,潯陽是江州的治所,它旁邊還有一個彭澤縣,陶淵明曾經在那裡做過官。

他是在這年秋天的傍晚來到江邊送自己的朋友回家,這位朋友是要乘船從水路出發,這是唐人慣用的出行方式,此時是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特別描寫了江邊的景色,因為景色往往是跟人的感情相照應的。

江邊的楓樹和荻花被秋風吹動,發出了瑟瑟的聲響。

他這裡描寫了兩種不同的植物,楓葉到秋天的時候就會變紅,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許多人喜歡在秋天的時候看紅葉,也留下了很多關於紅葉的詩句:“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楓葉已經成為了秋天的標配植物,

秋天寫別的樹都寫落葉,只有寫楓樹的時候寫紅葉,連植物紅起來的時候都是有優勢的

,除了滿眼紅彤彤的楓葉,還有另一種顏色與之相配。大自然的色彩是任何設計師都要仰望的。

“楓葉荻花秋瑟瑟。”:

另一種植物是江邊的荻花,荻是水陸兩生的禾本科植物,荻花開後會漸漸呈現白色,而且荻花的質感非常好。

荻和蘆葦是不同屬的植物,荻花的造型比較文藝,微風一吹長髮飛揚。而蘆葦的造型是比較粗獷的風格

《詩經》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本來就有蘆花和荻花兩種解釋

。”紅色的楓葉和白色的荻花,強烈的對比色調,白居易在這種秋意濃濃的場景下,送自己的朋友來到了江邊,本來就是以離別開場的。

白居易《琵琶行》|密集解析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主人下馬客在船。”:

是互文的修辭手法,主人與客人下馬登船。白居易為朋友餞行,酒菜肯定已經準備好了。《赤壁賦》裡說東坡先生有酒無餚,而這裡白居易是有酒無樂。

“舉酒欲飲無管絃。”

舉起酒杯的時候突然覺得缺點什麼,原來是沒有音樂助興。管絃就是指樂器,他在京都的時候經常欣賞音樂,到江州以後待遇沒有從前好,送客的時候下意識地要點音樂,但是端起酒杯空氣突然凝固,只能聽到瑟瑟的秋風,他的心情頓時有點低落,覺得這送行酒沒有達到送行的效果。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他說這酒本來就喝得不痛快,又想到兩個人馬上要分別,心頭湧起一種悽慘的感覺,再看向船外的大江茫茫無邊,月亮已經沉到江水之中扭曲變幻著形態,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可見白居易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高的,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儀式感還是要的。但他不是王維那種全能型的藝術家,如果是王維的話,這個琵琶可以自己彈。音樂這個事情白居易搞不定,兩個人正在為這個事情糾結,事情發生了轉機,生活就是這麼有趣。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這幾句是一連串的視聽動作,兩個人忽然聽到水面上傳來琵琶聲,正在這裡為沒有音樂而苦惱,琵琶聲就從大江之上傳了過來。琵琶果然是最有魔力的樂器,持國天王就抱著琵琶,主客二人本來就已經飲了幾杯酒,再聽到這琵琶聲之後,精神就被琵琶聲所感染了,沉迷其中有點出不來的感覺。

“主人忘歸客不發。”:

自己本來是送客的卻忘了回家,客人本來是要出行也忘記了開船,可見這段琵琶彈的是非常好的。

“尋聲暗問彈者誰。”:

這裡有一點爭議的是“尋聲暗問”,

通常被釋為辨明聲音方向後,悄悄詢問彈奏者的身份

,所以這裡有個問題。當時兩條船距離比較遠,外面又是秋風瑟瑟,

如果是悄悄地問,那對面的船上很難聽見的。所以此處的暗問也有釋義為在黑暗中發問

。白居易順著琵琶聲傳來的方向,朝著昏暗的江面大聲詢問,是誰在演奏。此時已經是傍晚天黑了,這突然一噪子誰不害怕啊。

“琵琶聲停欲語遲。”:

