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早年的造假市場有多麼猖獗?從奢侈品到文化,無一例外都難逃被“造假”。

當人們看到這些造假物品時,看見了以後一定會連連稱奇,畢竟如果不是知道這些東西是造假產品,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兩者之間的區別。

“造假”在某些時候,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候卻是一件壞事。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對聽聞“造假”時十分憤怒,畢竟對他來說,那是莫大的侮辱。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1990年,他曾經發誓: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這本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瞭解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百年孤獨》這本書。

一、《百年孤獨》

瑞典學院的授獎詞曾經有一段話是關於評價馬爾克斯及其《百年孤獨》,他們認為:

馬爾克斯是所有的獲獎者當中,唯一不受爭議的人,甚至文學獎的存在與《百年孤獨》的價值並不能完成匹配。

前者是否能夠對後者起到增亮效果都要打一個問號,這樣的評價可見《百年孤獨》的文學價值。

此外,就算是國內的莫言,在看完《百年孤獨》時也非常驚訝,因為這種小說寫作手法十分衝擊他的認知。《百年孤獨》到底是何方神聖?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的這部小說是以哥倫比亞70年的鬥爭經歷為史實背景所寫

人們在這本書中獲取對孤獨的定義,整本書以幾代人不同形式,卻又相似的人生詮釋孤獨的含義。

原來漫漫人生路,幾十年的光陰看似人攘攘,實際上不過是各自為政。

對於每個人而言,孤獨是除去自己以外永遠存在的夥伴。

融合現代史實的魔幻小說,穿插著政客,統治者之間的虛偽和殘忍,同時也刻畫了民眾的盲從和愚昧。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對於中國文化而言,《百年孤獨》是為數不多來源於哥倫比亞的文化,詮釋著孤獨的時候也不忘了向眾人揭開人生的斑斕色彩,精彩之處能夠使得無數人為之瘋狂。

從三毛到莫言,無一不稱讚它的魅力,而也正是有了它的存在,中國文學得到一次洗滌。

對於整個中國文化市場而言,《百年孤獨》有著拋磚引玉的作用。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它的出現讓魔幻現實主義出現在中國文化市場之內,《百年孤獨》對於中國許多作家而言是思想湧泉的開門石,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受到其中的影響。

十分可笑的是,我國作者是在近年才看完最新版本的《百年孤獨》,這本發售於1976年的作品為何經歷如此長的時間,才被中國讀者閱讀完整。

這就和造假現象有很大的關係,甚至“造假”,馬爾克斯本人憤怒了……

二、不在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從《百年孤獨》進入中國的時間而言,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它就已經出現在中國的文壇當中,不過相比較起獲得作者授權的書籍而言,

80年代進入中國的《百年孤獨》,更像是不可見光的存在,因為它是以盜版的形式被引進的。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那個時候的中國文壇剛剛經歷了浩劫一般的風波,所以這樣一本新鮮的寫作主義,對於中國文壇作者而言,無異於行走在沙漠當中許久的人喝到了甘露,

他們瘋狂地瞭解其中,並開始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出現相似的寫作手法。

自己的作品引發瞭如此大的風波,但作者本人卻絲毫不知曉。

1990年,馬爾克斯和代理人來到北京和上海,他發現自己並沒有授權的作品在中國的書店當中隨處可見,這件事情無異於侵犯了馬爾克斯本人的著作權,所以也惹惱了他本人。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於是,他當即放下了一句狠話,說:

自己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自己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這本書。

馬爾克斯的這番話無異於把當時的作家的心懸了起來,在戰戰兢兢當中,時間來到了1992年,

在這一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版權公約》,這一行動意味著中國文學家不再是被現代淘汰的筆桿子。

自此之後,我們不僅有探知慾,同時也有了遵守法律的追求。

當證明了自己的認知以後,無數作家陸陸續續地提出《百年孤獨》的版權爭奪問題,甚至曾經有100多家出版社紛紛上報,

希望能夠爭取《百年孤獨》的版權能夠以中文的形式出現。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可由於馬爾克斯當時的言論,這一事件陷入了僵局,而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墨西哥駐華使館和哥倫比亞駐華使館也曾多次收到來自中國的版權申請

