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亞速鋼廠,全名也叫亞速斯塔爾冶金工廠,該廠坐落於烏克蘭第十大城市的馬裡烏波爾。

作為頓涅茨克州第二大城市的馬裡烏波爾,該地地處卡利米烏斯河與卡爾奇克河的河口,東臨亞速海,西望第聶伯河,是聯通克里米亞與頓巴斯地區之間的陸地交通要道。

不僅如此,在馬裡烏波爾西北不遠的第聶伯河附近,有著歐洲最大之一的克里沃羅格鐵礦區,該礦區鐵礦儲量約260億噸。

而在馬裡烏波爾北部的頓涅茨克州,有著已探明儲量為420億噸、烏克蘭面積最大、採煤歷史最久的頓巴斯煤田,這座煤田因盛產無煙煤和高質量燃煤在全蘇聯時期就享譽盛名。

並且,據烏克蘭港務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每年全烏克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黑色金屬透過馬裡烏波爾出亞速海,走黑海,再經過土耳其海峽和地中海等洋域,將大量優質的鋼鐵和煤炭賣往歐美等國。

正是因為馬裡烏波爾水陸區位優勢明顯,十分適宜發展冶金業,因此,從1897年起,美國人看中了馬裡烏波爾得天獨厚的條件後,便在此地大辦綜合性機械製造企業,此後憑藉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人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1935年蘇聯第一臺250噸級傾動式熔煉爐正式在該廠投產,從此,亞速鋼廠逐漸跨入冶金時代的行列。

不過,此時的亞速鋼廠主要生產民用鋼鐵材料,並不涉及到軍用特種鋼材的生產。

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1941年,因戰爭規模的需要,亞速鋼廠全面轉型給蘇聯軍隊生產特種裝甲鋼材。

不久,在德軍佔領馬裡烏波爾前,蘇聯方面便將這座鋼廠的大部分生產裝置整體拆除轉移至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等地區。

直到1943年馬裡烏波爾獲得解放後,身處西伯利亞的亞速鋼廠才逐漸回遷復產,並源源不斷向前線製造急需的裝甲鋼等特種鋼材。

二戰後,亞速鐵廠逐漸拓展到佔地面積11平方公里,經過90多年的發展,亞速鋼鐵廠成為歐洲最現代化的鋼鐵廠之一。

和平時期的亞速鋼廠每年產鋼400萬噸、鐵水350萬噸、軋鋼120萬噸,總產量幾乎相當於非洲十大鋼廠總量的三分之一,從產鋼量和悠久的歷史來說,亞速鋼廠算得上歐洲數一數二的大鋼廠。

另外,亞速鋼廠地錶廠區共有41個廠區 ,其中,各種倉庫、高爐 、煙筒和發電廠等高大建築80座。

如果只是光看亞速鋼廠地表建築倒也覺得平平無奇,與其它大型鋼廠並無二致。可問題的關鍵是,亞速鋼廠不是普通的鋼廠,它表面不僅有龐大的地表設施,地底下也有著號稱可防禦核彈的龐大地下防禦工程。

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關於亞速鋼廠地下防禦工程有多厲害,現在各種資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宣稱,亞速鋼廠頂部“是幾十釐米厚的鋼板”;有的宣稱,亞速鋼廠“有閉環生態系統,躲在裡面的人可以生活百年之久”;還有的宣稱,亞速鋼廠“地下能再容納一條鋼鐵生產線”……

各種說法不一而足,越傳越離譜。

且不說別的,幾十釐米厚的鋼板拿來做屋頂,這重量會讓廠房的承重結構會離譜到什麼地步,而廠房內部的採光通風又會難辦到什麼地步。

“有閉環生態系統,躲在裡面的人可以生活百年之久”的說法謂之離譜至極,裡面的人難道是千年老妖嗎?用不著外面的任何資源?

更離譜的是,竟然有人說亞速鋼廠的“地下能再容納一條鋼鐵生產線”。不考慮軋鋼車間啥的,難道就連高爐電爐這樣的大傢伙都能搬到地下去?退一萬步說,即便拋開所需的龐大空間問題不談,冶煉的時候對純氧的要求極高,搬到地下怕是會分分鐘耗光所有的氧氣吧?縱使鋼鐵煉成了,恐怕人也得沒有了吧?

因此,綜合來看,網上有不少違背常識的臆測資料既誤導了公眾常識,又極度誇大了亞速鋼廠的恐怖之處。

誠然,亞速鋼廠確實有其獨特、厲害之處,它的獨特、厲害之處就在於二戰後,蘇聯斥巨資按照防核彈的標準來修建的,為了防止核輻射就必須得深挖,而這座亞速鋼廠地下工事的內部詳細構造,國內目前並無官方權威解讀。

所以,亞速鋼廠下方的地堡構造詳情,我們不甚瞭解,但統一的說法是,鋼廠下面有一座深達數十米的6層隧道系統,而此後的克里米亞事件後,北約又秘密幫助烏克蘭對亞速鋼廠進行了重新加固和改建,改造後的亞速鋼廠地下隧道配備了食品、發電機、抽水機、製氧機、武器彈藥甚至戰地醫院,加上至少能容納一千人以上的規模,如果烏克蘭軍隊在裡面打起游擊戰,佔盡地利優勢的烏軍,將會是其它國家軍隊難啃的硬骨頭。

