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學術圈的20個“奇怪現象”

「來源: |翻譯教學與研究 ID:fanyiluntan」

本文來源:李現的小迷妹 、學術星球

轉自:學術有意思、墨香學術

學術圈是一個非常複雜,但卻極力主張自己單純清白的領域。當別的行業囂張地喊著“這就是社會”而目露兇相時,學術圈往往猶抱琵琶半遮面,院士、“長江”、“帶頭人”、“會長”們依舊不厭其煩微笑著、鼓勵著、期許著年輕後輩要坐住冷板凳、要甘於清貧寂寞、有實力總會出頭。

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倒不如總結一下我個人發現的做學問時的20大迷思。當然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我們曾真心對待過學問的話,這些迷思就有可能真的是迷思;但如果我們不曾付出真心,也就說不上迷思,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常識罷了。

1.

將做學問和做教授等同起來,模仿名教授的寫作風格、說話口吻,以名教授的生活樣態模擬並規劃自己未來人生。這裡就有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真的不學無術,喜好廣交朋友,與隨和的長輩和有心思的同輩稱兄道弟、同聲相和同氣相求。

另一個極端是真的死學術,把做學問的純粹與求真等同於為人處世上的純粹和求真,最後搞到自己班級民主測評,相互打分裡永遠倒數。

可以說,前一種極端是把做教授等同於做學問,後一種極端則是把做學問等同於做教授。

2.

將會一門英語之外的外語等同於做學問,這種人常常在課堂發言、會議評論、網友互撕時指出,“xx概念的拉丁文是oo,德語是yy,它的本意是nn,你們的理解都有問題!”

這種觀點reasonable,但nonsense。 因為反過來可以思考:我們每個人都熟練漢語,但為什麼我們沒能成為狄百瑞、包弼德、史景遷?更何況這幾位的漢語水平究竟如何,已有朋友指出過。

3.

將熟讀某一部別人不知的文獻等同於做學問,這和語言崇拜類似,往往認為讀了某本書、掌握某個語言、看了哪篇文章,自己就可以縱橫天下無敵手,好像練了九陰真經的郭靖和楊過。

且不說這種以一知充百知的方式是否可取,在各行各業高度精密化、專業化發展的今天,我們真的相信有什麼材料是我懂你不懂的?即使不懂,谷歌百度一下獲得的結果是不是都比一個學者積年之功研究一個文獻的心得體會要多?

4.

方法崇拜,總認為世界上有一種神秘的方法,掌握了它自己就“會”做學問了。這個方法可能來自某個名師、某本著名著作或某個流傳甚廣的重大學界逸聞——奇怪,為什麼它不能來自於普普通通的老師、被人忽視的著作或日常瑣碎的細節之中呢?

如果熟讀維特根斯坦的書就可以學“會”做學問,那麼研究生專案停辦,每人發一本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豈不更好?

而且,為什麼不是從《邏輯哲學論》中學“會”做學問呢?我讀《論確實性》可不可以呢?

5.

名師崇拜,世界上道理就那麼幾條,但別人說不管用,非得知名教授親口說出才覺得有道理、應當聽從。總認為知名教授手中掌握著開啟學術的秘鑰,這個東西似乎傳男不傳女,要麼隔輩單傳,要麼只給入室弟子,反正只限於少數之中的少數才能知曉,因此不僅要讀名教授的書、聽他們的講座,還要念他們的研究生,此外還要加人家微信、去人家辦公室嘮嗑……

然後名教授說“你該讀點兒書了”,對,“我該讀點兒書了”,回家後在日後準備出版的題為《在某某教授身邊的日子》的日記本里寫下這句話,並批註:某教授親口囑咐!

6.

書單崇拜,總覺得按照某位老師,最好是海歸、長江、大佬而非身邊同學、師兄、普通青椒,所開列或拼湊的書單閱讀,就可以掌握一門學問、一個領域。讀不讀的不重要,但就愛蒐集書單,有一種一個概念可以抻扯出十來本書的那種淵博。

當你問他,“黑格爾辯證法是什麼意思?”他說看看精神現象學、邏輯學、歷史哲學、法哲學、恩格斯的“德國古典哲學終結”、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版跋……

你又問,“黑格爾的自我意識是什麼意思?”他說,看看精神現象學、邏輯學、歷史哲學、法哲學、恩格斯的“德國古典哲學終結”、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版跋……

7.

