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小人物活得艱難,抵抗不了大人物的仗勢欺人,但誰也不能忽略小人物的愛子之心,愛可以讓他們苦中取樂,也可以讓他們奮起反擊。

李維傑是《誤殺》中的小人物,也是一位平凡不擅表達的父親,唯一一個愛好就是看電影,沒有太大的本事,但當家人遇見危險時,他也可以奮起反抗,把妻子和孩子擋在自己的身後。

《誤殺》雖是一部翻拍的電影,

沒有改變原版電影《誤殺瞞天記》的故事框架,但改動了一些細節,人物性格上做了改變,使其更符合中國式的父母,讓電影更符合國人觀影口味,可以稱為“翻拍國產電影的典範”。

相比以往的懸疑劇,一開始兇手是未知的,正向尋找線索捉拿兇手的故事框架,《誤殺》是一開始就告訴了觀眾發生了命案,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是要反向處理,隱藏證據,阻止警察破案的故事框架。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李維傑為保護失手誤殺了素察的女兒,設計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據,洗脫家裡人的嫌疑,而女警長拉韞既是為了找到兒子素察,也為抓到兇手,盯上了李維傑,想法設法尋找證據,而《誤殺》就是一部以李維傑為主視角,與拉韞對峙,掩藏證據的電影。

表面上看《誤殺》是一部懸疑犯罪,實際上探討的是人性中的善與惡,很多時候善與惡只在一念間,只看我們怎麼選擇,從什麼角度看問題。

站在李維傑的角度觀看自此片,我們會為他不被抓到證據開心,但站在拉韞的角度,則是希望壞人落網,但在好與壞之外,電影也展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權力地位無關,是一種本能。

一、不擅表達的父親,願為愛而戰

李維傑是一位不擅表達的父親,隨著女兒平平的長大,他與女兒間的距離變遠,女兒不再信任他,遇到了問題也不會再找他,他意識到了這種疏遠,卻不知道怎樣解決,重新建立起這種信任的卻是一件意外的發生。

有很多父親像李維傑一樣不善表達,

不會像母親一般體貼溫柔,表達愛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孩子也很容易忽略他們的關心,但他們卻會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愛。

平平在一次聚會後,被素察侵犯並拍了影片留證,之後對方還用影片威脅她,平平害怕慌張的不知道怎麼辦,在母親的一再詢問中告訴了母親阿玉,她以為素察能夠畏懼大人,刪除影片,放過女兒平平。

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場見面,打碎了兩個家庭的平靜。素察沒有絲毫的懼怕,反而對阿玉和平平動起手來,平平誤殺了素察,而李維傑是在事發之後趕回家才發現了這件事。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為了不讓素察再次傷害自己的家人,他決定運用自己看電影所學到的知識,銷燬證據,製造不在場證明,讓這個家再次迴歸短暫的平靜生活。

李維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明白,

素察的父母有權有勢,而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只能夠勉強維持生活,無論有什麼樣的原因,都不會得到公平對待,一旦被素察的母親拉韞女警長找到證據,那麼他的家人不會再有安寧之日。

他只能用這種方式守護家人,但他也知道,自己與拉韞的較量才真正開始。於是他讓家人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模擬審訊室問話,教妻子和女兒面對警察問話時要怎麼回答,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中。

拉韞找不到證據證明他們是有罪的,周圍的人都可以為李維傑作證,小人物李維傑憑藉自己的聰明贏得了女警長拉韞,讓大家成為自己一家人的不在場證人。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李維傑與拉韞的這場搏鬥,是正與邪的鬥爭,也是兩個父母間的鬥爭。李維傑或許沒什麼太大的本事,但誰都不能否認他對女兒的愛,對妻子的愛。就像是他對妻子說:“我是一個沒本事的人,也沒能讓你們過得好一點,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在這場搏鬥中,李維傑贏了,贏得很漂亮,他保護了家人,沒有毀掉女兒的人生。不論事情的對與錯,只從家人這個角度看待此事,李維傑這個父親平時做的或許不夠好,

但在保護女兒這件事上,他很稱職,他沒能給家人好的生活,卻給了家人滿滿的愛,家人在他心中是第一位。

每個人對家人的定位不同,有人認為事業權力大於一切,也有人認為家人孩子排在第一位,其他什麼事都要往後排,顯然,李維傑是後者,家人大於一切。

二、女人雖弱,但為母則強

如果一個女子柔弱,沒有權利和本領,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欽佩的力量,但如果她是一位母親,那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當女人有了孩子,哪怕她本身柔弱,也會因為孩子而變得堅強起來,會為了孩子付出一切。

阿玉是傳統式的母親,沒什麼本事,在電影中的存在感不強,很容易讓人忽略,但她為女兒出頭的兩場戲卻讓人印象深刻。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一場是女兒平平告訴她,自己被素察威脅了,她陪女兒一起去倉庫等素察。看到素察時,阿玉依舊帶著一絲害怕,眼神有所畏懼,但還是勇敢地對素察說,我不管你是誰的孩子,但如果你敢碰我的女兒,我就跟你拼了。