如果派出軍隊士兵進入地道實施強攻,進攻的一方勢必會損失巨大;如果放棄強攻圍而困之,戰事拖得越久對進攻方來說反而越不利。

對於這樣隱藏在地底下的地下工事,現代化作戰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針對地下工事,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為了對付蘇聯導彈發射井,挖空了心思試圖研製一種能鑽入地下摧毀對方的武器。

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全世界鑽地彈的種類與型號多達數十種,美國也終於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鑽地彈GBU57,這種鑽地彈的重量多達14噸,可以鑽透40米以上的堅固岩石層,即便把指揮部設計在山體裡,也不一定可以抵擋這種武器的襲擊。

而俄羅斯也緊隨其後,在Kh-59空對地巡航導彈基礎之上,研製出了專用鑽地彈Kh-59MKM。

事實證明,鑽地彈的威力確實十分恐怖。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慘無人道地對躲藏在防空洞內避難的平民發射了兩枚鑽地彈,結果導致上千名伊拉克平民在襲擊中喪生,甚至就連屍骨都幾乎為之不存。

在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中,美軍使用的5枚型號為“傑達姆”(JDAM)的炸彈就是一種鑽地彈,其爆炸之慘烈,傷亡之慘重,國恥之刻骨銘心,至今都令國人憤慨難平。

因此,如果拿鑽地彈去對付亞速鋼廠地下工事,按常理說,勢必會給躲藏在地下的烏軍造成難以逆轉的巨大殺傷。

實際上,倘若用鑽地彈轟炸亞速鋼廠,不僅難以起到應有的震懾效果和作用,反而會因昂貴的成本付出而得不償失。

為什麼這麼說呢?

鑽地彈固然有其摧山撼地、斷石毀金的巨大威力,然而其最大的破壞當量也不過才百米範圍之內。要知道,亞速鋼廠地堡系統極其龐雜,一批鑽地彈下去,或許能幹掉一些藏在地下計程車兵,但卻無法對整個地堡系統產生致命的摧毀性效果,更無法僅憑鑽地彈清除掉裡面的所有抵抗力量。

況且,鑽地彈造價不菲,一枚普通的鑽地彈動輒就是幾十萬美元的價格,重型鑽地彈成本更是昂貴得讓一般國家望而卻步。用這樣成本極高的鑽地彈去實施收效甚微的軍事行動,任地主家再有浮財也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所以,使用鑽地彈對付亞速鋼廠地下工事,說起來很美妙,但真正實施起來實戰效果可就不盡人意了。

那麼,在實戰中,有沒有針對亞速鋼廠龐雜的地堡系統破解的妙招呢?

答案當然是,有!

事實上,亞速鋼廠儘管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防核彈,保護鋼鐵廠內4萬多名工人的生命安全,但問題是,有這麼多人要生活在龐雜的地堡系統裡,一定就少不了氧氣。因此,在設計之初,亞速鋼廠地表留下了大量通風井。這就給徹底摧毀亞速鋼廠的地堡提供極好的突破口。

要知道,早在10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對於這種甕中捉鱉式的圍殲戰早就積累起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們採取的破解妙招往往就是用水淹!

在《三國志》樊城之戰中記載,關羽避開了漢水暴漲,巧妙利用洪水淹沒樊城等地就是靈活運用了水攻的韜略,《三國演義》中更是將關羽淹樊城演義成了主動圍堰決水,水淹七軍的佳話。

而除了關羽熟悉水淹韜略外,先秦時代的白起、吳起、孫臏等軍事大家無一不善使水攻,甚至,《孫子兵法》提出了“以水助戰”的思想;《吳起兵法·論將》提到了“以水灌敵”的作戰方法;《孫臏兵法·雄牝城》分析了城池在不同地形、與水源各種位置關係情況時攻打的難易程度。

由此可見,水攻在中國古代是較為常用的一種利用大自然力量的作戰戰術,並且被我們的祖先廣泛應用。

亞速鋼廠多厲害?核彈都炸不壞,但我們祖先1000年前就有破解之計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演進和生產力、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類在利用水攻戰術方面能夠充分發揮主觀力量,將水攻發揮到極致。

在破解亞速鋼廠地堡系統問題方面,由於亞速鋼廠距離亞速海不遠,只要持續不斷用多輛消防車向通風井裡灌水,不消月餘,地堡內計程車兵就會被全部淹死,倘若地堡內計程車兵強行關閉通風井,屆時不必勞煩他國軍隊動手,自己也會被活活悶死。

所以,到這個時候,躲藏在地堡內的烏軍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就是被水淹死,要麼就是被自己活活悶死,但這兩條路最終的結果都是一個死字,除非主動投降走出地堡。

參考資料:1。《烏克蘭的鋼鐵工業》來源:中國鐵合金網,釋出時間,2022年03月02日 09:27 2。《防核彈?號稱“能守住100年”的亞速鋼鐵廠,真有這麼牛嗎?》來源,軍武次位面 3。《馬裡烏波爾的決戰:地下建築堪比迷宮,亞速鋼鐵廠究竟有多難打?》來源:封面新聞 4。《三國志》、《三國演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