將導師能力等同於自己的能力,考學就要考名校,進了名校就要找名師,什麼是名師?名師就是既在學界呼風喚雨,又能在學校行政事務上牽三掛四。

這種人往往在拜入某師門前同你點頭哈腰、您前您後,拜入該師門後與你形同陌路。

更有甚者,將導師研究方向、導師研究方法、導師研究結論視為做學問的唯一方式,舍此便是不純粹、野路子,

大有女秘書誓死保衛總經理的覺悟。

8.

將搬磚等同於學術,忙於折騰導師的專案課題,頭天白天寫文章掛課題名稱,晚上貼發票,第二天白天報銷發票繼續寫文章掛課題,簡歷寫了長長的幾十頁,問及領域基本問題一無所知,更遑論對基本問題持有何種基本立場。

nature、science、中國社會科學發了一大堆,自己還是找不準問題,除了幾篇文章、幾個課題涉及到的內容外,一無所知。

9.

將刻苦等於學術,每天朝九晚五甚至996、007,鉚著一股勁兒,似乎只有宵衣旰食、一天讀一百篇文獻才是做學問。

reasonable,但是nonsense。

高中的時候我們都刷了上萬道數學題和英語題不是嗎?但我們成為陳景潤或許淵衝了嗎?

觀點|學術圈的20個“奇怪現象”

10.

把開會真的當做了開會,只去寫報告、作報告、念報告、聽報告,還認真記錄報告,一心以為開會真的是在交流學術,人家安排你評議,你張嘴就說;人家安排你發言,你絲毫不掩飾自己立場。絲毫沒有注意到核心期刊編輯身邊圍繞著的你的同齡學友,以及食堂裡看似雜亂落座但卻內有區隔的一組組成群結伴的同輩學人。

11.

把翻譯等同於學術,挑出譯作幾個毛病、看到譯者沒有注意的微言大義、對原著幾個詞彙心有所感,就自覺高人一等,不吐不快;一面謙虛地將自己的細緻、認真稱為微不足道的美德,另一面則竊喜“這個世上可能只有我最細緻、最認真”。

同樣這reasonable,但nonsense。翻譯是翻譯,學術是學術,重疊但不能等同。

12.

總是強調自己研究的是問題,而不是哪一派理論;總是強調自己有中國問題意識,而不是從哪一派理論出發,用這些正確而美好的詞彙掩蓋自己外語水平低下、學科基本知識貧乏、文獻綜述不紮實的真實情況。用只關心中國問題為自己自絕於學術趨勢、學界發展和時代打掩護。

13.

用“鐵杵磨成針”、“以一當百”、“理解的深刻”來掩蓋自己死守一本書、一個方法、一個領域的狹隘,為自己學術視野不夠廣闊、不具備前瞻性、偏激矇昧辯護。

14.

將學界大佬公開場合發言、發表的每一句話都謹記在心,真的按照大佬指的方向展開學術研究,為邁向xxx的yyy添磚加瓦。

15.

翻看學術期刊,以上面發表文章的水準來要求自己的寫作,真的以為自己寫成那個樣子也能發表。

16.

看到新聞報道80後、90後某某青年才俊,又是長江又是博導,崇拜、豔羨、自卑之情交融混雜而至,真的以為自己如此平凡墮落、如此不堪,卻沒有小人之心一下,比如留意才俊公開的身份履歷、人際關係、師門網路等等。

17.

遭到連環退稿,真的喪失信心,以為技不如人、祖師爺不賞飯。

18.

做學問總想著打通中西、融貫古今、提升境界、關懷歷史、救濟蒼生、追尋生命的意義、宇宙的本質……拜託,我們是做學術,不是信仰宗教,哪一門學問都管不了這麼多的東西。

19.

總覺得自己的文章慢慢寫就能寫好,總覺得自己是掃地僧,十年不出手,一出手就天下我有。其實根本不會如此,沒有人能寫出一篇被所有人交口稱讚的文章,特別是在這個審稿人拿著錢專門找你“麻煩”的peer review時代,不去胼手胝足地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一篇又一篇寫作,誰也不會寫出技驚四座的文章,如果有,也只是傳說。

20.

總以為一篇文獻中提到的xx影響因素、xx後果“有以下三點”,就真的只有這三點,就如本文說有20個迷思,就真的會有20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