歷時多年,中國迎來了前來考察的工作人員,卡門委派許多工作人員在此考察。

當工作人員到達後,他們針對國內許多出版社對外國作品的出版工作進行詳細考察。

次年的9月,在所有的細節被敲定下來以後,《百年孤獨》終於以正版的模式出現在中國的大地。

事情雖然告一段落,但曾經鐫刻在中國的出版商思想當中的是,讀《百年孤獨》需要高額的出版費,而當時這筆費用真的讓大家以為馬爾克斯會實現自己的誓言,哪怕沒有150年這麼誇張,也要等到50年之後,版權變成公版才有可能拿到這本書。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幸運的是,30多年以後,《百年孤獨》就在中國正式授權,而此時的中國也已經變成了新的模樣。

這樣的反轉是來之不易的,從而改變了馬爾克斯以及其代理人的意見,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在於中國的變化。

回到1990年的時候,馬爾克斯在上海與北京的街頭所看到的《百年孤獨》,使他感到憤怒的是自己的作品沒有被尊重。

一個作家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熱愛,可是熱愛的方式不對,就會變成對自己作品的侮辱。

因此,他不喜歡當時的中國,以竊取的方式來看他的文學作品,這種行為也在說明中國與國際環境並沒有銜接在一起的現狀。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反觀如今,中國正以大跨步的步伐在國際社會的進步方向當中前行。也許馬爾克斯正是因為看到了中國的努力,才能夠讓《百年孤獨》回到中國的懷抱當中。

當《百年孤獨》在中國正式授權時,不少作者為《百年孤獨》的到來而歡呼?因為這代表著一種文學的進步和改革的啟蒙

,魔幻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新型的小說創作手段,必將會在中國引起又一波腥風血雨。

事實也確實如此,《蛙》也好,《白鹿原》也罷,中國市場的接受度和讀者的反饋都在引領著中國文學走向另一個高度,而這些的啟發在於《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試想在未來的文學發展當中,中國的文學還會給人怎樣精彩的展現?我們十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相信總會有一位作家在釋出了自己的作品以後會回顧幾十年前的某一天,就是在那一天,《百年孤獨》正式著陸中國。

在中國文學的發展道路上,我們從歷史找到了古人留下來的精髓,然後無數人試圖在如今這個時代當中展現另一種風采。

這絕對不是一場崇洋媚外的學習,而是一次補充且豐富自己的經歷。我們都會去期待《百年孤獨》還會引發怎樣的文學元素爆炸,這是一個無數作家拭目以待的化學反應。

三、《百年孤獨》的重要性

讓無數國際文學作者迷戀的《百年孤獨》,早已不需要再向世人證明它的魅力,無數人在這本書當中認知了自我:

原來人的一生都是在孤獨當中所度過的,哪怕是在國人認識以內的親情,這樣血濃於水的感情也無法超越孤獨在生命當中的存在。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在這本書當中,我們重新認識孤獨,也可以重新瞭解孤獨。

所有真摯的感情和回憶,就如同馬爾克斯在書中所言,都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我們想盡辦法在腦海當中回憶起來,卻發現以往的春天都沒有辦法被複原。

眼睛當中所以為的現實,都在一瞬之間變成了過去,《百年孤獨》最終認可了孤獨的價值,那才是——永恆

縱觀每一個人的人生,我們匆匆忙忙與許多人擦肩而過,當我們的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之時,他人的好壞都與我們無關。

有些人可以參與自己的生命,但卻不能如自己一般陪伴,生活總還是需要自己來體驗,所以自始至終都是以孤獨的形式存在於這世間。

這就好像我們人生的基調,它與性格和喜好都沒有關係,但唯獨與我們自己有關。

當我們放空自己時,孤獨也就隨之而來,當我們專注於手中的事情之時,孤獨也會在身旁陪伴。

馬爾克斯:在我死後的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哪怕是與另外一人相互陪伴,空隙之間也是孤獨的存在,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孤獨的那份消極意義變成了一場終生陪伴。