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察言觀色

基本的察言觀色

在現場型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會議,談話,事務辦理等),自己腦子在動,嘴巴在說,同時還得要保持觀察對方,對對方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做出及時分析判斷和相關反應,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察言觀色。

察言觀色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方要傳達某個資訊給你,若是直接說出來,話可能有點不好聽,甚至會得罪人,不能直接說,那就只有間接表達了。於是,在語言上話裡有話,或是指東說西,或是用眼神,表情,特定的行為動作,對你進行提醒或是暗示,希望你能夠明白,同時也是給你留點面子,例如:

1.對方希望你離開現場,先出去迴避一下,直說出來不好聽,往往會讓你出去找個什麼東西(是四處找一找,而不是明確的讓你拿來),或是去辦個什麼事,總之是有個正兒八經的理由讓你離開一下。此時可主動表示一下:“好的,那我先去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搞定。”若對方表示不著急,那就說明你最好是別回來了,若是對方表示認同你的時間安排,預留的這個時間夠了,到點你再回來就行了。

2.對方覺得現場有危險,讓你先行離開,往往會讓你出去買東西,而且是個不好買到的東西,例如某個陌生牌子的香菸,故意給你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讓你趕快走。

3.對方低頭看手錶,或是明顯的打哈欠了,把記錄本合上了,把筆帽蓋上了,說話開始總結了,或是把腿開啟準備要站起來,都說明談話要結束了,你就別再一個勁的說下去了。

4.對方突然遞張紙巾給你,可能是你臉上粘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眼屎、鼻涕、嘴角的泡沫,或是下巴上粘了飯粒什麼的。那就趕緊接過來,把這幾個有嫌疑的地方擦一下,或是找個理由去盥洗室全面檢查一下。

5.你提出了某個請求,對方沒有痛快的答應,這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就是拒絕的意識。

6.對方當著你的面,對另外一個人說:“這事我得單獨和你談一下。”那你就趕快起身離開吧,若是對方說完這話以後,再看你一眼,那就是在催促了。

察言觀色的第二種情況,就是根據對方的狀態,自己做出相對的調整。例如觀察到對方臉上出現明顯的不耐煩,生氣、煩躁、冷漠,嚴肅等表情時,這是對方當前情緒的直觀體現。自己則要基於對方的表情狀態,及時作出對應的調整。例如,收斂笑容,表情也開始嚴肅(但不能出現冷漠和不耐煩的表情),說話也不要再開玩笑了,不講故事,簡潔表述,直奔主題,並且要對溝通時間進行壓縮。也就是按照匹配對等的原則,對方表情嚴肅,你也嚴肅一點,對方直奔主題,你也就別饒彎子了。若是對方一臉開心,你也就別說些不開心的事情了。

不然的話,對方這麼明顯的在展示情緒,你卻不理會,人家嚴肅,你嬉皮笑臉;人家開心,你非得說點讓大家都不開心的事情,這不明顯給自己找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