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明代思想家李贄曾言: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

他的這種思想不僅在以“奉獻”為主流的儒家文化潮流中顯得格格不入,就是放到現在也是一個異類,在人們慣常的教育中是不能自私的,否則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更罔論獲得事業的高成就。

而實際上我們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是往往感受不到情感上的愉悅,更多的是被動的壓抑和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忽視了自身的真實的需求,違背了本性。

人的本性是追求快樂的,要保持快樂很多時候是要自私才能換的來。

所以,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是因為你還不夠自私。

高階的“自私”是對於心理能量上的把控

這裡所說的“自私”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那些總是從自身角度考慮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而是對於心理能量上的把控。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簡單的說就是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多為自己考慮,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和心理,保證自我精神上的滿足,比如可以選擇付出物質或者勞動亦或者情感來獲取等價的精神上的回報。

一些人很喜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在活動中不僅沒有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甚至會花費大量本來可以創造經濟效益時間和人脈,表面上看是他們是損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是他們卻收穫了了心理上的自我價值的滿足。

這種“自私”是比較高階的自私,是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構建和拓展的人所具有的行為。

討好等於自我貶低

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其實就是不夠自私、太過善良的表現。

他們往往是由於自身的安全感不足而會做出一些討好周圍人群的表現,這些行為的目的是想得到周圍人的認同並想得到他人的重視和愛護,想以此來彌足自身缺失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但這種卑微的討好行為在他人的眼中是沒有任何分量的,而周圍的人往往因為這種行為而忽略其人的價值,甚至會深陷

“得寸進尺效應”

。當你不斷壓抑自身的需求用來滿足他人的要求時,對方並不會因此而感到滿足或者對你的行為產生感激。

他只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更過分的要求,而你為了維持當前的關係只能不斷滿足他。

當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時候,別人更不會重視,只會把你當做一個可以任意欺負的物件。

自我心理能量的透支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自卑是人的天性,當個體在嬰幼兒時期,就會由於必須依靠成年撫育者存活,自身的無能和撫育者的強大在對比之下就會讓嬰幼兒產生自卑感。

而人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可以促進人們對自身的正確認識,加快對自身缺點的彌補,這是自卑的積極意義。

當人們不能正視自身的短處時,就會對這些引起自卑的事物產生排斥和厭惡,進而就會產生一種病態的心理定勢,引發人際關係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就是因為長期被忽視而感到自卑,她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想法,甚至為了得到父母的那丁點關愛總是讓著姐姐和弟弟。

雖然她本來也並不想那樣做,但是在長期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她已然沒有了爭取的銳氣,

這種無聲的付出是極其消耗自身的能量的。

當付出成為一種習慣後,就會無法主動進行自我意願的表達,周圍的人會習慣性的忽視你、否決你的提議。

所以,想要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認同,一味地委曲求全是祈求不來的,只有主動展示自己的價值,積極的爭取屬於自己的正當的權益才能引起他人的重視。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我們每個人的心理能量只有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才能使自身感到愉悅,情感的輸入和輸出達到平衡是一種最合理的自私

,就是說,當我們付出後一定收取等價的回報,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付出。

像一些在戀愛中一往無前的人,表面上是重情重義、敢作敢為,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所有的情感需求全部都寄託在對方身上,妄想用自己不間斷的付出來打動對方而獲得情感的回饋,他們以為自己付出de越多,對方回饋的就越多。

但是,這種感情往往是得不到預期的回饋的,很大可能是無疾而終。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根本原因在於你還不夠自私

相當多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認為自己的付出就算是一塊石頭也焐熱了,為什麼就是感動不了對方的心呢?

這個例子形象地告訴了我們在自我情感管理上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能量需求一味地寄託到對方身上,而是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

我可以愛你,但是我更愛自己,給對方自由很多時候也是給自己自由,當我們自私一點的時候,往往可以達到預期的讓自身愉悅的目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