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秦始皇是否為呂不韋的私生子,親爹到底是誰?

這好像成為歷史之謎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自相矛盾,一會兒說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一會兒又說是呂不韋的私生子。讓人糊塗而心生疑竇。

及至今,大家對此話題爭論仍然是熱火朝天,當然關於身世之謎揭秘並不是主要的,好像更多的是窺探別人的隱私。真相到底為何?讓我們一起走進《史記》……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秦始皇畫像。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史記·本紀第六 秦始皇帝 二世皇帝》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悅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史記·列傳第二十五 呂不韋》

司馬遷矛盾之處的破綻

司馬遷自相矛盾之處在於,《秦始皇本紀》中明確秦始皇

“莊襄王子也”

,而到了《呂不韋列傳》卻又變成呂不韋的私生子了。

當然,兩處也有共同之處:其一,秦始皇生母為趙姬;其二,趙姬先嫁給呂不韋;其三,秦始皇名字為政。看來這些是明確無疑的。

“寄子竊國”在《史記》還有相似案例,春申君將“懷孕有身”的李園之妹,推薦給了楚考烈王,繼而生下了楚幽王熊悍。楚幽王繼位時,秦始皇即位已經九年了,這一年嫪毐造反被平定,呂不韋因此被罷免丞相。

春申君和楚考烈王之間生死情誼,與呂不韋和秦莊襄王之間的經歷頗有相似之處。其一,均為人質,相伴相隨;其二,生死經歷,情誼彌堅;其三,質子歸國,擢升為相;其四,娶臣姬妾,“匿身”生子。

對於春申君“寄子竊國”,《春申君給楚考烈王戴綠帽子,我有三點不同意見》一文中,挖掘《史記》資料,已經羅列了不可能的情況。對於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我們再繼續分析一下。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莊襄王畫像與秦始皇諸多雷同。

“至大期時,生子政。”《呂不韋列傳》中有一個關鍵詞,是

“大期”,“大期”

是什麼意思呢?

《史記·集結》說:“大期,十二月也。”另外,《史記·索引》引譙周說:“人十月生,此過二月,故云‘大期’。”又,《左傳》僖公十七年說:“大期,孕過期。”《古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超過產期”。

可見,從“大期”的釋義來看,都是超過了“懷胎十月”的期限,也就是說秦始皇絕對是晚產兒,超過了預產期。與春申君進獻李園之妹不同,熊悍沒有明確孕期而生。

判斷女子是否懷孕,驗孕棒在性行為兩週後可以測出來,可惜古代還沒有這東西。月經停止是最常注意到的懷孕徵兆。趙姬知道懷孕有身,估計一個月左右,然後再“至大期時,生子政”,這一點等於否認了“秦始皇私生子”的可能。

商人呂不韋不會這麼幹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秦始皇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出生,即公元前259年。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又過了兩年,秦昭王次子安國君才被冊封為太子,即後來的秦孝文王,這便是莊襄王子楚的父親。

“此奇貨可居”,呂不韋之所以重金押寶子楚,是因為安國君被封為太子,而根本無緣政治權利的庶子子楚在趙國為人質。五六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到四十八年)的謀劃,呂不韋不惜傾家蕩產幫助子楚,寄希望有朝一日繼位為君。

將懷有身孕的情人送給子楚,從而改變王室血統,這操作風險係數太大。呂不韋絕對不會這麼幹,萬一被秦國發現,謀劃必將毀於一旦,千金投資付諸東流,甚至會性命不保。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呂不韋畫像。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司馬遷在《呂不韋列傳》上來明確呂不韋的為人處事原則——商人。

“大賈人”不只是買賣做的大,更是讚譽商業智慧高。

呂不韋明知押寶子楚有風險,絕不可能再增添風險。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基本上連年征伐,範睢提出“遠交近攻”之後,對周邊國家征戰更加頻繁。秦昭王四十七年,長平之戰;四十八年,王齕將伐趙;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五十一年,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秦趙如此頻繁戰爭,子楚在趙國作為人質,如何保證子楚性命已實屬不易,呂不韋怎麼會可能考慮下一代的接班問題呢?

