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靦腆的孩子是性格問題?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有些孩子在與人交往時,總會表現出膽小,內向,靦腆的行為,而人們普遍認為,這些行為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導致的,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的話,內向,靦腆的孩子並不是因為性格問題,而是出現的一種社交障礙。這種社交障礙都是因為自我效能感太低。

那麼什麼是自我效能感呢?自我效能感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的水平上完成某一項活動,而所具有的判斷能力,信念或者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他與一個人的個人能力水平有關,但是卻不是代表個人真實的能力水平。而有的孩子之所以會表現出內向靦腆,就是因為自我效能感太低。

內向,靦腆的孩子是性格問題?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效能預期,一個是結果預期,效能預期指的是我能做什麼,而結果預期指的是我能做成什麼樣。自我效能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可能會符合客觀實際,也可能不會符合客觀的實際。表現積極的孩子,說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就高,而表現畏首畏尾的孩子,自我效能感就低。自我效能感不僅會影響孩子們的行為,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個性發展,自我效能感高,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與自尊心,讓孩子樂於接納自己,善於與他人交往,從而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識。

內向,靦腆的孩子是性格問題?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呢?

1、 多讓孩子嘗試,給他體驗成功的機會。一個人親身經歷成敗的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響是最大的成功的經驗,可以很好的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信心,而如果屢次失敗的話,就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將,從而降低自信心,使自我效能感也下降。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可以讓他多嘗試,讓他在嘗試中積累成功的經驗,每一次成功經驗的積累,都會使孩子覺得我能行,我可以。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收穫成功所帶來的快樂,這是很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了,孩子的自信心高了,自然而然就願意與人打交道,做事不畏手畏腳的了。

內向,靦腆的孩子是性格問題?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2、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鼓勵,讓孩子看到積極的一面。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失敗的時候,並不會給予鼓勵,而是“落井下石”。這種落井下石都透露著一個資訊,那就是“你太笨了,你不如別人”,其實孩子在遭遇那失敗的時候本能的就會質疑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再這樣評價,那麼就會更加堅定了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導致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如果遇到了孩子失敗這種情況,那麼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淡化失敗,降低它對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

內向,靦腆的孩子是性格問題?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3、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們不敢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在她的同齡人那裡找到代替性的經驗,這樣孩子們就會在嘗試變得興奮,從而使信心大增。但是要注意的是尋找到物件要跟自己孩子情況差不多,如果兩者懸殊太大的話,就會使孩子更加的沒有信心。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的關愛,只有心靈上的關愛,才會使孩子成長為一個積極,陽光,自信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