他的聲音傳過去之後,對方接受到了聲音訊號,琵琶聲突然停止,但是半天也沒有任何迴應,這段細節是非常豐富的描寫。先是琵琶聲從江面傳來,主客二人沉迷其中,再是發聲詢問演奏者的身份,中斷了琵琶的演奏,大江之上重歸靜寂。

當然對於白居易來說還得打破這種靜寂,所以有了後面的動作。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喊了半天沒人迴應,於是他決定採取實際行動。他開動自己的座船,循著剛才的聲音方向,慢慢靠近了琵琶演奏者乘坐的船。使自己的船向對方的船靠近,吩咐手下的人掌燈,重新準備酒菜擺設宴席。

回燈也有的版本是移燈,用燈火照亮船的前方

,使雙方都能進入可視範圍。

白居易喊了好幾次,估計是把自己的情況也都說清了,本人是江州司馬,不是壞人,請您出來見個面。對面船裡的人考慮再三,同意了請求。但是保持著相同程度的矜持。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萬喚”:

說明他確實喊了半天,對方不是馬上衝出來的,而是緩緩從船艙中走出來,可以想見燈火闌珊之下,又在秋風蕭蕭之中,有一個人衣帶飄飄而至,燈下看美人愈加三分顏色,有足夠美好的畫面。而且他還採用非常藝術化的登場方式。

“猶抱琵琶半遮面。”

用手裡的琵琶擋住了半邊臉,更加增添了藝術美。琵琶是中國傳統的彈播樂器,

揮手向前撥絃稱為批,把手拉回來向後撥絃稱為把,由批把這個音演化為琵琶

魏晉時期從西域傳來一種梨形的四絃樂器,跟中國固有的古琵琶融合,最終形成了後世熟悉的這種琵琶。琵琶主要是四弦形制為主,也有五絃琵琶,白居易也有詩寫過五絃琵琶。

日本正倉院現在有一把唐代五絃琵琶,是當年大唐天子賜給遣唐使的,它不是當時中國最好的琵琶,但是因為中國歷史的戰爭規模太大,木質的東西在我們這邊很難儲存,所以目前只有這麼一把存世,它背面是非常精美的紋飾,大家可以想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

白居易《琵琶行》|密集解析

其實中國古代造字都是有原則的,很多彈撥樂器都帶珏字頭,

就是說彈絃樂器的聲音就像兩塊玉相撞那麼清脆

。唐代有很多從西域來的琵琶大師,這位琵琶女就是跟他們學習的,琵琶的聲音非常清脆具有穿透力,白居易對演奏的細節有特別的描寫,這是他擅長的寫作技法。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sì)

,似訴平生不得志。”

不愧為唐朝最有名的通俗詩作者,先從琵琶的具體部件說起,

他對琵琶演奏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在京都的時候經常聽

,我們不懂琵琶的人連部件叫什麼都不會知道。

轉軸撥絃三兩聲。琵琶頂部有用來上弦調音的絃軸,每個絃軸控制一根弦,轉動絃軸改變弦的張力給琵琶調音,調音之後先撥絃試試音色,這叫轉軸撥絃三兩聲。

白居易《琵琶行》|密集解析

“未成曲調先有情。”:

但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人調音很熟練,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曲子,但是已經傳達出優美的音色,叮地一聲就能使人心情激盪,人家連試音都是高質量的,而

白居易能聽出來高質量,也是具有相當的音樂水平的,至少是具有很高的欣賞水平

,完成了調音就要開始演奏,就不再是撥絃三兩聲了,而是開始連續撥絃形成曲調。

“弦弦掩抑聲聲思(sì),似訴平生不得志。”:

琵琶的弦最初是用絲絃,所以古籍當中都是用絲字旁的絃,後來出現更加亮的金屬弦。弦弦掩抑聲聲思,

說她每次撥絃的聲音都表達出深沉憂鬱的情感

,思有一箇舊讀音(sì)。

“似訴平生不得志。”:

她彷彿是在訴說自己生平的不幸遭遇,有的版本也寫作似訴平生不得意,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說從琵琶聲中聽出演奏者的心情,白居易的鑑賞能力是很強的,而琵琶女的演奏水平更高。接著就是寫她非常細緻的彈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