“秦王年少,太后(趙姬)時時竊私通呂不韋。”呂不韋於是向趙姬推薦了嫪毐,阻擋趙姬的性騷擾。“大陰人”嫪毐“常與太后私亂”,又讓趙姬生出了兩個小人。

司馬遷在此說明什麼?其一,趙姬在成為太后時,仍然有生育能力,雖“私通”呂不韋,但是並沒有生育。其二,此時國相兼仲父呂不韋權力地位至高無上,仍然沒有肆無忌憚,逾越雷池。由此判斷秦始皇為“私生子”可能不大。

呂不韋“貪名”被逼自殺

秦昭王五十年,秦將王齮攻打邯鄲,情況十分危急,趙國原本打算殺掉人質子楚。在呂不韋謀劃下,用六百斤黃金賄賂趙國看守,子楚才得以逃脫到了秦軍中。

而此時的嬴政呢?“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因為趙姬是有錢人家的女子,所以躲過了趙國的誅殺。秦昭王五十六年死亡,秦孝文王繼位,子楚被立為太子,趙姬和嬴政才被送回秦國。

由此來看,關鍵時刻呂不韋對待嬴政並未有父子之情,所以說嬴政是私生子的可能很小,如果說是取代秦國的棋子更是微乎其微。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趙姬確定為秦始皇生母。

嬴政對呂不韋也沒有兒子待父親的孝意。秦始皇十年,呂不韋受嫪毐牽連而罷免相國,被驅逐出咸陽到河南。呂不韋回到自己食邑,仍張狂不知收斂,“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

拜見被免職的前相國,路上的車輛竟然排起了很長的隊伍。秦始皇擔心呂不韋聚眾謀反,於是寫了一封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呂不韋現在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出來混早晚要還的,於是喝了一杯毒酒保留全屍。

而嫪毐造反的另一主謀——秦始皇生母,呂不韋的情人趙姬下場卻好得多。秦始皇九年九月,搞定嫪毐反叛後流放到雍。秦始皇聽從齊人茅焦建議,動了孝心有了人情味,第二年十月又將趙姬迎接回咸陽。

司馬遷在評論中明確呂不韋死於“聞”——貪圖名聲。“天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可惜,呂不韋的商人秉性並未參悟這個道理。

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死去,莊襄王子楚即位,呂不韋的投資立馬得到了回報。秦莊襄王對呂不韋封侯拜相,並賜食邑。莊襄王即位三年又掛了,嬴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嬴政十三歲繼位為秦王,即位初期年齡尚小,呂不韋雖名為相國,實同國君把持了秦國朝政。呂不韋權勢熏天,便有點忘乎所以了,學習“戰國四公子”延攬賓客;像諸子百家一樣著書立說,還編著了《呂氏春秋》;被罷免後仍不知低調,還與諸侯交往,宴請賓客舍人。

漢朝不遺餘力抹黑秦始皇

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文末引用了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比較全面地論述了秦朝滅亡的慘痛教訓,是歷來備受推崇的一篇政論文。《史記》中,先出現的是《過秦論》下篇,然後才是上篇、中篇,這不排除歷代傳承中的編改。

“周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然以諸侯十三,併兼天下,極情縱慾,養育宗親。”

這句話意思是:周朝的國運已經過去了,漢朝的仁德還不足以取代。秦朝碰上這個機會得到了天下,秦始皇殘暴,十三歲即位,統一天下……

賈誼對秦始皇的稱謂“呂政”,好像明確就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不應該是賈誼一個人的看法,恐怕是漢朝上下形成的普遍共識吧。

漢朝對秦朝的抹黑還不止於此,“周曆已移,仁不代母”,則是明確秦朝竊取了應該本來是漢朝的天下。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始皇推始終五德之傳”,按照鄒衍的五行“相生相剋終而復始”學說,嬴政以秦朝為水德,周朝是火德,水能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從所不勝(剋制)”。

而賈誼則是以五行“相生”原則,周是火德,漢是土德(色尚黃,數用五),火生土,所以火德是母,土德是子。

“仁不代母”,漢朝的土德還不能夠直接替代作為“母”的火德,恰在此時,處於其中的秦朝碰上機會得到了天下。這不就是說秦朝是竊取了漢朝的天下,所以才出現了短暫的秦朝。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司馬遷為何自相矛盾?

賈誼抹黑秦朝目的推崇漢朝。

本紀從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秦,司馬遷都一一進行了溯源,得到天下的人出身高貴、血統尊貴。但是,劉邦卻只能追溯到父母,而且連名字都沒有。劉邦出身甚至還不如項羽,項羽具有與舜一樣的“重瞳子”,而司馬遷質疑“羽豈其(舜)苗裔邪”(項羽莫非是舜的後代)。

作為私生子“呂政”能夠統一天下,平民百姓的劉邦建立漢朝也是順應天意,更何況一個“暴虐”天下民心相背,一個仁德“無為”民心相向。貶低了前任,便是對現任的鼓吹。

寫到這兒,大家知道司馬遷編著《史記》有多難了吧,自相矛盾所為何事也夠清楚了吧?無奈,都是滿滿的淚水。更何況,《史記》有多少篡改是司馬遷所不能決定的;而且司馬遷也不能像呂不韋,位居國相懸賞千金求眾人更改一字,實力和財力不允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