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三國時期,有那麼兩個人頻繁的跳槽換老闆,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是誰了吧!那就是劉備和呂布。劉備創業之艱難先後跟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和劉表六個勢力,最終發育成一個有實力的軍閥。呂布創業也非常難,先後跟過丁原、董卓、王允和袁紹四個勢力,最後佔據了徐州。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跳槽換老闆,或者換個好聽的,同樣是擇良木而棲,為什麼呂布卻換來了“三姓家奴”的惡名。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其實不難理解,劉備雖然跳槽頻繁,沒主動害死任何一任老闆,然而呂布的人品就差了很多,他親手殺死親如父親的丁原和義父董卓,一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嘴臉,一個不忠不義的形象躍然紙上,從此被歷史定格,寫進了《三國演義》,被人們所熟知。大家只知呂布無情無義,反覆無常,但呂布表示也很無奈,生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人品是經不起考驗的,人品在人性的面前一文不值。在儒家以孝義治國的理念面前,呂布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取的,我也不贊成呂布的做法,但是呂布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問題卻值得拿出來討論。

呂布九原人(今內蒙古包頭人),史載他臂力過人,精於騎射,以勇猛威武著名。當時的幷州刺史是丁原,同時他也是一名出色的軍人,《三國志》記載丁原“有武勇,善騎射”。可以說呂布一身的本領和丁原一模一樣,所以丁原很賞識呂布,於是呢讓呂布做為親信在他手下任職,然而這個親信不一般,稱為“大見親待”,丁原對待呂布如親人一般,可以說丁原是呂布的第一個“義父”。丁原與呂布因有著一樣的興趣與本領而走到了一起,如果他們一直保持這樣的關係下去,並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說不定也能傳為千古佳話。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這種關係戛然而止,人品終究是敗給了人性的考驗。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後來,優柔寡斷的外戚何進幹了一件糊塗事,他多此一舉引外援向太后施壓,想要一舉剷除宦官集團。外援就是涼州軍閥董卓與幷州軍閥丁原,何進準備“借虎殺狼”。然而事與願違,何進的計劃暴露,宦官集團提前動手殺死了何進,此時的京城一片血雨腥風。接下來就是丁原的幷州集團與董卓的兩州集團的遊戲了,作為丁原的親信呂布自然而然的捲進這一場紛爭中,當然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

在這一場政治與軍事的遊戲中,董卓的行動非常迅速,他首先吞併了何進餘黨,當然這裡面也包括曹操、袁紹和袁術等人,於是董卓勢力一下變得很強大。但是旁邊的幷州集團,讓董卓非常憂慮,他必須得消滅幷州集團。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呂布是丁原最重要的親信心腹,董卓看到了這一點,他準備拉攏呂布除掉丁原。前面說過,現在幷州集團的勢力遠遠不如涼州集團,如果雙方發生火併,幷州集團打敗涼州集團的希望很渺茫。呂布這時候有兩個選項,一是背叛丁原,二是捍衛丁原。如果從生存的角度考慮,背叛丁原活命的機會更大,因為幷州集團打敗涼州集團的希望很渺茫,到那時候呂布不見得能活下來,所以選擇背叛才符合生存之道。

這是一道選擇題,呂布終究躲不過人性的考驗,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丁原。兩大集團一比較,董卓就是那根"良木"。生存與毀滅就是一念的抉擇,選擇毀滅符合儒家的忠義精神,選擇生存就是道德的淪喪,此時的呂布也是身不由己,他的一切選擇只符合自己的生存法則,但在我們看來,這種行為是不恥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山有扶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