此時的阿玉雖然很害怕,也不符合她以往的性格,但是為了女兒她什麼都不怕,她只想讓對方收手,還給自己女兒一個平靜。

如果說,此時的阿玉只是一個母親為女兒出頭的衝動式勇敢,那麼後面她和拉韞的對抗,則是隱忍後的爆發。

拉韞拿著平平的影片威脅她,如果再不說出真相,那麼很難保證影片不會流露出去。聽到此話後,阿玉挺身站在女兒身前,憤怒地看著拉韞,而拉韞繼續抑著憤怒,緩緩地說:“你現在一定很瞭解我的心情,畢竟你也是一位母親,你應該知道,為了自己的孩子,我沒有任何做不出來的事情。”

阿玉聽後,咬著牙狠狠地說:“有的孩子是孩子,但有的孩子就是禽獸。”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這是一場母親與母親的對決,阿玉雖然是普通的小人物,沒有拉韞的強勢,但當她為自己女兒對上拉韞,她的氣勢絲毫不輸拉韞絲毫,反而是拉韞在對視中有著心虛,率先轉身離開,用暴力手段逼問真相。

這個世界上最不可被忽視的就是一個母親愛孩子的心,

她們或許只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一個人,甚至很多時候會被忽視,但她們都願意為孩子付出,願意為了孩子奉獻自己,為了孩子的前途,放棄自己的夢想和愛好,

只為能好好照顧孩子

這時的她們就是一位不懼生死,充滿鬥志的戰士,她們不會去想自己的力量是不是強大,她們只知道,

如果有人欺負她們的孩子,她們就會把自己變成孩子的盔甲,替孩子扛下所有的痛,只願孩子不再受到傷害。

三、為愛瞞天過海,也願為愛投案自首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李維傑與拉韞的搏鬥,阿玉與拉韞的對抗,都是因為愛,他們是普通卻又平凡的小人物,但他們對孩子的愛不輸於任何人。

李維傑消滅證據是因為愛,最後選擇自首說出真相也是因為愛,洗脫嫌疑,掩藏證據是為了保護大女兒平平,最後又主動去自首是為了小女兒安安。

對李維傑來說,

他做這一切的原因就是為了愛,他心中有著自己的一杆秤。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對於李維傑的結局,網友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李維傑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聰明,有人說他是為了愛,也有人說是為了電影過審。但相比其他兩種說法,李維傑為愛自首的說法更靠譜一些。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李維傑給家裡打電話,但怎樣都打不通後,急忙打車趕回家,從這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維傑很重視家人,不會把此事當成小事看待。

緊接著,李維傑回到家知道了全部的事情,阿玉從衝動中清醒過來,想要報警自首,但李維傑聽後直接拒絕了,他的原話是:“現在報警,你連坐牢的機會都沒有,死的可是警察局長的兒子。”

簡單一句話說明,

李維傑更能認清在這種情況下報警,一家人誰都逃脫不了,也不會有解釋的機會。

但當李維傑決定自首時是什麼時候呢?那時候,拉韞失去了權力,成為一個普通人,他們無法再傷害自己的家人。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另一個原因是安安為了得到他的獎勵,開始說謊,偷偷塗改考試成績,並且沒有絲毫的愧疚之心。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安安的行為讓李維傑意識到,小女兒安安說會了撒謊,是因為他們做了壞榜樣,讓小女兒在不知明辨事非的年齡,受到了錯誤的教育,即將走向錯誤的道路,為了給安安做個好榜樣,

李維傑用行動告訴安安,做了錯事,說了謊是要付出代價的,不能為了達到目的說謊,做錯事。

在電影的最後,李維傑有這樣一段獨白,他對平平說:“我多麼想你像小時候一樣信任我,依賴我,可沒想到,我們父女竟是透過這樣一件事,才重新找回過去的信任和依靠,是爸爸對不起你,讓你失去了對我的信任,希望這件事,能讓你真正長大,不再懼怕生活裡的任何經歷。”

他自首是希望大女兒能夠透過此事學會長大,不再害怕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也希望小女兒能有正確價值觀,不要慢慢長成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折手段的人,更不希望把小女兒養歪了。

《誤殺》:小人物為愛奮力一搏,事有對錯但愛無對錯

《誤殺》並不是一部只讓人判斷誰是誰非的電影,或者說,關於李維傑是好還是壞,並沒有標準答案,只看我們情感上更傾向於誰,當我們被他對孩子的愛所打動時,我們看到的就是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家人的絕地反擊。當我們只分對錯時,看到的就是一個可怕的男人利用了所有人。

但造成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失敗,造成了兩個家庭的痛苦,素察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毀掉了素察,也毀掉了李維傑一家人的平靜生活。

事情可以分對與錯,愛的方式也有對錯之分,但愛沒有對與錯,只有懂不懂得愛,會不會愛。

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識到,自己愛的方式是否可取,只是一味地用自認為正確的方式愛孩子,卻忘了愛的方式很重要,如何以自身做榜樣教育孩子也很重要。

錯誤的教育方式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會是孩子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